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
1.2 计算机基本原理
1.2.1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1.2.2 冯·诺依曼提出“存储控制程序”
1.2.3 计算机发展阶段(部分)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出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1.2.4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由五大部件组成: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1.2.5 CPU
CPU即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ALU) 控制器(CU) 寄存器组(GPR) 组成,CPU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核心组成部件
预算期用来对数据进行各种逻辑算术或者逻辑运算,所以被称作算术逻辑部件(ALU)
运算器(ALU) 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
控制器(CU) 控制单元,取出指令并保存,解释指令的功能,由此产生控制各部件工作的信号,执行指令
使用双核(或多核)处理器的PC机中,是几个CPU?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物理上只有一个,逻辑上有两个(或多个),多CPU是指物理上就有多个CPU的存在
CPU的主要任务是执行指令
1.2.6 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于存储以二进制形式的数据和数据,分为内存器(主存)和外存储器(辅存)
内外存储器的区别
存取速度 | 内存要快,外存相对要慢 |
存储容量 | 内存要小,内存要大 |
易失性 | 内存断电后小时,外存断电后保持 |
用途 | 内存存放启动运行的程序和需要立即处理的数据,外村存放计算机系统中所有信息 |
与CPU相关 | CPU从内存直接获得指令和数据进行处理,外存的程序和数据需要载入内存之后才能被CPU使用 |
1.2.7 输入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等
1.2.8 输出设备
常见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扬声器等
1.2.9 总线
总线用于连接CPU、内存、外存和各种I/O谁被并在它们之间传输信息的一组共享的数据线及其控制电路
CPU总线(前端总线) 用于连接CPU和主存之间的总线
I/O总线 用于连接主存和I/O设备(包括外设)总线(目前使用的PCI和PCI-E)
按总线功能或者信号类型来分:地址总线(传输地址信号)、数据总线(传输数据信号)、控制总线(传输控制信号)
数据总线用来传送数据信息 地址总线是专门用来传送地址的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控制信号和时序信号
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可直接寻址的内存空间的大小,地址总线位数与存储单元个数有关
若地址总线为n位,则可以寻址空间为2^n字节
总线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以传输的最大的数据量
总线带宽(MB/s)= (总线位宽/8) * 总线工作的频率(MHz) * 每个总线周期数据传输的次数
程序(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表示,均存放在存储器中
1.2.10 指令
指令是构成程序的基本单位,程序是由一连串指令组成的
指令的组成:操作码和操作数(地址码)操作码不可少,地址码可以没有
指令的执行过程 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保存
取指令 | CPU的控制器从存储器读取一条指令并放入指令寄存器中 |
指令译码 | 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经过译码,决定该指令应进行何种操作、操作数在哪里 |
执行指令 | 取出操作数并进行相应运算 |
保存 | 运算结果保存至寄存器,有时也会保存至内存 |
指令系统 CPU可执行的全部指令称为该CPU的指令系统,即它的机器语言
一般同一个公司为解决软件兼容性问题,都会选择“向下兼容”方式开发新的处理器,即所有新处理器均保留老处理器的全部指令,同时还扩充功能更强的新指令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的是ARM架构的CPU,和PC上的CPU指令系统不一样,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