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算法入门教程(一)(下)

简介: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称 ML)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其涉及知识非常广泛,比如概率论、统计学、近似理论、高等数学等多门学科。

机器学习术语

1、模型

模型这一词语将会贯穿整个教程的始末,它是机器学习中的核心概念。你可以把它看做一个“魔法盒”,你向它许愿(输入数据),它就会帮你实现愿望(输出预测结果)。整个机器学习的过程都将围绕模型展开,训练出一个最优质的“魔法盒”,它可以尽量精准的实现你许的“愿望”,这就是机器学习的目标。

2、数据集

数据集,从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它表示一个承载数据的集合,如果说“模型”是“魔法盒”的话,那么数据集就是负责给它充能的“能量电池”,简单地说,如果缺少了数据集,那么模型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数据集可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它们分别在机器学习的“训练阶段”和“预测输出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3、样本&特征

样本指的是数据集中的数据,一条数据被称为“一个样本”,通常情况下,样本会包含多个特征值用来描述数据,比如现在有一组描述人形态的数据“180 70 25”如果单看数据你会非常茫然,但是用“特征”描述后就会变得容易理解.

由上图可知数据集的构成是“一行一样本,一列一特征”。特征值也可以理解为数据的相关性,每一列的数据都与这一列的特征值相关。

4、向量

任何一门算法都会涉及到许多数学上的术语或者公式。在本教程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很多数学公式,以及专业的术语,在这里我们先对常用的基本术语做一下简单讲解。

第一个常用术语就是“向量”,向量是机器学习的关键术语。向量在线性代数中有着严格的定义。向量也称欧几里得向量、几何向量、矢量,指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您可以形象地把它的理解为带箭头的线段。箭头所指:代表向量的方向;线段长度:代表向量的大小。与向量对应的量叫做数量(物理学中称标量),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在机器学习中,模型算法的运算均基于线性代数运算法则,比如行列式、矩阵运算、线性方程等等。其实对于这些运算法则学习起来并不难,它们都有着一定运算规则,只需套用即可,因此你也不必彷徨,可参考向量运算法则。向量的计算可采用 NmuPy 来实现,如下所示:

import numpy as np
#构建向量数组
a=np.array([-1,2])
b=np.array([3,-1])
#加法
a_b=a+b
#数乘
a2=a*2
b3=b*(-3)
#减法
b_a=a-b
print(a_b,a2,b3,b_a)

输出结果:

[2 1] [-2 4] [-9 3] [-4 3]

简而言之,数据集中的每一个样本都是一条具有向量形式的数据。

5、矩阵

矩阵也是一个常用的数学术语,你可以把矩阵看成由向量组成的二维数组,数据集就是以二维矩阵的形式存储数据的,你可以把它形象的理解为电子表格“一行一样本,一列一特征”表现形式如下:

假设函数&损失函数

机器学习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会应用大量的数学函数,正因为如此很多初学者对此产生畏惧,那么它们真会有这么可怕吗?其实我认为至少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从编程角度来看,这些函数就相当于模块中内置好的方法,只需要调用相应的方法就可以达成想要的目的。而要说难点,首先你要理解你的应用场景,然后根据实际的场景去调用相应的方法,这才是你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假设函数和损失函数是机器学习中的两个概念,它并非某个模块下的函数方法,而是我们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的一种函数形式,就像你解决数学的应用题目一样,根据题意写出解决问题的方程组。下面分别来看一下它们的含义。

1、假设函数

假设函数(Hypothesis Function)可表述为y=f(x)其中 x 表示输入数据,而 y 表示输出的预测结果,而这个结果需要不断的优化才会达到预期的结果,否则会与实际值偏差较大。

1、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又叫目标函数,简写为 L(x),这里的 x 是假设函数得出的预测结果“y”,如果 L(x) 的返回值越大就表示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越大,越小则证明预测值越来越“逼近”真实值,这才是机器学习最终的目的。因此损失函数就像一个度量尺,让你知道“假设函数”预测结果的优劣,从而做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1、优化方法

“优化方法”可以理解为假设函数和损失函数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 L(x) 可以得知假设函数输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偏差值,当该值较大时就需要对其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叫做“参数优化”,而如何实现优化呢?这也是机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其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数学家们早就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梯度下降、牛顿方与拟牛顿法、共轭梯度法等等。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理解并掌握“科学巨人”留下的理论、方法。

对于优化方法的选择,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应用哪一种最合适,因为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劣势,所以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上述函数的关系图如下所示:

拟合&过拟合&欠拟合

拟合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概念,也可以说,机器学习的研究对象就是让模型能更好的拟合数据,那到底如何理解“拟合”这个词呢?

1、拟合

形象地说,“拟合”就是把平面坐标系中一系列散落的点,用一条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因此拟合也被称为“曲线拟合”。拟合的曲线一般用函数进行表示,但是由于拟合曲线会存在许多种连接方式,因此就会出现多种拟合函数。通过研究、比较确定一条最佳的“曲线”也是机器学习中一个重要的任务。如下图所示,展示一条拟合曲线(蓝色曲线):

提示:很多和数学相关的编程语言都内置计算拟合曲线的函数,比如 MATLAB 、Python Scipy 等,在后续内容中还会介绍。

2、过拟合

过拟合(overfitting)与是机器学习模型训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过拟合,通俗来讲就是模型的泛化能力较差,也就是过拟合的模型在训练样本中表现优越,但是在验证数据以及测试数据集中表现不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训练一个识别狗狗照片的模型,如果你只用金毛犬的照片训练,那么该模型就只吸纳了金毛狗的相关特征,此时让训练好的模型识别一只“泰迪犬”,那么结果可想而知,该模型会认为“泰迪”不是一条狗。

过拟合问题在机器学习中经常原道,主要是因为训练时样本过少,特征值过多导致的,后续还会详细介绍。

3、欠拟合

欠拟合(underfitting)恰好与过拟合相反,它指的是“曲线”不能很好的“拟合”数据。在训练和测试阶段,欠拟合模型表现均较差,无法输出理想的预测结果。

造成欠拟合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选择好合适的特征值,比如使用一次函数(y=kx+b)去拟合具有对数特征的散落点(y=log2x),示例图如下所示:

欠拟合和过拟合是机器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我期望看到的,因此要避免,关于如何处理类似问题,在后续内容中还会陆续讲解,本节只需要大家熟悉并理解常见的机器学习术语和一些概念即可。

💕Final~

以上就是这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希望本文《Python机器学习算法入门教程(一)》的内容对大家的学习或者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价值,bye~

相关文章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机器学习算法简介:从线性回归到深度学习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本文概述了6种基本机器学习算法: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通过Python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Scikit-learn、statsmodels、TensorFlow库进行实现。这些算法在不同场景下各有优势,如线性回归处理连续值,逻辑回归用于二分类,决策树适用于规则提取,支持向量机最大化类别间隔,随机森林集成多个决策树提升性能,而深度学习利用神经网络解决复杂模式识别问题。理解并选择合适算法对提升模型效果至关重要。
163 4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TensorFlow
【图像识别】谷物识别系统Python+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ensorFlow+卷积算法网络模型+图像识别
谷物识别系统,本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编程语言,通过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算法网络模型,通过对11种谷物图片数据集('大米', '小米', '燕麦', '玉米渣', '红豆', '绿豆', '花生仁', '荞麦', '黄豆', '黑米', '黑豆')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进度较高的H5格式的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框架搭建了一个Web网页端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图片识别其名称。
15 0
【图像识别】谷物识别系统Python+人工智能深度学习+TensorFlow+卷积算法网络模型+图像识别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存储
【机器学习】K-近邻算法(KNN)全面解析
K-近邻算法(K-Nearest Neighbors, KNN)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属于监督学习范畴。它的工作原理简单直观: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对新的输入实例,KNN算法通过计算其与训练集中每个实例的距离,找出距离最近的K个邻居,然后根据这些邻居的类别(对于分类任务)或值(对于回归任务)来预测新实例的类别或值。KNN因其简单高效和无需训练过程的特点,在众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如模式识别、推荐系统、图像分类等。
163 0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探索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在数据科学的广阔天地中,支持向量机(SVM)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强大的理论基础脱颖而出。本文将深入剖析SVM的工作原理、核心概念以及实际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视角,并通过实例演示其在分类问题中的有效性。我们将从线性可分的情况出发,逐步过渡到非线性问题的处理方法,并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参数来优化模型的性能。
238 0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中草药识别系统Python+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
中草药识别系统Python+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模型
39 0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Web App开发 算法
Python 机器学习算法交易实用指南(一)(5)
Python 机器学习算法交易实用指南(一)
255 2
|
6天前
|
传感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Python 机器学习算法交易实用指南(一)(4)
Python 机器学习算法交易实用指南(一)
188 4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搜索推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改善电商推荐系统的效率
电商行业日益竞争激烈,提升用户体验成为关键。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电商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商品信息,实现个性化推荐,从而提高推荐效率和准确性。
113 14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时,特征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有哪些推荐的方法?
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时,特征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有哪些推荐的方法?
3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