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工作原理与实现| 学习笔记

简介: 快速学习 RAID 工作原理与实现

开发者学堂课程【Linux 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RAID 工作原理与实现】学习笔记,与课程紧密联系,让用户快速学习知识。

课程地址https://developer.aliyun.com/learning/course/589/detail/8332


RAID 工作原理与实现


内容简介:

一、什么是 RAID

二、RAID 级别

三、操作实例


一、什么是 RAID

RAID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 1988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ofCalifornia-

Berkeley) A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多个磁盘合成一个“阵列”来提供更好的性能、冗余,或者两者都提供

//两个在组织磁盘空间的两种常见技术,那第一种是 read,那第二是逻辑卷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Independent) Disks 

//这是它的含义。

//早期的时候,raid 的含义是较廉价的磁盘冗余阵列。

//inexpensive,便宜的,廉价的。

inexpensive 的目的是早期生产中用的那个服务器上的磁盘价格昂贵,所以,有个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分校的学院的老师,然后研究了一个技术来降低这种成本,不仅解决了价格昂贵的问题,用那种便宜的硬盘组合起来实现了性能提升,并且还实现了容错技术。

当然后期随着发展,这种技术成为一个普及技术。即使是昂贵的服务器上也用到了raid,所以后期 raid 的成本并没有真的实现一个所谓的廉价的效果。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raid 确实对我们的服务器有一些好的变化,比方说性能提升了,使此外还实现了冗余容错功能,所以后期就改成了独立的磁盘冗余阵列。raid、提供了两个功能,一个是性能的提升,一个是荣誉性。raid 实际上是通过多块硬盘,利用某种方式把它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集合,叫阵列,把多块硬盘给他组在一起来使用,它形成的一个概念叫阵列。

阵列有多种组合方式,每一种组合方式,都有对应的 raid 的相应的级别,按照01234编号,不同的级别对应的方式提供的特性是有差别的。

RAID

提高 io 能力:磁盘并行读写

提高耐用性:磁盘冗余来实现

级别:多块磁盘组织在一起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

RAID 实现的方式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内接式 RAID :主板集成 RAID 控制器,安装 OS 前在 BIOS 里配置

软件 RAID:通过 OS 实现

//常见的一些 raid 对应的不同的实现方式的级别。

那 raid 在在实现的时候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外置的硬件卡,或者是软件来实现都可以。

raid 可以通过外接硬件卡,比方说买一些专门的锐利的磁盘阵列卡来实现,当然现在很多主板上,电脑的主板上也内置了 raid 硬件卡,就是内接 raid 控制器。

在虚拟机环境中,也可以拿软件的方式来实现。

一般来讲 Windows 和 raid 都已经有了这个 raid 的功能,可以在软件级别加以配置也能实现,在生产中还是用硬件来实现,要应对的软 raid,通过 raid 对应的软件命令,来演示一下具体的效果。但是工作中我们一般都是硬 raid。

 

二、RAID 级别

RAID-0 :条带卷,strip

RAID-1 :镜像卷,mirror

RAID-2

RAID-5

RAID-6

RAID-10

RAID-01

//raid 级别有很多种,raid 的有01234,实际上有很多种的,虽然级别很多,经过验证,经过长期的这样的一个使用,有的级别逐渐已经慢慢淘汰,只是用到了一些常见的 raid 的级别。

RAID-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  N*min(S1.,S2...)无容错能力

最少磁盘数: 2, 2+

//第一种 raid 的级别叫 raid-0,称为条带卷,或者叫条带集,对应的单词 strip,叫条带集,raid-0 组织磁盘,并且能够实现我们前面提到的性能。

raid-0 要求是多块硬盘,实际上所有的raid都是多块硬盘,单块硬盘,就是传统的分区方式了,利用 read,可以把多块硬盘组合在一起,例如图上画的是两个硬盘,事实上还可以再来三块、四块,将来在存放数据的时候,存放方式是把多块硬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来用,也就是说如果有好几块硬盘,我们组合成 raid-0 以后,并 不是单块硬盘独立使用的,而是作为一个集合,一个整体来用的。

假设有两块硬盘,把这两块硬盘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 raid 设备,在 Linux里,如果用软件来实现的话,会发现系统中会形成一个 raid 的对应的一个新的设备。

/dev/sda,b,c

/ dev/sdd(raid,n)

/dev/ md0ext4/ mnt/raid

filell 10Mchunk16M

100G

//第一种 raid 的级别叫 raid-0,称为条带卷,或者叫条带集,对应的单词 strip,叫条带集,raid-0 组织磁盘,并且能够实现我们前面例如在 Linux 里,设备名叫 /dev/md,后面跟个数字,这个数字对应的数字可以人为分配的,比方说第一个raid 可以叫 raid-0,第二个 raid 可以叫 raid-1,编号可以自己指定的,并不确定。

当然,在生产中,如果用硬件 raid 来实现,那就不一样了,如果是硬件,要是把多块硬盘组合在一起,在 Linux 启动以后,就是普通硬盘,例如原来有三块硬盘,对应的就是 ABC,现在把别的其他的硬盘组合一起形成了 read,会发现又多了一个新的 D,但是这个 D,并不是单块硬盘,是由好几个 raid 磁盘组合在一起的,但在系统中看到的就是一个地的完整硬盘,但实际上是一个 raid 集合,它是由 raid,有可能会里面包括 N 块磁盘,以软件 raid 为例,有两块儿硬盘,实现 raid 之后,那将来会生成一个 raid 设备,叫 /dev/md+ 数字,一般可能从第一个就是  /dev/md0,设备生成之后,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孤立的分区,可以对这个分区创建文件,把它格式化成某一个系统,例如格式化成 MP4 格式,格式之后,可以载了,例如把它载到 raid 这个目录下,这块空间就可以通过目录来进行访问,空间以及它的组织方式设置假设两块硬盘组合成一个叫 raid-0,条带,其中每块硬盘假设是100G每块硬盘都是100G两块硬盘总和是200G但是,在组织空间的时把两块硬盘组合成一个整体之后要求每个硬盘的成员大小一样也就是说两块硬盘大小应该是一致的这块100G 这块100也是 100G如果不一样只能选出其中的一部分空间是一致的

例如这块硬盘是 100G 这块硬盘是 200G那就只能选其中的都是 100G,要求组合成raid 以后成员大小是一致的,假设硬盘都取出来,100G组合成 raid-0做完raid-0 之后,把它在到这个目录里了,之后,现在假设有一个大文件 file,是100兆的文件,存到 mnt/raid 的目录下不能直接存,因为有两个成员会把这个 file1 文件按照 chunk 单位,把它切割成多个 chunk,假设指定一个值512K,或者可以指定一个单位,比方说指定16兆,指指定完大小之后就可以按照这个大小把整个空间切割成整个文件切割成16兆大小,然后切割成16兆大小以后,假设认为第一个16兆100兆的文件不是切割成好多16兆,第一个16兆就是A1,第二个16兆第三个16兆就是把 file1文件切割成了多小块,而且是均匀的分布在两块硬盘。

如果三块硬盘,应该就是 A1A2A3,总之先把上面一排先写完,下一排就是A4A5A6,按照顺序排。

这样写带来的好处每块硬盘都均匀地写数据,意味着三块硬盘相当于同时操作相当于把这个数据是不是切成了三份,每个硬盘上都是均匀,三块硬盘可以利用 raid 设置可以同时写磁盘。

三块硬盘运行比一块硬盘快,理论上可以达到三倍的效果但是是达不到的,只能说肯定是有提升读也是三块一同时往外读比一块硬盘运行快,这就是性能的提升,读写性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是raid0的突出优势。

当然 raid0 至少两块硬盘或两块以上,三块硬盘也好,四块硬盘也好,组合出 raid 以后性能提升了,但是硬盘多就有可能坏掉其中一块服务器上坏硬盘是正常,尤其机房里面机器多,经常换硬盘也是正常的。家用电脑读写实在太不频繁了,使用率很低很低,家用电脑放个1020年的电脑可能也坏不了

服务器24小时在运行,所以硬盘损坏率比较高,一块硬盘坏掉1/2的数据没了,剩下1/2,数据全,使用,实际上只要坏到一块,整个 raid 上面的所有数据就全失效了,不能用了

Raid,虽然性能好,但是增大了数据丢失损坏的几率,因为一块硬盘还好,硬盘越多故障的几率越大。用户不好接受,因为生产中重要的,不仅是性能,更重要的是稳定性,运行慢可以接受,损坏数据用户是接受不了的。

所以用 Raid-0 相对来讲用的不是特别多了。Raid-0 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把这个数据,分成了一小块,然后,从横着来看的话,就是一条一条的,所以把它称为条带化条带集。

image.png

RAID-1 :镜像卷,mirror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略有下降

可用空间: 1*min(S1,S2..

有冗余能力

最少磁盘数:  2, 2N

//学了 RAID-0RAID-4 RAID-5RAID-6,反过来RAID-1。RAID-1 叫镜像。

两边就两块硬盘,两个成员,两边写一模一样的数据。显而易见,这块硬盘坏了,还有另一块硬盘容错性防止一块硬盘损坏,当然利用率比较低,利用率只能达到50%。两块硬盘来实现 raid-1,当然读性能,写性能还可以这就是 raid-1的一个逻辑。

//Raid-1,A1A2 里边放的一模一样的数据,假设一个用户的数据有一个文件果不小心把这文件给删了,不能恢复。

注意,系统删除是同时操作文件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数据,一边删除另一边也会被删除。

Raid-1 不能避免删库操作,只能防止硬件损坏。人为操作破坏性,没有办法避免。Raid 是解决物理性的磁盘损坏。

image.png

RAID-4:

多块数据盘异或运算值存于专用校验盘

RAID-5: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 (N-1)*min(51.,2..)

有容错能力:允许最多1块磁盘损坏

最少磁盘数: 3, 3+

//Raid-0 由于没有任何容错性,所以这种技术目前来讲用的不是特别多,解决失效问题要使raid-4 来实现,raid-4。

当然中间肯定 raid-01234 是有很多的,有些淘汰raid-4 和 raid-0有些相似之处,假设四块硬盘组合成一个完整的raid,把这个raid组合起来以后,每块硬盘取一样的空间,比如,100G的容量。

每个硬盘都是100G,raid-0如果两块硬盘,每个硬盘都是 100G, 那么组合成对的raid-0 以后,总容量是它全都,容错性,raid 组织也是类似的假设用软raid来实现它也是分配一个/dev/ md0/ mnt/raid 编号,然后也挂载到目录下假设往里补写一个100兆的文件按照chunk单位往里写数据一个 chunk 是16兆,分成了很多小块其中写 chunk 先把上面一排先写完第一个小块是1,第二个小块是2,第三个小块是3,注意第四小块是123,第四小块是校验位,写P字母,表示校验位的位置,123这三个创客通过异或校验,对位的交换位置,同样道理456也是分别放在各自的硬盘上,最后456或校验算出校验位,放在后续的这块硬盘上,后续都是这么放的,就意味着专门找一块硬盘来放校验位,好处是4块硬盘,但是至少3块硬盘是同时可以操作数据的,读写速度是提升的,效率也很高

假设随便一块硬盘坏了,2与5硬盘坏了,数据肯定直接读不出来,可以简单的数学公式理解,123通过易或校验算出 p,丢了一个数据可以通过 P13反算回来,坏掉一块硬盘的情况下继续访问,所以数据并不会不能访问,已具有一定的容错功能,这就是 raid-4。所以 raid-4 解决了 raid-0 不能容错的功能,性能也不错,当然它有一定的代价的,代价就是占用了其中一块硬盘的空间。如果是N块硬盘实现 raid-4的,磁盘利用率等于N分之N减一。

代价还是值得的,因为得到了容错性,当然raid-4 在生产中并没有规模大规模使用,因为经过多年使用,发现 raid-4 有很大的问题,发现 raid-4放校验位的硬盘,非常容易损坏,校验位的硬盘压力比较大,造成数据损坏机率比较大。

//raid-5 和 raid-4 非常相似,raid-5 实际上也是好几块硬盘

第一排都是数据,带小P字母的就是校验位,校验位算法和 raid-4 一样,但是 raid-5 并不是孤立的,就写在单独一块硬盘上,每一条不是独立的,都有自己的校验位。

基本上每块硬盘的地位是均衡的,平等的,每块硬盘寄放数据,又放校验位坏的几率,是一样的,至于一块硬盘老坏,raid-5 具有 raid-4 特性,只不过是把这个校验位均匀放在每块硬盘上了,所以和 raid-4特性是一样的,就解决了单独换一块硬盘的问题

生产中 raid-5,用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 raid-5 防止一块硬盘损坏只能防一次,它的磁盘率N分之N减一

必须大于等于三才能实现 raid-5,raid-5 在中小型应用中用的非常普遍,基本上成服务器的常见的标配,好多都喜欢用,但是 raid-5 由于容错性终究还是有限的,因为对于一些关键业务换一块担心坏两块用户希望能够解决。

两块几率确实少,但是尽可能的减少数据丢失,所以 raid-5 在有些场景下还是不能满足要求。

当然 raid-5 坏掉一块硬盘,虽然系统仍然可以访问但是这时候一块,虽然可以通过结合别的硬盘算出来,算需要花时间机性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服务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坏掉一块硬盘了,这个服务器压力就更严重了,有可能就因为这个性能太差,导致服务器崩溃,应该及时解决,手工换硬盘太原始了,也来不及事实上,服务器都一般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就是用空闲硬盘技术,叫spare  dix 硬盘。空闲硬盘就是旁边再放一块硬盘,一旦发现其中一块硬盘坏了,系统自动拿这个备用硬盘代替,这个坏的硬盘在短期之内就可以修复,从而正常的使用 raid,不至于造成性能下降,降级使用,这就是 raid-5优势。

image.png

RAID-6: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 (N-2)*min(S1.,S2...) 

有容错能力:允许最多2块磁盘损坏

最少磁盘数: 4, 4+

//Raid-6 也是数据校验位组成的,Raid-6 有两个校验位两个校验位一块不怕两块不怕,换两块也能算出来,因为两个校验位是两个公式,两个公式就两个数学公式可以算两个未知数,Raid-6 他可以允许最多两块硬盘损坏,所以有些企业会用 Raid-6,至少4块硬盘才能做 Raid-6,磁盘利用率是 N 乘 N 分之 N 减一N 分之N减二,这就是 Raid-6

image.png

RAID7

可以理解为一个独立存储计算机,自身带有操作系统和管理工具,可以独立运行,理论. 上性能最高的 RAID 模式

常用级别: RAID-0, RAID-1, RAID-5, RAID-10,RAID-50, JBOD

Raid7 的话,用的少Raid7是一个专门的硬件,是一个独立的电脑,它上面自带系统,自带管理工具,性能最优,但是成本太高,所以一般很少用

常见的级别一般来讲,我们看到RAID-1RAID-5 RAID-10,这是比较常见的,其他的相对就用得少一些了。

在企业中都是用 raid 卡,就是硬件卡, raid 卡怎么配,在开机的时候,进到那个字符界面的蓝色 bios 界面,然后在界面里去配置。配置的时候先把 raid 配好,配好raid 以后才能装系统,就不是装系统之后raid,raid 是底层的,先配好,相当于把硬盘先组织好,组织好以后再来上面装操作系统,装完操作系统以后,假设三块硬盘,组合成 raid5,这时候,如果用 read 这种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但实际上开机装完系统之后,看到的就是一个孤立的一块硬盘 sba,实上里面实现 raid

RAID-01:

多块磁盘先实现 RAID0 ,再组合成 RAID1

image.png

RAID-10:

读、写性能提升

可用空间: N*min(1.2..)/2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最少磁盘数: 4, 4+

//常用到的raid-10或者raid-01。

raid10实际上是数字一加零的意思说的是假设有四块硬盘,把它两两组合成raid10,使用这种组合,显而易见,一块硬盘,这块硬盘坏了继续访问,因为有镜像,一样的数据,坏了块没事

容错性非常强。

Raid-0成员中每个成员都必须能访问才行,所以这个容错性还是有一定的概率的最多能防止一块硬盘损坏,但是有些情况下可以换多块硬盘都可以看坏的是哪块硬盘。

事实上raid-01就是先做零再做一,先两块硬盘做raid-0,两块硬盘做个raid-0然后两个组成raid1。虽然其中raid整个已经失败了,但是这一半还能访问,当然这块硬盘坏了,如果再换一块,那这边还可以访问,所以raid-01raid-10,大体上很像,就是先做谁的问题raid-10比raid-01好。

image.png

JBOD: Just a Bunch Of Disks

功能:将多块磁盘的空间合并一个大的连续空间使用

可用空间:  sum(S1,2....)

//just a bunch of disc,实际上是就是简单的把好几块硬盘合在一块,没有性能的提升,就是每块硬盘大小不一样把每块硬盘给简单组合在一起,组合在一起以后,数据写的时候,就是先把第一硬盘写满了,再写第二,再写第三排,按顺序写好几块硬盘组合在一起,对外感觉就像一块独立硬盘一样,用起来较大的空间,性能没提升,就是空间大。

JBOG,有些服务器上可以这么做几个硬盘,用设备把它组合起来,用这种的方式组合,对外感觉就像一块硬盘一样,但是它实际上是好几块硬盘组合在一起。

服务器上一般不太用这个,因为容错性也没有也不在乎这点容量的增长

image.png

 RAID

mindadm: 为软 RAID 提供管理界面

为空余磁盘添加冗余

结合内核中的 md(multi devices)

RAID 设备可命名为 /dev/md0、/dev/md1、/dev/md2、/dev/md3

软 RAID 配置示例

使用 mdadm 创建并定义 RAID 设备

mdadm-C/dev/md0-ayes-15-n3-x1 /dev/sd{bcde

用文件系统对每个 RAID 设备进行格式化 mkfs.xfs/dev/md0

测试 RAID 设备

使用 mdadm 检查 RAID 设备的状况 mdadm--detaillD/dev/md0 增加新的成员

mdadm-G/dev/md0-n4-a/dev/sdf1

生成配置文件: mdadm-D-s>>/etc/mdadmconf

停止设备: mdadm-S/dev/md0

激活设备: mdadm-A-s/dev/md0

激活强制启动: mdadm-R/dev/md0

删除 raid 信息: mdadm--zero-superblock/dev/sdb1

 

三、操作实例

/dev/sda5: UUID= "9da51led- e024-4c86- 811c - 90b0d2fba836 TYPE=" swap

/dev/sdb1: UUID="5fffaeb1- 388d- 44e5-b753-7652bcec6941" TYPE=" ext4"

/data/ext4file: UUID="c22e3ad4- fc19- 44ec-91f7 - 6e618c3d1be1" TYPE="ext4"

[root@centos6 ~]#rm -f /data/ext4file

[root@centos6 ~]#dd if=/dev/zero of=/dev/sdb bs=1 count=512

512+0 records in

512+0 records out

512 bytes (512 B) copied, 0.0234082 s, 21.9 kB/s

[ root@centos6 ~] #blkid

/dev/sda1: UUID="af2a7293-725f-4353- a36c- c3daff96403a" TYPE=" ext4" LABEL=" /boot"dev/sda2: UUID=" aab8912b-7c2c-419a-819f-35d514fe55c8" TYPE="ext4"

/dev/sda3: UUID-"b5d3110d-425f-4851- 9265-d0eb666522c9" TYPE="ext4"

/dev/sda5: UUID="9da511ed- e024-4c86- 811c- 90b0d2fba836" TYPE=" swap"

/dev/sdb1: UUID="5fffaeb1-388d-44e5- b753- 7652bcec6941" TYPE-"ext4

[ root@centos6 ~]#1sb1k

Command (m for help): n

Command action

e extended

p  primary partition (1-4)

p

Partition number (1-4) :

value out of range

Partition number (1-4): 1

First cylinder (1-2610, default 1) :

Using default value 1

Last cylinder, +cylinders or +size[K,M,G] (1-2610, default 2610): +2G

Command (m for help)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wed sep 19 11:31:512018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 d under '/dev/disk'

#See man pages fstab(5),findfs(8),mount(8)and/orblkid(8) for more info

#UUID=aab8912b-7c2c-419a-819f-35d514fe55c8/ext4

defaults11

UUID=af2a7293-725f-4353-a36c-c3daff96403a/boot

ext4defaults12

UUID=b5d3110d-425f-4851-9265-d0eb666522c9/data

ext4defaults2

UUID=9da51led-e024-4c86-811c-90b0d2fba836 swap

swapdefaults0

tmpfs/dev/pts/dev/shmdevpttmpfsdefaults0

sysfsdevptsgid=5,mode=62000

proc/sysprocsysfsdefaults0

procdefaults0

UUID=6c51566b-357e-4360-b4a7-5767e338444a/mnt

raidext4defaults 00

[root@centos6 raid]#pwd

/mnt/raid

[root@centos6 raid]#cd /mnt/raid2

[root@centos6 raid2]#1s

F1  lost+found

[root@centos6 raid]#hexdump f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root@centos6 raid2]#11 f1

-rw-r--r- 1 root root 1073741824 0ct 19 15:08 f1

[root@centos6 raid2]#mdadm /dev/md1-r /dev/sdd1 mdadm:hot removed /dev/sdd1 from/dev/sdd1

[root@centos6 raid2]#mdadm -D/dev/md1

//实际操作 Linux 的命令,在 Linux 里面有一个叫 mdadm 的小工具,是一个字符工具,可以用来配置 raid。当然实现的是基于 Linux 系统,系统级别raid

准备好硬盘实现 raid需要好几块硬盘,大小要求一样,但是 raid 实际上可以不一样,但是组合,空间必须取出来是一样的,硬盘可以不一样,但是组合成raid 成员,每个必须一样,取出一个空间来a硬盘,已经有了五个分区,当然这个分区是原来系统的。bcde,假设把B硬盘和C硬盘拿出来,创建一个 raid-0,再创建一个 raid-5,这两个都是比较典型意义的,当然这两块硬盘都拿出来做 raid0是可以的,也可以单独取出一块空间,比方说一个分区做 raid-0 也是行的,

例如拿一块分区,拿一个空间来做,SDB1 分区上面已经有一个  G了,在 SDC 上再取出一个 G,两个只要大小一样就可以。当然在取的时候要确保 sdb1 分区是没有在别的地方使用的

Sdb1 分区应该是没有人用的,IDV1 是 MP4 的文件系统。

注意,做 raid 的时候,每个成员不需要独立的去创建文件系统。

//实际操作 Linux 的命令,在 Linux 里面有一个叫 mdadm 的小工具,是一个字符工具,可以用来配置 raid。

当然实现的是基于 Linux 系统,系统级别raid准备好硬盘实现 raid需要好几块硬盘,大小要求一样,但是 raid 实际上可以不一样,但是组合的话,空间必须取出来是一样的,硬盘可以不一样,但是组合成 raid 成员,每个必须一样,取出一个空间来

a 硬盘,已经有了五个分区,当然这个分区是原来系统的。

bcde,假设把 B 硬盘和 C 硬盘拿出来,创建一个 raid-0,再创建一个 raid-5,这两个都是比较典型意义的,当然这两块硬盘都拿出来做 raid0 是可以的,也可以单独取出一块空间,比方说一个分区做 raid-0 也是行的,

例如拿一块分区,拿一个空间来做,SDB1 分区上面已经有一个 G 了,在 SDC 上再取出一个 G,两个只要大小一样就可以。当然在取的时候要确保 sdb1分区是没有在别的地方使用的

Sdb1 分区应该是没有人用的,IDV1 是 MP4 的文件系统。

注意,做 raid 的时候,每个成员不需要独立的去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Linux 文件存储
在Linux中,raid0、raid1、raid5 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在Linux中,raid0、raid1、raid5 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6月前
|
存储 数据挖掘 数据库
服务器RAID0: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服务器raid0作用)与RAID1的区别
服务器RAID0: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服务器raid0作用)与RAID1的区别
|
存储 安全
RAID概念
RAID概念
154 0
RAID概念
|
存储
硬盘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底层原理是什么?
硬盘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底层原理是什么?
80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