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重新定义信息产业生态体系

本文涉及的产品
MSE Nacos/ZooKeeper 企业版试用,1600元额度,限量50份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简介: 回顾过去40多年的信息产业发展历程,从PC计算机,到PC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现在进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的时代,产业发展经历了数次升级,这些升级的背后是以“算力”为核心的生产力提升为基础,而基于核心技术构建的技术生态体系成为了产业竞争的主体。以容器、微服务、Serverless、服务网格等技术为核心的云原生(Cloud Native)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应用与基础设施的解耦,云原生技术体系由于重新定义了信息产业的生态体系,因此被认为是成为了新一代云计算的“操作系统”。

作者:宁晓民(灭道),阿里云原生生态负责人

信息产业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生态体系的竞争

半个世纪以来,信息产业的生态竞争从微型机、服务器到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云计算时代,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愈演愈烈。

1.png

1、基于Wintel体系的计算机产业生态
在PC时代,以微软和Intel推动软硬件功能的深度适配,协同创新和持续升级,Wintel体系以操作系统为核心,构建了PC计算机软硬件的生态体系,形成了数百个各类基于Windows的软件开发工具,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上千万名研发人员参与的开发者社区,每年培训了数以亿计的各类应用软件开发人员,基于Window的各类应用软件数以百万计,拥有超过10亿以上的用户。Wintel体系通过整合软硬件,开发者,软件商,用户等资源,形成了全球个人计算机市场难以撼动的产业生态

2、基于Android/iOS体系的智能设备产业生态
从苹果公司推出IPhone智能手机为标志,代表着从原来的PC互联网时代进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从而全球移动智能设备形成了以Android/iOS为核心的产业生态。苹果公司以软硬件结合为重点,以iOS操作系统为纽带,构建起以“CPU(ARM)+操作系统+开发工具+应用商店+各类应用”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同样Google公司以开源为手段,构建与之相配的Android体系产业生态

3、基于云原生(Cloud Native)体系的云计算产业生态
从2006年第一次提出“云计算”的概念起,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技术及产业发展势如破竹,不断渗透当代信息产业,从而实现信息产业升级。应用迁云、上云的过程越来越快,从原来的云托管(Cloud Hosting)到云原生(Cloud Native),生于云长于云,最大化的运用云的能力,从而最大化的释放云计算的技术红利。以容器、微服务、服务网格、不可变基础设施及声明式API等技术为主的云原生技术,能够实现应用系统与基础设施解耦,从而让开发者聚焦于业务而不是底层基础设施,云原生进而成为云计算时代的新“操作系统”。以云原生技术为核心,构建起以“云厂商+异构软硬件+云边端+Serverless化+软件全生命周期+开发者+企业客户”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生态。

云原生是释放云计算技术红利的最短路径

2013年一个名叫“Docker”的开源项目发布,以“应用封装+容器镜像”,直接将一个应用运行所需的完整环境,实现了“一次发布,随处运行”,彻底解决了PaaS用户一致性的问题,进而通过Kubernetes开源项目,采用了一整套容器化设计模式和对应的控制模型,从而明确了如何以容器为核心构建真正能够跟开发者对接起来的应用交付和开发范式。容器+Kubernetes技术的逐步成熟与发展,以“云原生(Cloud Native)”为关键词的技术生态雏形基本确立。
经过6~7年的技术发展,云原生的概念逐渐被广大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所熟知,云原生技术、云原生产品、云原生架构的概念逐步定义出来。
云原生技术:让系统更加弹性可靠容错、松耦合、易管理、可观察;代表技术是容器、微服务、服务网格、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
云原生产品:云计算平台提供的数据库、大数据、中间件、函数技术、容器服务等开放标准的原生产品服务。
云原生架构:生于云长于云,最大化运用云的能力,依赖云产品构建的IT架构,让开发者聚焦于业务而不是底层技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云原生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改变整个信息产业格局,从而重新定义新的信息产业生态。

2.png

(1)云原生会成为云计算的新界面

以容器、Kubernetes技术为主,向下封装底层基础设施差异性,如异构环境,异构硬件,向上支撑多样性的工作负载,如新型计算等,覆盖云、边、端,赋能无边界计算、分布式云,云原生逐步成为云计算的新界面,新一代的操作系统。

(2)云原生重塑软件的全生命周期

云原生通过底层基础设施与应用的解耦,在软件研发、交付、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层面的效率提升,从而对软件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都会带来变革。在微服务领域,在应对系统复杂性的同时,对可观测性、易测试、环境适应性的层面实现更大解耦,让开发人员聚焦于业务开发。在Mesh化层面,实现网络和流量下沉基础设施,方便软件基础设施和业务解耦,独立演进,实现全链路精准流量控制和资源动态隔离,从而带来效率的提升。以全托管、免运维、极致弹性、按需部署、按需计费、强安全为特点的Serverless无服务器架构也推动着软件研发运维模式重大升级

(3)云原生加速信息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云原生应用的越来越多,软件厂商从基础设施的资源需求,向精细化管理、更优成本、极致弹性、以及研发效能、交付优化的全生命周期的转化。而底层基础设施的变革,带来的“降维打击”,从而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重构。从ISV(独立软件提供商)的软件全生命周期,到硬件厂商、云厂商、ISV、企业客户之间的新一轮的软硬件的供需体系,再到云计算技术、社区、ISV、开发者之间的技术互动体系中,云原生技术作为新一代云技术操作系统,加速推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快速升级。

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是阿里云原生生态体系的重要载体

“开放、被集成、共赢”是阿里云的一贯追求,今年阿里云智能总裁行癫升级了阿里云公司战略“做深基础、做厚中台、做强生态”,生态建设成为阿里云战略的重之之重。在6月份阿里云生态大会上,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高级研究员蒋江伟宣布阿里云启动“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重点扶持100个头部伙伴,赋能10000家合作伙伴,50万开发者,帮助伙伴云原生技术升级,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信息产业竞争的核心是技术生态体系,从以Wintel体系的PC时代到Android/iOS的移动互联网,再到云原生体系云计算时代,对于企业和伙伴来讲,抓住技术发展趋势,提前布局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

“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是阿里云原生生态体系的重要载体,生态竞争的核心。“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具有合作模式多样化、合作对象强强化、合作范围立体化的特点,采用“集成/被集成”的方法,从而帮助阿里云生态伙伴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规模化经济。
3.png
“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主要是从市场合作、产研合作、产业链合作、技术标准4个维度,采用多维度、松耦合、立体式的合作模式,助力阿里云原生伙伴销售能力、产品/解决方案能力、服务能力的全方位能力成长。

(1)市场合作

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在传统电销、分销(代理、reseller、总代、虚商)的基础上,发展解决方案伙伴,以产品和解决方案集成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同时在商机、品牌等市场合作之上,帮助伙伴从原来线上线下拜客模式,走向产品和解决方案推广模式,在以云原生体系为核心的云计算生态中,助力伙伴实现向高附加值的产品型公司进行转型,帮助伙伴成长与成功。

(2)产研合作

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以集成/被集成为手段,实现产品双向互动,帮助伙伴与阿里云各自产品线布局。在以云原生体系为核心的云计算生态体系中,采用OEM、OBM、ODM等方式共创、共建新产品,实现三方伙伴产品一方化,通过阿里云直销、云市场、生态等多渠道,帮助伙伴产品推广,实现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3)产业链合作

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以云原生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全链路,以产品研发、测试、交付的全周期,全面和伙伴进行服务合作,通过培训赋能,实现服务伙伴云原生能力认定,通过能力中心、交付伙伴、外包(委外)等方式进行产品、服务的合作。

(4)技术标准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云原生体系为核心的云计算生态体系,技术发展与成熟是根本。当前云原生技术发展趋势是,以容器、Kubernetes为核心的云原生技术逐渐稳定与成熟,后期将发展为以服务治理、云边端一体化、Serverless等上层技术栈为创新发展的核心。阿里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愿和业界同行一起在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以及一些自组织产业联盟共建、共同定义一些技术标准,共同发展云原生生态体系。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在2019年,阿里云和微软共同发布全球首个云原生应用标准定义与架构模型OAM,它是一个专注于描述应用的标准规范。有了这个规范,应用描述就可以彻底与基础设施部署和管理应用的细节分开。

回顾信息产业的历次变革,每次都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生态体系的再平衡而形成的。从2013年Docker开源、容器技术快速发展开始,2014年Kubernetes开源项目大幅度提高了调度和资源管理能力。无数实践已经证明,云原生成为了云计算的新一代操作系统,以云原生体系为核心的新的信息产业生态已经形成。

阿里云原生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随着对云原生技术的探索、实践和积累,阿里云原生形成了业界“四个最”:阿里云拥有国内最丰富的云原生产品家族,最全面的云原生开源贡献,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应用实践,最大的容器集群和客户群体,致力于帮助客户最大化利用云的价值。

2019年、2020年阿里云容器服务两次成为国内唯一入选Gartner公共云容器报告,“与去年相比,阿里云在产品丰富度上更进一步,与AWS并列成为全球容器产品最完善的云服务厂商。”2019年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 Forrester 发布首个企业级公共云容器平台报告。报告显示:阿里云容器服务创造了中国企业最好成绩,与谷歌云位于同一水平线,进入强劲表现者象限。“阿里云容器服务提供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服务支持能力,并且具备丰富的市场生态和合作伙伴体系,是企业在中国寻求最完备云服务能力的首要选择。”

据IDC报告,全球前1000的大企业中,67%的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变成企业级战略,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正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核心战略。随着企业上云成为业界趋势,全面使用开源技术和云产品构建软件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更好地拥抱云计算、拥抱云原生、用技术加速创新,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成功的关键。
云时代下,企业需要新技术架构,使之更好地利用云计算优势,让业务更敏捷、成本更低、可伸缩性更强。而云原生架构的应用意义正在于此。数据显示,2020 年,超过 50% 的全球组织在生产环境中运行容器化应用程序,到 2022 年将超过 75% 。云原生正逐步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短路径”。

阿里云根据自身积累多年的云原生技术、产品和上云实践,提出完整云原生架构的设计原则、解决方案以及最佳实践,帮助企业找到数字化转型“最短路径”,完成从“压迫感”到“掌控感”的主被动力量转变,加速实现 IT 能力提升,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阿里云坚信以云原生为核心的新一代操作系统,会成为云计算时代新界面,会重塑软件行业的全生命周期,推动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阿里云原生生态体系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的信息产业竞争的核心。“万物生长,合作共赢”是阿里云原生生态的愿景,帮助伙伴成长是阿里云原生生态的使命,阿里云愿意和广大伙伴一起,在新的信息产业生态中,互利共赢,共同成长!

相关实践学习
使用ACS算力快速搭建生成式会话应用
阿里云容器计算服务 ACS(Container Compute Service)以Kubernetes为使用界面,采用Serverless形态提供弹性的算力资源,使您轻松高效运行容器应用。本文将指导您如何通过ACS控制台及ACS集群证书在ACS集群中快速部署并公开一个容器化生成式AI会话应用,并监控应用的运行情况。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3月前
|
Cloud Native 中间件 调度
云原生信息提取系统:容器化流程与CI/CD集成实践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工程化手段解决数据提取任务中的稳定性与部署难题。结合 Scrapy、Docker、代理中间件与 CI/CD 工具,构建可自动运行、持续迭代的云原生信息提取系统,实现结构化数据采集与标准化交付。
127 1
云原生信息提取系统:容器化流程与CI/CD集成实践
|
11月前
|
边缘计算 运维 Cloud Native
云原生技术的崛起:重新定义软件开发与运维
云原生技术的崛起:重新定义软件开发与运维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Cloud Native
对话阿里云云原生产品负责人李国强:推进可观测产品与OpenTelemetry开源生态全面融合
阿里云宣布多款可观测产品全面升级,其中,应用实时监控服务 ARMS 在业内率先推进了与 OpenTelemetry 开源生态的全面融合,极大丰富了可观测的数据类型及规模,大幅增强了 ARMS 核心能力。本次阿里云 ARMS 产品全面升级的背景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围绕 OpenTelemetry 进行产品演进的核心策略?在云原生、大模型等新型应用架构类型层出不穷的今天,又将如何为企业解决新的挑战?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产品负责人李国强接受采访解答了这些疑问,点击本文走进全新升级的阿里云可观测产品。
42227 121
|
Cloud Native
云原生部署问题之什么是结构体,并给出一个结构体的定义和初始化示例
云原生部署问题之什么是结构体,并给出一个结构体的定义和初始化示例
109 10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云原生数据库2.0问题之DBStack的定义如何解决
云原生数据库2.0问题之DBStack的定义如何解决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云原生技术的融合与创新:构建未来的软件定义世界
【6月更文挑战第5天】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云原生技术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及成本效益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优势以及它如何与其他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结合,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业务创新。
|
SQL 存储 运维
云原生数据仓库使用问题之如何查看分区表的分区信息
阿里云AnalyticDB提供了全面的数据导入、查询分析、数据管理、运维监控等功能,并通过扩展功能支持与AI平台集成、跨地域复制与联邦查询等高级应用场景,为企业构建实时、高效、可扩展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以下是对AnalyticDB产品使用合集的概述,包括数据导入、查询分析、数据管理、运维监控、扩展功能等方面。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Cloud Native
阿里云云原生生态强调事件驱动架构(EDA),借助EventBridge和EventMesh实现微服务间的高效协作。
【7月更文挑战第3天】阿里云云原生生态强调事件驱动架构(EDA),借助EventBridge和EventMesh实现微服务间的高效协作。EDA提升系统弹性和可维护性,促进业务敏捷性。实施路径包括事件模型设计、集成阿里云服务、开发事件处理器和监控优化。通过阿里云服务,开发者能轻松构建响应式、可扩展的云原生应用,加速创新并驱动数字化转型。
243 0
|
运维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Canonical 开源 MicroK8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25
Canonical 开源 MicroK8 | 云原生生态周报 Vol. 25
|
存储 运维 Cloud Native
带你读《云原生架构白皮书2022新版》——云原生架构定义(下)
带你读《云原生架构白皮书2022新版》——云原生架构定义(下)
603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