架构设计70-质量管理02-性能优化01-介绍

本文涉及的产品
性能测试 PTS,5000VUM额度
简介: 架构设计70-质量管理02-性能优化01-介绍

架构设计系列文章,请参见连接。

背景

性能优化是技术治理的一部分,也是体现出技术人员真正价值的工作。从经验来看对于性能优化的认识与过程了解影响着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因如此性能优化就决定了系统是否可以有序的发展为一个优良的系统。在性能优化过程中对于系统中瓶颈的识别以及解决就成了性能优化的需求与目标。

性能优化会有几篇文章,分别说明性能优化的不同的内容,包括:环境定义,测试策略,测试过程,测试工具,优化办法。而对于性能优化来说整体步骤可以简单的划分为:$\color{red}{性能测试}$->$\color{red}{性能分析}$->$\color{red}{性能优化}$。

性能测试

性能优化过程中性能测试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是性能优化的先决条件。根据克努特优化原则: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在没有实际数据指导的情况下就开启优化过程是很不明智的过程,而且很容易方向跑偏。所以,必须在明确的数据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再开始进行性能优化过程。

虽然经常能够听到性能测试这个词,但是在这个词背后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在未经过深入了解时也不可能一目了然的知道。这里就本着技术的深度决定着成就的高度的态度,重新挖掘一下性能测试的内容。

  • 性能测试定义

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

  • 性能测试分类

下面一段来自百度百科中《性能测试》。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性能测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 负载测试(Load Testing):负载测试是一种主要为了测试软件系统是否达到需求文档设计的目标,譬如软件在一定时期内,最大支持多少并发用户数,软件请求出错率等,测试的主要是软件系统的性能。
  • 压力测试(Stress Testing):强度测试也就是压力测试,压力测试主要是为了测试硬件系统是否达到需求文档设计的性能目标,譬如在一定时期内,系统的cpu利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I/O吞吐率,网络吞吐量等,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最大的差别在于测试目的不同。
  • 容量测试(Volume Testing):确定系统最大承受量,譬如系统最大用户数,最大存储量,最多处理的数据流量等。
  • 性能测试类型:

下面一段来自百度百科中《性能测试》。性能测试中包含以下测试类型:

  • 基准测试:比较新的或未知测试对象与已知参照标准(如现有软件或评测标准)的性能。
  • 争用测试:核实测试对象对于多个主角对相同资源(数据记录、内存等)的请求的处理是否可以接受。
  • 性能配置:核实在操作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测试对象在使用不同配置时其性能行为的可接受性。
  • 负载测试:核实在保持配置不变的情况下,测试对象在不同操作条件(如不同用户数、事务数等)下性能行为的可接受性。
  • 强度测试:核实测试对象性能行为在异常或极端条件(如资源减少或用户数过多)之下的可接受性。
  • 容量测试:核实测试用户同时使用软件程序的最大数量。
  • 性能评价:通常是和用户代表一起协作并且以多级方法执行的。
  • 性能指标

4.DevOps-4.度量指标--0.度量指标(Metrics)》中已经描述过指标体系的建立与使用过程,而针对性能来说指标几乎已经固定为几个特殊的指标。不过还是有很多性能指标可以为性能分析提供很多帮助,在度量指标中我们讨论过指标类型可以分为:

  1. Counter(计数器)

请求次数等

  1. Gauge(测量器)

瞬时内存占用情况,CPU使用情况等。

  1. Histogram(柱状图)

响应时间等。

  1. Meters(码表)

CPU Load数等。

  1. Timers(计时器)

请求执行时长等。

  • 其他

  • 测试内容

具像化测试内容,例如对于区块链交易频次测试,那肯定是对整个区块链系统中数据同步的过程进行测试。对IoT环境进行测试就要理清设备接入时使用的协议是那种,做通信的就要对于系统的整体交换速率作为系统性能表现。

  • 环境定义

测试环境与被测环境的定义确定着要优化的范围。

性能分析

性能分析是针对性能测试结果数据或着性能测试过程数据进行分析已找到性能瓶颈的方法。在性能测试完成后不可分析就代表着不可以进行优化。故结果的可分析性至关重要。现在性能分析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很多现成的程序可以帮助进行性能分析的工作。而且还可以可视化的展示分析结果。不过有些时候仍然需要进行人工的分析工作。性能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可视化。

在借助现阶段流行的《可观测性》的实现方式之后,性能分析过程可以分为两类:APM,事后分析类。APM可以得到运行期间的运行情况,而对性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整体用户直观感受。一般情况下会结合两种方式进行。
性能分析

性能优化

针对性能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不管是找到业务问题还是技术问题都需要在这里输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有一些通用的调优方案,例如:阿里PTS上描述的性能测试 PTS > 性能测试基础知识 > 测试分析及调优,有赞的一次假期故障引发的性能优化思考

总结

本文最主要说明的内容是性能优化的步骤以及步骤中可能的内容,还有很多细节未明确出来。例如:通用性能指标体系TPCC、SPEC、SAP SD,性能分析过程中的分析方法,性能调优过程中的验证过程等,性能调优架构级别调优方法等等。这些都会在后面的文章中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参考

过早优化是万恶之源——克努特优化原则 (Knuth's optimization principle)
性能测试的概念
性能优化指南:性能优化的一般性原则与方法
常用性能测试指标解读与使用价值分析
一次假期故障引发的性能优化思考
【性能系列连载一】开篇:性能测试不可不知的“干货”
Web「性能测试」知多少?
性能分析
测试分析及调优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利用性能测试PTS对云服务器ECS进行规格选择与性能压测。
目录
相关文章
|
15天前
|
监控 NoSQL 算法
百万级URL重定向工程:大规模网站架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实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大规模重定向系统的核心挑战与解决方案,涵盖技术瓶颈分析、分布式架构设计、十亿级URL处理策略、全球化部署方案及全链路监控体系。通过数学建模与性能优化,提出三层架构模型,并结合一致性哈希分片算法实现高效路由。同时,对比不同架构的吞吐量与容灾能力,分享某电商平台实践案例,展示性能显著提升。最后展望重定向即服务(RaaS)未来趋势,包括AI动态路由、量子安全跳转和边缘智能等关键技术,为企业提供扩展性强、稳定性高的系统设计参考。
73 25
|
14天前
|
边缘计算 监控 安全
301重定向进阶实战:从性能优化到未来架构演进
本文探讨了百万级流量动态重定向的架构设计与优化方案,结合全球电商平台迁移案例,展示基于Nginx+Lua的动态规则引擎及流量分级策略。同时,深入分析性能优化与安全加固技术,如零延迟跳转、智能熔断机制,并提出混合云环境下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此外,针对SEO数据继承与流量恢复提供三维权重映射模型和自动化监测工具链。最后,展望边缘计算、区块链及量子安全等下一代重定向技术,为企业构建面向未来的体系提供参考。
63 7
|
4月前
|
监控 安全 API
使用PaliGemma2构建多模态目标检测系统: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的技术实践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PaliGemma2模型的微调流程及其在目标检测任务中的应用。PaliGemma2通过整合SigLIP-So400m视觉编码器与Gemma 2系列语言模型,实现了多模态数据的高效处理。文章涵盖了开发环境构建、数据集预处理、模型初始化与配置、数据加载系统实现、模型微调、推理与评估系统以及性能分析与优化策略等内容。特别强调了计算资源优化、训练过程监控和自动化优化流程的重要性,为机器学习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系统化的技术方案。
297 77
使用PaliGemma2构建多模态目标检测系统: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的技术实践指南
|
1月前
|
缓存 人工智能 监控
文生图架构设计原来如此简单之性能优化
这个简单的架构包含了所有核心要素:用户请求、负载分发、处理节点和分层缓存。看起来很简单对吧?但它却能支撑起整个文生图服务。用最少的复杂度,实现最大的效果。
42 0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安全 NoSQL
布谷直播系统源码开发实战: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
作为山东布谷科技的一名技术研发人员,我参与了多个直播系统平台从0到1的开发和搭建,也见证了直播行业从萌芽到爆发的全过程。今天,我想从研发角度,分享一些直播系统软件开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4月前
|
网络协议 Linux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Android系统架构与性能优化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以理解Android系统的架构及其关键组件。我们将探讨Android的发展历程、核心特性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本文不包含常规的技术细节,而是聚焦于系统架构层面的深入分析,以及针对开发者的实际优化建议。
158 21
|
5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架构师
架构师必备10大接口性能优化秘技
【11月更文挑战第25天】在软件开发中,接口性能优化是架构师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之一。一个高效的接口不仅能够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减少服务器资源消耗,提高系统稳定性。本文将介绍10大接口性能优化秘技,并通过Java示例代码展示这些技巧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应用。
99 3
|
5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缓存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性能优化实践与挑战####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架构以其高度解耦、弹性伸缩和快速迭代的特性,成为现代软件开发的首选模式。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下性能优化的关键策略与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如何有效利用容器化、微服务、动态调度等技术手段提升应用性能,同时指出了在复杂云环境中确保系统稳定性和高效性的难题,为开发者和架构师提供了实战指南。 ####
84 3
|
5月前
|
缓存 负载均衡 监控
微服务架构下的接口性能优化策略####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以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然而,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接口性能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用户体验与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探讨微服务架构下接口性能优化的有效策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从代码层面到系统架构层面的全方位优化路径,为开发者提供实战指南。 ####
|
5月前
|
缓存 资源调度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性能优化实践与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下性能优化的核心原则与实战技巧,旨在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微服务架构挑战。通过剖析真实案例,揭示在动态扩展、资源管理、以及服务间通信等方面的常见瓶颈,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助力企业在云端环境中实现更高效、更稳定的应用部署。 ####
8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