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三链路聚合实验配置

简介: 华三链路聚合实验配置

链路聚合实验


 

实验拓扑

 

image.png

 

实验需求

 

1.按照图示配置PC3和PC4的

 

2.P地址

 

3.在SW1和SW2的两条直连链路上配置静态链路聚合,实现链路冗余,并可以增加传输带宽

 

4.SW1和SW2之间的直连链路要配置为Trunk类型,允许所有vlan通过

 

5.中断SW1和SW2之间的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


实验解法

 

1.PC配置IP地址部分略

 

2.在SW1和SW2的直连链路上配置链路聚合

 

分析:SW1和SW2之间通过g1/0/1和g1/0/2接口直连,需要在两台交换机上分别创建聚合接口,并把g1/0/1和g1/0/2接口加入到聚合接口,形成链路聚合。被聚合的物理接口的vlan配置和接口类型要保持一致,所以在配置链路聚合前,物理端口不要做任何其他配置,保持默认状态即可

 

步骤1:在SW1上创建VLAN 10,加入接口g1/0/4

 

[sw1]vlan 10
[sw1-vlan10]port GigabitEthernet 1/0/4
[sw1-vlan10]qui
[sw1]


步骤2:在SW1上创建Bridge-Aggregation 1号聚合接口

 

[SW1]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步骤3:进入g1/0/1和g1/0/3接口的接口视图,分别把两个接口加入到聚合接口

 

[SW1]interface g1/0/1
[SW1-GigabitEthernet1/0/1]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1]interface g1/0/2
[SW1-Gigabit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1]interface g1/0/3
[SW1-Gigabit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步骤4:SW2上命令与SW1上完全一致(操作过程如下:)

 

[H3C]sys sw2
[sw2]vlan 10
[sw2-vlan10]port  GigabitEthernet 1/0/4
[sw2-vlan10]qui
[sw2]int Bridge-Aggregation 1
[sw2-Bridge-Aggregation1]qui
[sw2]int range g1/0/1 to g1/0/3
[sw2-if-range]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2-if-range]qui
[sw2]


步骤5:查看链路聚合状态,发现已经成功运行

 

[sw2]dis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Loadsharing Type: Shar -- Loadsharing, NonS -- Non-Loadsharing 
Port: A -- Auto
Port Status: S -- Selected, U -- Unselected, I -- Individual 
Flags:  A -- LACP_Activity, B -- LACP_Timeout, C -- Aggregation, 
        D -- Synchronization, E -- Collecting, F -- Distributing,  
        G -- Defaulted, H -- Expired
Aggregate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1
Aggregation Mode: Static
Loadsharing Type: Shar
  Port             Status  Priority Oper-Key
--------------------------------------------------------------------------------
  GE1/0/1          S       32768    1         
  GE1/0/2          S       32768    1         
  GE1/0/3          S       32768    1   


3.SW1和SW2之间的直连链路要配置为Trunk类型,允许所有vlan通过

 

分析:物理接口加入到聚合接口后,会自动继承聚合接口的vlan相关配置,所以不需要在物理接口上分别配置Trunk,只需要在聚合接口下配置Trunk即可

 

步骤1:在SW1的Bridge-Aggregation 1接口的接口视图下,把该聚合接口配置为Trunk,并允许所有vlan通过。命令执行完毕后,会显示配置已经在g1/0/1到g1/0/3接口上自动完成

 

[sw1]int Bridge-Aggregation 1
[sw1-Bridge-Aggregation1]port link-type trunk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3 done.
[sw2-Bridge-Aggregation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3 done.
[sw2-Bridge-Aggregation1]
[sw1-Bridge-Aggregation1]quit
[sw1]


步骤2:SW2上命令与SW1上完全一致


[sw1][sw2]int Bridge-Aggregation 1 
[sw2-Bridge-Aggregation1]port link-type trunk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3 done.
[sw1-Bridge-Aggregation1]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1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2 done.
Configuring GigabitEthernet1/0/3 done.

 

步骤3:测试连通性

 

<H3C>ping 192.168.1.10
Ping 192.168.1.10 (192.168.1.10):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0 ttl=255 time=22.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1 ttl=255 time=5.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2 ttl=255 time=5.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3 ttl=255 time=4.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4 ttl=255 time=15.000 ms


4.中断SW1和SW2之间的一条直连链路,测试PC3和PC4是否仍然能够继续访问

 

分析:链路聚合会自动把SW1和SW2之间的流量进行负载均衡,某一条链路中断连接后,也仍然还有另外一条链路可以继续通讯,所以PC3和PC4可以继续访问

 

步骤1:进入SW2的g1/0/1和g1/0/2接口的接口视图,使用shutdown命令关闭接口,

 

[sw2]int range g1/0/1 to g1/0/2
[sw2-if-range]shutdown 


步骤2:测试结果,PC3仍然可以Ping通PC4

 

<H3C>ping 192.168.1.10
Ping 192.168.1.10 (192.168.1.10): 56 data bytes, press CTRL_C to break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0 ttl=255 time=22.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1 ttl=255 time=5.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2 ttl=255 time=5.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3 ttl=255 time=4.000 ms
56 bytes from 192.168.1.10: icmp_seq=4 ttl=255 time=15.000 ms


总结


 

以太网链路聚合通过将多条以太网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形成一条以太网逻辑链路,实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同时这些捆绑在一起的链路通过相互动态备份,可以有效地提高链路的可靠性。

 

链路捆绑是通过接口捆绑实现的,多个以太网接口捆绑在一起后形成一个聚合组,而这些被捆绑在一起的以太网接口就称为该聚合组的成员端口。每个聚合组唯一对应着一个逻辑接口,称为聚合接口

 

成员端口的状态

 

  • 聚合组内的成员端口具有以下三种状态:

 

选中(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为“选中端口”。

 

非选中(Unselected)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不能参与数据的转发,处于此状态的成员端口称为“非选中端口”。


独立(Individual)状态:此状态下的成员端口可以作为普通物理口参与数据的转发。当聚合接口配置为聚合边缘接口,其成员端口未收到对端端口发送的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报文时,处于该状态。

 

聚合模式

 

  • 链路聚合分为静态聚合和动态聚合两种模式,它们各自的优点如下所示:

 

静态聚合模式:一旦配置好后,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就不会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比较稳定。

 

动态聚合模式:能够根据对端和本端的信息调整端口的选中/非选中状态,比较灵活。

 

处于静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静态聚合组,处于动态聚合模式下的聚合组称为动态聚合组

 

聚合边缘接口

 

  • 在网络设备与服务器等终端设备相连的场景中,当网络设备配置了动态聚合模式,而终端设备未配置动态聚合模式时,聚合链路不能成功建立,网络设备与该终端设备相连多条链路中只能有一条作为普通链路正常转发报文,因而链路间也不能形成备份,当该普通链路发生故障时,可能会造成报文丢失。

 

  • 若要求在终端设备未配置动态聚合模式时,该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链路可以形成备份,可通过配置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相连的聚合接口为聚合边缘接口,使该聚合组内的所有成员端口都作为普通物理口转发报文,从而保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间的多条链路可以相互备份,增加可靠性。当终端设备完成动态聚合模式配置时,其聚合成员端口正常发送LACP报文后,网络设备上符合选中条件的聚合成员端口会自动被选中,从而使聚合链路恢复正常工作。

 

[SW1-Bridge-Aggregation1] 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 配置二层聚合接口1为聚合边缘接口。
[SW1-Bridge-Aggregation1] lacp edge-port
[SW1-Bridge-Aggregation1] quit


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 通过采用不同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可以实现灵活地对聚合组内流量进行负载分担。聚合负载分担的类型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逐流负载分担:按照报文的源/目的MAC地址、源/目的服务端口、入端口、源/目的IP地址中的一种或某几种的组合区分流,使属于同一数据流的报文从同一条成员链路上通过。

 

按照报文类型自动选择所采用的聚合负载分担类型。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高可用架构
本场景主要介绍如何使用云服务器ECS、负载均衡SLB、云数据库RDS和数据传输服务产品来部署多可用区高可用架构。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章
|
3天前
|
负载均衡 网络虚拟化
网络技术基础(17)——以太网链路聚合
【3月更文挑战第4天】网络基础笔记(加班了几天,中途耽搁了,预计推迟6天)
|
3天前
|
负载均衡 网络虚拟化
链路聚合实验
链路聚合实验
|
11月前
|
网络协议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网络虚拟化
网络基础项目——全网互通实验(下)
网络基础项目——全网互通实验
70 0
|
缓存 算法 网络协议
ensp 链路聚合实现通信
ensp 链路聚合实现通信
139 0
ensp 链路聚合实现通信
|
JSON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链路聚合】Linux系统配置链路聚合详细步骤
【链路聚合】Linux系统配置链路聚合详细步骤
692 0
【链路聚合】Linux系统配置链路聚合详细步骤
|
边缘计算 网络协议 SDN
网络链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网络链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93 0
网络链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学习笔记
|
域名解析 边缘计算 网络协议
网络链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学习笔记
快速学习网络链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89 0
网络链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学习笔记
|
Web App开发 编解码 网络协议
以网游服务端的网络接入层设计为例,理解实时通信的技术挑战
本文参考并引用了部分腾讯游戏学院的相关技术文章内容,感谢原作者的分享。 1、前言 以现在主流的即时通讯应用形态来讲,一个完整的即时通讯IM应用其实是即时通信(英文简写:IM=Instant messaging)和实时通信(英文简写:RTC=Real-time communication)2种技术组合在一起的一整套网络通信系统。
3597 0
|
网络协议 网络虚拟化 网络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