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sklearn第三弹-多项式特征和缺失值处理

简介: 本文是讲解机器学习模块sklearn第三讲,主要讲解数据挖掘中的多项式特征以及缺失值的相关处理。

「Python」sklearn第三弹-多项式特征和缺失值处理


本文是讲解机器学习模块sklearn第三讲,主要讲解数据挖掘中的多项式特征以及缺失值的相关处理。


多项式特征


why? 在数据挖掘中,获取数据的代价经常是非常高昂的。所以有时就需要人为的制造一些特征,并且有的特征之间是有关联的。生成多项式特征可以轻松的为我们获取更多的数据,并获得特征的更高维度和互相间关系的项且引入了特征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可以有效的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PolynomialFeatures


在sklearn中通过PolynomialFeatures方法来生成多项式特征,使用方法如下: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data = np.arange(6).reshape(3, 2)
poly = PolynomialFeatures(2)
# (degree=2, inte\fraction_only=True)#degree=n表示生成n项式特征,只需要特征之间交互
data = poly.fit_transform(data)
>>>data
array([[ 1.,  0.,  1.,  0.,  0.,  1.],
       [ 1.,  2.,  3.,  4.,  6.,  9.],
       [ 1.,  4.,  5., 16., 20., 25.]])

缺失值处理


why?

由于各种原因,真实世界中的许多数据集都包含缺失数据,这类数据经常被编码成空格、NaN,或者是其他的占位符。

但是这样的数据集并不能被sklearn学习算法兼容,因为大多的学习算法都默认假设数组中的元素都是数值,因而所有的元素都有自己的意义。


使用不完整的数据集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舍弃掉整行或整列包含缺失值的数据。但是这样就付出了舍弃可能有价值数据(即使是不完整的 )的代价。 处理缺失数值的一个更好的策略就是从已有的数据推断出缺失的数值。


在sklearn中使用imputer方法,通过指定参数,来实现填充缺失值的方法。主要提供了使用平均值代替缺失值,使用中位数代替缺失值,使用频率最高的值代替缺失值三种方法。


Imputer

class sklearn.preprocessing.Imputer(missing_values=’NaN’, strategy=’mean’, axis=0, verbose=0, copy=True)

参数:

  • missing_values: integer or “NaN”, optional (default=”NaN”)
  • strategy : string, optional (default=”mean”)
  • The imputation strategy.
  • If “mean”, then replace missing values using the mean along the axis. 使用平均值代替
  • If “median”, then replace missing values using the median along the axis.使用中值代替
  • If “most_frequent”, then replace missing using the most frequent value along the axis.使用众数代替,也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 axis: 默认为 axis=0
  • axis = 0, 按列处理
  • aixs =1 , 按行处理


代码实例: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Imputer
data = [[np.nan, 2], [6, np.nan], [7, 4],[np.nan,4]]
imp = Imputer(missing_values='NaN', strategy='mean', axis=0)#缺失值为nan,沿着每一列,使用平均值来代替缺失值
data = imp.fit_transform(data)
>>>data
array([[6.5       , 2.        ],
       [6.        , 3.33333333],
       [7.        , 4.        ],
       [6.5       , 4.        ]])
'''
strategy:
`mean`表示使用平均值代替缺失值
`median`表示使用中位数代替缺失值
`most_frequent`表示使用出现频率最多的值代替缺失值
missing_values: 表示何为缺失值
`NaN`表示`np.nan`为缺失值
`0`表示`0`为缺失值


相关文章
|
2天前
|
算法 Python
请解释Python中的关联规则挖掘以及如何使用Sklearn库实现它。
使用Python的mlxtend库,可以通过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首先导入TransactionEncoder和apriori等模块,然后准备数据集(如购买行为列表)。对数据集编码并转换后,应用Apriori算法找到频繁项集(设置最小支持度)。最后,生成关联规则并计算置信度(设定最小置信度阈值)。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优化结果。
50 9
|
2天前
|
Python
请解释Python中的主成分分析(PCA)以及如何使用Sklearn库实现它。
PCA是数据降维工具,Python中可通过Sklearn的PCA类实现。以下是一个简例:导入numpy、PCA和数据集;加载鸢尾花数据,标准化;创建PCA对象,指定降维数(如2);应用PCA转换;最后输出降维结果。此示例展示了如何将数据从高维降至二维。
22 4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Python中的支持向量机(SVM)以及如何使用Sklearn库实现它
SVM是监督学习算法,用于分类和回归,Python中可通过Scikit-learn实现。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选择SVM模型(如线性或非线性,配合核函数)、训练模型找到最优超平面、模型评估、参数调整和新数据预测。Scikit-learn简化了这一流程,便于数据分析任务。
34 3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决策智能
Python中使用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 (GBDT)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
Python中使用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 (GBDT)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
23 0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Python对中国电信消费者特征预测: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神经网络、最近邻分类、逻辑回归、支持向量回归(SVR)
Python对中国电信消费者特征预测:随机森林、朴素贝叶斯、神经网络、最近邻分类、逻辑回归、支持向量回归(SVR)
|
2天前
|
Python
Python中的贝叶斯分类器以及如何使用Sklearn库实现它。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Sklearn库支持多种贝叶斯分类器,如高斯朴素贝叶斯、多项式朴素贝叶斯和伯努利朴素贝叶斯。以下是一个使用GaussianNB的简要示例:导入必要库,加载鸢尾花数据集,将其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创建高斯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训练模型,预测并评估(通过准确率)模型性能。
10 0
|
2天前
|
数据可视化 Python
请解释Python中的线性回归分析以及如何使用Sklearn库实现它。
【4月更文挑战第22天】使用Python的Sklearn库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包括7个步骤:导入库、准备数据、划分训练测试集、创建模型、训练、预测和评估。示例代码创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集,应用线性回归模型,计算了Mean Squared Error和R² Score,并展示了预测结果与实际值的可视化对比。
21 11
|
2天前
|
Python
如何使用Python的Pandas库进行数据缺失值处理?
Pandas在Python中提供多种处理缺失值的方法:1) 使用`isnull()`检查;2) `dropna()`删除含缺失值的行或列;3) `fillna()`用常数、前后值填充;4) `interpolate()`进行插值填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数据缺失。
47 9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请解释Python中的Sklearn库以及它的主要用途。
`Sklearn`是Python的顶级机器学习库,提供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分类回归、聚类、模型评估及参数调优等工具。它包含多种算法如SVM、决策树,并提供样例数据集便于实践。它是进行机器学习项目不可或缺的工具。
18 1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Python中的聚类分析以及如何使用Sklearn库进行聚类。
【4月更文挑战第20天】在Python的Scikit-learn库中进行聚类分析,包括安装库、导入模块、准备数据、选择算法(如K-means)、创建并训练模型、预测聚类、评估结果及可视化。
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