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命令3

简介: centos命令3

centos命令3

stat命令 //查看文件的具体存储信息和时间等信息

此指令涉及到文件系统所以有必要重点解释一下

1、blocks为什么为8的倍数:

我一开始学的时候就对这个块这个参数存疑,因为块的大小永远都是8的倍数(这里是因为linux默认的io块为4096字节),为此我翻阅了很多资料后才了解: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传统硬盘的扇区大小为 512 字节,并且在每个扇区与扇区之间并不是直接相连,在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空间,分为空隙(gap,用来分割扇区),同步(sync,表示扇区的开始处,并提供计时对齐),地址标志(address mark,识别扇区号和位置的数据。还可提供扇区本身的状态。),以及用户数据修复和还原的ecc区域。

但是如果以512字节这样的长度来存储文件会浪费很多空间(512字节的扇区需要另外40字节作为ecc校验空间),而4k扇区(8个512字节扇区)只需要100个字节。

明白了这些,你应该要大概对文件系统有了解了,如果实在不了解要学会百度(这是成为强者必会技能(●’◡’●)),所以这里虽然2253字节小于4k,但是现在的文件系统一般都是默认4k,而4096字节/512字节正好=8,所以blocks:8.

2、文件索引inode

对于这个inode我并不像做太多笔记,但他的确很重要,因为后面总结硬链接和软接会细说,现在只需要知道是文件在内存中的索引就好了。

有兴趣可以看https://www.cnblogs.com/mytjava/p/12981159.html

3、三个时间

access(最近访问):最后一次去查看文件内容的时间

modify(最近更改):最后一次去修改文件内容的时间

change(最近改动):最后一次去修改文件属性的时间

一般我们入侵别人系统之后,查看了系统内的重要文件后,需要修改这三个时间

cut命令

用cut 提取密码文件中的所有用户名

cut -d : -f 1 /etc/passwd

-f : 通过指定哪一个字段进行提取。cut命令使用“tab”作为默认的字段分隔符。

-d : “tab”是默认的分隔符,使用此选项可以更改为其他的分隔符。

管道符

查看这个文件并将所有小写转化成大写

这里是两个动作管道符后面的动作就是小写转换成大写,管道符就是用来附加命令操作的

diff命令

比较两个文件内容跟是否不同 --brief只显示是否相同

-c参数显示出哪里不同

创建文本文件

touch命令

touch 文件名

echo命令的高级操作

echo 12345678 >> wenjian //追加写入

但是如果作为一个黑客不想让人知道你修改了文件,可以去修改文件的atime、ctime、mtime

比如ls -l的时间显示的是ctime

修改atime 和 mtime

touch -d ”时间” 文件名

echo 123 > wenjian //覆盖写入

mkdir命令

mkdir 目录名称

递归创建

mkdir -p

cp命令

cp 文件1 文件2

复制目录

cp -r 目录1 目录2

mv命令

剪切操作 mv 文件1 文件2(此文件不存在与这个目录下)

rm命令

-f 强制删除

-r 删除目录

centos下的文件操作

dd命令

dd if=文件名1 of=文件名2 bs=字节 count=次数

目前有a.txt文件里面有八行,大小56字节

我们提取一次,28个字节的资源

我们提取二次,28个字节的资源

编程语言中我们一般都是用二进制形式来写入文件内的资源

在linux中我们也有可以查看文件类型的命令

file 命令

块设备(也称为块特殊文件)的行为通常与普通文件非常相似:它们是字节数组,并且在给定位置读取的值是最后写入该位置的值。来自块设备的数据可以缓存在内存中,并从缓存中读取;可以缓冲写操作。块设备通常是可搜索的(即,文件中的位置概念可以由应用程序更改)。名称为“块设备”的事实是,相应的硬件通常一次读取和写入整个块(例如,硬盘上的一个扇区)。

字符设备(也称为字符特殊文件)的行为类似于管道,串行端口等。对其进行写入或读取是立即采取的行动。驱动程序处理数据的工作是它自己的事。将字节写入字符设备可能会导致它在屏幕上显示,在串行端口上输出,转换为声音,…从设备读取字节可能会导致串行端口等待输入,或者返回随机字节

tar命令

由于参数比较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找

我写几个比较常用的

tar -czvf 打包后的文件名(一般加.tar.gz) 需要打包的目录/文件 //打包

-c 将文件归档的操作

-z 指定打包文件为gzip格式

-v 显示打包或者压缩的过程

-f 表示是个文件

tar -xzvf gzip打包的文件名

-x 解包

将etc目录和etc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打包到当前目录并命名为backup.tar.gz

Grep命令

寻找init.cfg文件中所有带有oo的行

Grep oo init.cfg

-n 输出找到内容的行数

-v 输出除了要找的oo的内容行 也就是反选输出

Find命令

搜索文件

-name //文件名

-user 属于这个用户的文件

-exec参数

属于ou用户的文件粘贴到/tmp/mul1目录下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安全 Linux Shell
使用SCP命令在CentOS 7上向目标服务器传输文件
以上步骤是在CentOS 7系统上使用SCP命令进行文件传输的基础,操作简洁,易于理解。务必在执行命令前确认好各项参数,尤其是目录路径和文件名,以避免不必要的传输错误。
351 17
|
5月前
|
Ubuntu 安全 Linux
CentOS与Ubuntu中防火墙配置命令集汇
有了这些,你就能遨游在 CentOS 和 Ubuntu 的海洋中,频繁地改变你的防火墙设置,快速地应对各种安全威胁,同时也能保证你的系统可以正常工作。出发吧,勇敢的编程者,随着这些命令集的涌动,扬帆起航,走向安全的网络世界!
176 5
|
8月前
|
缓存 Ubuntu Linux
Linux中yum、rpm、apt-get、wget的区别,yum、rpm、apt-get常用命令,CentOS、Ubuntu中安装wget
通过本文,我们详细了解了 `yum`、`rpm`、`apt-get`和 `wget`的区别、常用命令以及在CentOS和Ubuntu中安装 `wget`的方法。`yum`和 `apt-get`是高层次的包管理器,分别用于RPM系和Debian系发行版,能够自动解决依赖问题;而 `rpm`是低层次的包管理工具,适合处理单个包;`wget`则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下载工具,适用于各种下载任务。在实际使用中,根据系统类型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系统管理的便利性。
854 25
|
9月前
|
Ubuntu NoSQL Linux
《docker基础篇:3.Docker常用命令》包括帮助启动类命令、镜像命令、有镜像才能创建容器,这是根本前提(下载一个CentOS或者ubuntu镜像演示)、容器命令、小总结
《docker基础篇:3.Docker常用命令》包括帮助启动类命令、镜像命令、有镜像才能创建容器,这是根本前提(下载一个CentOS或者ubuntu镜像演示)、容器命令、小总结
529 6
《docker基础篇:3.Docker常用命令》包括帮助启动类命令、镜像命令、有镜像才能创建容器,这是根本前提(下载一个CentOS或者ubuntu镜像演示)、容器命令、小总结
|
Linux
linux centos history 查看命令历史 显示时间戳
linux centos history 查看命令历史 显示时间戳
581 1
|
Web App开发 网络协议 Linux
linux命令总结(centos):shell常用命令汇总,平时用不到,用到就懵逼忘了,于是专门写了这篇论文,【便持续更新】
这篇文章是关于Linux命令的总结,涵盖了从基础操作到网络配置等多个方面的命令及其使用方法。
247 1
linux命令总结(centos):shell常用命令汇总,平时用不到,用到就懵逼忘了,于是专门写了这篇论文,【便持续更新】
|
11月前
|
安全 Linux 网络安全
centos7中firewall防火墙的常用命令总结
以上命令集覆盖了 `firewalld`的基本操作,是维护CentOS 7系统安全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更高级的配置需求或遇到特定问题
253 3
|
网络协议 Linux Shell
CentOS7系统命令学习笔记(一)
CentOS7系统命令学习笔记(一)
283 12
|
Linux
CentOS7系统命令学习笔记(二)
CentOS7系统命令学习笔记(二)
249 10
|
Linux Shell API
CentOS7系统命令学习笔记(三)
CentOS7系统命令学习笔记(三)
19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