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关系模式-观察者模式(十五)

简介: 23种设计模式-关系模式-观察者模式(十五)

正文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类之间的关系

包括这个模式在内的接下来的四个模式,都是类和类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到继承,学的时候应该记得归纳,记得本文最开始的那个图。观察者模式很好理解,类似于邮件订阅和 RSS 订阅, 当我们浏览一些博客或 wiki 时,经常会看到 RSS 图标,就这的意思是,当你订阅了该文章, 如果后续有更新,会及时通知你。其实,简单来讲就一句话:当一个对象变化时,其它依赖该对象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且随着变化!对象之间是一种一对多的关系。先来看看关系图:


15.jpg


我解释下这些类的作用:MySubject 类就是我们的主对象,Observer1 和 Observer2 是依赖于 MySubject 的对象,当 MySubject 变化时,Observer1 和 Observer2 必然变化。AbstractSubject 类中定义着需要监控的对象列表,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被监控对象,且当 MySubject变化时,负责通知在列表内存在的对象。我们看实现代码: 一个 Observer 接口: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public void update();
}


两个实现类:


public class Observer1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1 has received!");
    }
}


public class Observer2 implements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 {
        System.out.println("observer2 has received!");
    }
}


Subject 接口及实现类: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增加观察者*/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删除观察者*/
    public void del(Observer observer);
    /*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自身的操作*/
    public void operation();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Vector<Observer> vector = new Vector<Observer>();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Observer observer) {
        vector.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l(Observer observer) {
        vector.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Enumeration<Observer> enumo = vector.elements();
        while (enumo.hasMoreElements()) {
            enumo.nextElement().update();
        }
    }
}


public class MySubject extends Abstract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operation() {
        System.out.println("update self!");
        notifyObservers();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Observ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ubject sub = new MySubject();
        sub.add(new Observer1());
        sub.add(new Observer2());
        sub.operation();
    }
}


输出:
update self!
observer1 has received! observer2 has received!


这些东西,其实不难,只是有些抽象,不太容易整体理解,建议读者:根据关系图,新建项目,自己写代码(或者参考我的代码),按照总体思路走一遍,这样才能体会它的思想,理解起来容易!

目录
打赏
0
0
0
0
4
分享
相关文章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77 3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模板模式(Template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父类定义固定流程和步骤顺序,子类通过继承并重写特定方法实现具体步骤。适用于具有固定结构或流程的场景,如组装汽车、包装礼物等。举例来说,公司年会节目征集时,蜘蛛侠定义了歌曲的四个步骤:前奏、主歌、副歌、结尾。金刚狼和绿巨人根据此模板设计各自的表演内容。通过抽象类定义通用逻辑,子类实现个性化行为,从而减少重复代码。模板模式还支持钩子方法,允许跳过某些步骤,增加灵活性。
245 11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实现了一种订阅机制。它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订阅消息、接收通知并执行操作)和**被观察者**(维护观察者列表、发送通知)。两者通过一对多的关系实现解耦,当被观察者状态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订阅的观察者。例如,商店老板作为被观察者,记录客户的需求并在商品到货时通知他们。前端应用中,如DOM事件注册、MutationObserver等也体现了这一模式。
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工厂方法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对象的创建延迟到子类实现解耦。其核心是抽象工厂声明工厂方法返回抽象产品,具体工厂重写该方法返回具体产品实例。适用于动态扩展产品类型、复杂创建逻辑和框架设计等场景,如日志记录器、数据库连接池等。优点包括符合开闭原则、解耦客户端与具体产品;缺点是可能增加类数量和复杂度。典型应用如Java集合框架、Spring BeanFactory等。
|
3月前
|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模式扩展(配置工厂)
该设计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动态选择具体工厂,减少硬编码依赖,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配置文件解耦、反射创建对象,新增产品族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示例中,`CoffeeFactory`类加载配置文件并使用反射生成咖啡对象,客户端调用时只需指定名称即可获取对应产品实例。
105 40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建立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主题(Subject)状态变化时,所有依赖的观察者(Observer)会自动收到通知并更新。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适用于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
95 19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生成器模式
生成器模式(Builder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分步骤构建复杂对象。它允许用户通过控制对象构造的过程,定制对象的组成部分,而无需直接实例化细节。该模式特别适合构建具有多种配置的复杂对象。其结构包括抽象建造者、具体建造者、指挥者和产品角色。适用于需要创建复杂对象且对象由多个部分组成、构造过程需对外隐藏或分离表示与构造的场景。优点在于更好的控制、代码复用和解耦性;缺点是增加复杂性和不适合简单对象。实现时需定义建造者接口、具体建造者类、指挥者类及产品类。链式调用是常见应用方式之一。
81 12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适用于创建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
73 15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106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