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底座的一小步,数字经济的一大步

简介: 数字底座的一小步,数字经济的一大步

数字产业化正迎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2022年,新冠疫情卷土重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内外部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保持业务连续性,并加快创新效率的关键,就在于勇于迈向数字化深水区。 有了数字化能力的支撑,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让我们不仅能准确地预测恶劣的天气还可以仰望星空;制造业横排的机械手臂替代了人力;医疗大数据让部分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外卖、打车也改变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节奏…… 上达星辰,探索宇宙之奥秘,下入百业,注入场景化创新之活力。正因为有了数字化带来的时代之变,才让数字经济的未来图景格外令人期盼。

而这一切的驱动力,都源于数字底座,一个可以为千行百业数字化变革,提供源源不断数字驱动的数字底座。 数字底座模式创新的一小步,就是数字经济迈出的一大步。 


1 数字底座,是技术能力化趋势的展现


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提到的:“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而技术进化的自然选择,显然是整个数字经济“大势”下,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当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占GDP比重达到10%。同时,IDC也预测,2022-2024,企业数字转型投资的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6.5%,到2024年底,将占所有ICT投资的55%。 政策与宏观环境的向好,似乎让行业的数字化进程一片坦途,但实则挑战依然艰巨。
 

因为大量新兴技术的出现,技术热点不停的轮转,加上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让数字化深入行业场景的难度激增。难上加难的是,在场景愈发复杂的今天,如何将技术成果化,将成果能力化,并且将这种能力融入、运用到实际生产场景,实现生产力质的提升。 数字底座的理念应运而生,具备了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并通过计算力输出的形态,帮助企业应对业务数字化当中的难题,数字底座既是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也是提供数字化能力的平台。 《平台革命》中说,以平台为导向的经济变革为社会和商业机构创造了巨大的价值。数字化平台,也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5G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入云中,形成了能力化的组件,这种平台,本质是就是数字底座。 中国电子提出了一个“共筑数字新基石”的思路,倡议联合国内金融等重点行业头部机构、PKS等自主计算产业链企业及科研院所等科技力量,依托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共同打造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国建设的安全先进绿色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这是业界首次提出“金融级”数字底座的理念,这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数字底座有何不同?它对数字经济的意义何在?


2 产业数字化 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字底座?


实际上,作为数字化的支撑,IT架构已历经三次变革。 1995年,PC Server的诞生,让计算力从金融等特定大行业,走进了商业社会,并推动了全球性的数字化浪潮;2006年,云计算时代的开启,让应用创新无处不在,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盛况;如今随着产业数字化的来临,数字化能力应具备普惠属性,泽被千行百业。

在此进程中,数字底座的形态也不断发生改变,以金融行业为例,早期的数字底座,是集中式的架构,以保证核心业务稳定为前提,但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新业态的发展和实现面向互联网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金融机构逐步推动核心系统向“分布式技术+微服务化”方向转变,云和AI等技术成新的关键动力,金融系统架构开始向云化和互联网化转型,数字底座,也向分布式云原生架构演进。 市场上也有存在各种类型的数字底座。 首先,就是以互联网云计算公司为代表的的数字底座,它们的优势在于本身就原生于云,对业务敏捷创新支撑力更强,但不足则是缺乏大型企业部署经验,对原生安全的准备不够,缺少深入服务大型行业的能力。 其次,传统科技公司定义的数字底座,优势在于在其软硬件的技术能力上的确优秀,比如算力基础设施的提供商,明显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更有经验,但存在的弊端在于一体化程度不够。无论是硬件型还是软件型的科技公司,都是以产品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 第三,中国电子定义的金融级数字底座。笔者认为,“金融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定义。 
之所以是“金融级”,并不是说这个数字底座只服务于金融客户,而是数字底座的安全和稳定标准是金融级的,这就确保了数据的安全和业务运行的稳定。所有的复杂的性能指标,客户完全无需顾及,“金融级”这三个字已经说明了问题。 另一方面,“金融级”又代表了一种最佳实践。我们知道,金融行业的IT架构演进是源于客户服务,从PC时代管理10亿量级用户,到万物互联时代管理千亿量级的联接。金融行业数字化验证过的架构,绝对经得起任何行业的考验。 那么,到底金融级数字底座具备何种神奇的面纱呢? 


3 揭开“源启”的神秘面纱


按照官方的定义,金融级数字底座“源启”,是中国电子依托全栈自主计算产业链,采用新一代技术架构,为金融及重点行业打造的数字化新型基础设施。“源启”面向金融等重点行业场景,依照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全栈技术产品的验证、适配、定制和调优,实现软硬一体化设计和垂直打穿,打造可靠替代传统架构的技术底座,满足行业应用对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极致体验、高速构建和绿色持续的要求,助力经济社会深度数字化转型。 
不难发现,“源启”本身有几个核心关键词。 

第一,是全栈技术和软硬件一体化设计。 钱学森的《系统论》认为,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如果把系统分解为部分,单独研究一个部分,就算把每个部分都研究清楚了,也回答不了系统整体性问题。这很好的表达了计算机生态的运行逻辑:整个计算机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协同发展,单独某一项技术的飞跃,并不能带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提升。 因此,任何单项技术的突破也不会为数字底座的能力带来质的提升,必须是系统架构级的创新,才能够代表数字底座的能力升级。 这就是中国电子提出PKS系统架构的关键。过去在国产化的进程中,存在大量单品技术去适配生态圈的问题,因而也鲜有成功的先例,而PKS架构的出现,则是利用系统理论去解决信息基础设施的整体发展问题,这是一条可行性最高的路径。 

第二,是可替代传统架构的技术底座。 的确,随着企业上云的大趋势,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企业要从传统的模式脱离出来,通过数据和智能驱动应用提升数字化的水平。那么,构建以应用为中心的、软硬一体化的全栈云原生平台,就是加速企业创新,是合理的选项。 而“源启”通过系统工程的预适配和垂直打穿形成了快速、可靠的新架构替代能,并通过简洁实现降低行业用户构建云原生架构的门槛和负担。可以看做是拉通行业数字化普惠的桥梁。 

第三,是满足重点行业核心应用对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高速构建和极致体验的要求。 这其实也是“金融级”这三个字的核心价值所在。一方面,经重大工程验证的金融级性能,可支撑绝大部分重点行业的关键应用。另一方面,“源启”由基础运行支撑平台、数字构建平台、数字资产平台、数字安全体系和架构工程平台五部分构成,分别用于解决基础运行环境支撑、应用快速开发构建、数据一体化处理应用、全栈安全保障及新架构规划迁移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问题,等于解决了国计民生大型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复杂性难题。

第四,保持开放的技术理念。 正如“源启”的“源”字一样,中国电子重在开源的基础上做更多的优化和创新,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仅,通过开放解耦无绑定为行业用户提供最经济和灵活的产品选择,还强调“共筑”共建“源启”开放创新的数字基础设施产业生态。 客观地说,综合来看,“源启”金融级数字底座的全栈技术与能力优势,或将成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的“基石”,为数字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
|
7天前
|
供应链 安全 物联网
未来交织:新兴技术在创新潮流中的发展趋势与实践探索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不断推进,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虚拟现实(VR)等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本文旨在深入剖析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讨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景。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为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以及身份验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物联网通过智能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推动了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和工业4.0的发展。而虚拟现实技术则在娱乐、教育和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其沉浸式体验的独特价值。本文将对这些技术的未来展望进行阐述,并提供具体应用案例以揭示其潜力与挑战。
|
20天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交织:新兴技术在创新潮流中的发展与应用探索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兴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多样化应用场景。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融合与互动,揭示了它们如何推动产业革新和社会进步。
|
20天前
|
存储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云计算:重塑企业计算模式的变革力量
云计算是企业计算模式的重要变革,提供IaaS、PaaS和SaaS服务,实现灵活、可扩展的资源获取。其优势包括可扩展性、成本效益、灵活性和效率提升,但也面临安全、依赖性等挑战。未来趋势包括边缘计算、混合云、AI融合及更强的数据安全监管。企业应适应云计算发展,制定相应策略。
49 1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人工智能
大模型为数字金融发展创造新机遇
【1月更文挑战第22天】大模型为数字金融发展创造新机遇
26 1
大模型为数字金融发展创造新机遇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锚定算力赛道,超聚变的聚焦与发展
锚定算力赛道,超聚变的聚焦与发展
|
存储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在数字化质变“奇点”时刻,看数字生产力跃升的华为观
在数字化质变“奇点”时刻,看数字生产力跃升的华为观
|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运维
行业前瞻丨两份重磅文件:架构转型数据先行,构建数字金融发展新格局
编者按: 企业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行业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要求进行整体转型。今年金融行业有两份重量级指导文件发布,一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另一份是银保监会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都将数字金融发展的目标指向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并将金融科技定位在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创新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两份金融行业的重磅文件会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什么样的决策指导。 本文约9930字,建议阅读时间20分钟。
106 0
|
人工智能 算法 搜索推荐
数智洞察 | 当数智化遇上普惠金融:打破数字鸿沟,赋能中小微企
编者按: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银行传统的风险理念已不能完全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切实需求。与此同时,许多行业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严峻形势。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数字资源与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经济社会,重构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数智金融应运而生。数智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推动产业金融的发展,进一步缓解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力其高质量发展。 全文约4271字,建议阅读时间13分钟。
204 0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安全
阿里云“退后”一小步,云计算向前一大步
阿里云“退后”一小步,云计算向前一大步
131 0
|
供应链 云计算
大咖说|阿里巴巴副总裁陈龙:数字技术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数字技术会带来生产和能源消费效率提高,帮企业更好地衡量和管理碳足迹,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能超越时空边界,构建创新的绿色生活方式。
359 0
大咖说|阿里巴巴副总裁陈龙:数字技术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