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E2E数据保护机制

简介: 为什么采用E2E端对端数据保护机制很有必要呢?

E2E是End to End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端对端的意思。一开始E2E数据保护机制主要用在企业级备上,因为企业级数据服务器必须采用一切可能的措施来保护客户数据。


不过,目前的趋势是E2E也多用在消费级设备上面了,因为消费级客户的数据也得好好保护呀,不能厚此薄彼呢~


为什么采用E2E端对端数据保护机制很有必要呢?


那是因为在固态硬盘使用的整个生态系统中(如下图),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发生问题,最终导致数据丢失。比如说:

a, window环境下驱动有问题,

b, 其他HW或者FWissue(data bus, FW bug, HW defect等等)


那解决办法呢?

SSD的主要元件包括Controller, DRAM, NAND,为了保护数据的完整性,需要在数据传输的整个过程中加以保护,Host to controller, controller to DRAM, DRAM to NAND, 因此被称为“端到端”数据保护(如下图)。


端到端数据保护使用几种技术,如奇偶校验,循环沿着数据路径检查冗余校验(CRC)和逻辑块地址(LBA)标签。 这些数据保护的实现方法是:与原始数据包一起传送额外的奇偶数据,以确保从一个芯片中出来的数据没有发生位翻转,避免产生错误的数据被数据路径中的下一个芯片接收,或被写入闪存盘,或被发送至请求数据的应用。一次检测到错误,SSD立即尝试更正错误; 任何不可纠正的错误报告Host。 下图显示了如何使用数据路径和非数据路径保护每一级端到端数据保护方案。


这些数据保护的实现方法是:与原始数据包一起传送额外的奇偶数据,以确保从一个芯片中出来的数据没有发生位翻转,避免产生错误的数据被数据路径中的下一个芯片接收,或被写入闪存盘,或被发送至请求数据的应用。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安全 算法
服务器数据恢复—Raid磁盘阵列的安全性分析及常见故障
出于尽可能避免数据灾难的设计初衷,RAID解决了3个问题:容量问题、IO性能问题、存储安全(冗余)问题。从数据恢复的角度讨论RAID的存储安全问题。 常见的起到存储安全作用的RAID方案有RAID1、RAID5及其变形。基本设计思路是相似的:当部分数据异常时,可通过特定算法将数据还原出来。以RAID5为例:如果要记录两个数字,可以通过再多记录这两个数字的和来达到记录冗余性的目的。例如记录3和5,同时再记录这2个数字的和8。在不记得到底是几和5的情况下,只需要用8-5就可以算出这个丢失的数字了,其余情况依此类推。
|
7月前
|
存储 运维 数据挖掘
服务器数据恢复—EMC存储raid5阵列故障导致存储瘫痪的数据恢复案例
服务器存储数据恢复环境: 北京某企业一台EMC FCAX-4存储上搭建一组由12块成员盘的raid5磁盘阵列,其中包括2块热备盘。 服务器存储故障: raid5阵列中两块硬盘离线,热备盘只有一块成功激活,raid瘫痪,上层LUN无法使用,存储崩溃。
|
9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Raid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的简称
Raid是廉价冗余磁盘阵列的简称
85 0
|
存储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RAID配置:确保数据安全性
RAID配置:确保数据安全性
141 0
|
存储 缓存 Linux
服务器存储之Raid技术详解
服务器存储之Raid技术详解
1198 0
|
存储 固态存储 内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