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ACE,《Oracle DBA工作笔记》作者 现就职于国内某互联网公司,擅长数据管理,数据迁移,性能优化,目前专注于开源技术,运维自动化和性能优化。
今天开发的同事找到我,让我评估一个sql语句。因为这条语句被应用监控组给抓取出来了,需要尽快进行性能调优。 sql语句比较长,是由几个Union连接起来的子查询。
data guard的主要功能就是作为备库来同步主库的数据变化,一般使用中物理standby使用的比较多。data guard显示威力的一个场景就是swithover了,即主备切换。
今天下午的时候得到反馈,说开发在导入一个dump的时候报了错误,他们尝试连接数据库,发现连接都有问题,让我们赶紧看看。 这是一个测试环境的库,在服务器上同时还跑着十多个数据库不同应用的数据库实例。
今天同事在微信群里提出了一个问题,看似是一个面试题。 大体的意思就是补充下面if条件使得输出 Hello World if(){ System.out.print("Hello"); } else{ System.out.println(" world"); } 乍一看这个题目就是类似脑筋急转弯之类的问题。
昨天客户的DBA反映有一个数据抽取的任务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超时退出了,让我看看有什么地方可以调优一下。 找到了对应的日志,发现在一个大表抽取的时候,抽取持续了将近7个小时,最后超时退出了。
生活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琐事,看起来不是很起眼的事情但是细细琢磨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有些是感慨,有些是反思,有些则是无奈。 这些都来源于生活,有时候自己就有意无意的记下来,时间长了,肯定记不住,但是某一天想来看看还是蛮有意思的。
有的网友对我之前写的一篇技术博文中的描述提出了疑问,http://blog.itpub.net/23718752/viewspace-1436965/ 其中的主要意思是:oracle中采用了undo+redo机制来作为数据恢复的基石,数据的恢复是通过前后台结合...
今天看到一个网友的提问,在晚上分析了问题之后还是有一些感慨的。 网友的问题做move tablespace的操作时,报了类似下面的错误。 alter table a move to users * ERROR at line 1: ORA-14133: ALTER TABLE MOVE cannot be combined with other operations 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印象就是常规错误,即通过baidu,google,能够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SQL的语法解析器是一个很强大的内置工具集,里面会涉及到很多的编译原理的相关知识,语法分析,词法分析。。一大堆看起来很理论的东东,不过看起来枯燥之余,它们的价值也更加明显。
无密码登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简化流程,对于密码敏感,但是又需要提供访问权限的情况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乙方在做一些操作的时候,要密码和给密码是一个纠结的问题。不给没法工作,给了又对信息安全又影响。
在前几天,有个开发同事问我一个问题,其实也算是技术救援,他说在有个job数据处理的频率比较高,在测试环境中很难定位出在哪有问题,而且速度也还能接受,但是在生产环境中总是会慢一些,希望我能在测试环境中协助他们,看看是不是sql语句出什么问题了还是其它相关的问题。
参加了DTCC归来之后,各大电商技术大牛都会自豪的分享一下自己公司网站的PV,流量等等。当时也是一知半解,回来之后赶紧查了查,也算是扫扫盲。 以下摘自网络中,自己稍稍做了整理,对于PV,流量和带宽的理解,可以分成几个问题可能更加容易理解。
今天客户反馈某一个应用部署补丁的时候,执行了一个脚本一个多小时还没有执行完。 语句是下面这样的形式。 insert into em1_rater_00068_01 (select * from em1_rater_00050_01_backup a where a.
Oracle在11g中推出的新特性ADR,即Automatic Diagnostic Repository 个人理解这个工具就是能够高效的把一些日志文件轻松管理起来。
在数据库中对于数据文件都是提前规划,不够就加的情况,很少会留意到其实有些数据文件那么大,其实条件允许也是可以收缩收缩的。 这种情况在本地测试环境中尤为突出,本来就用虚拟机跑个数据库,硬盘空间就够紧张,几十M几百M都是空间,都得“兆兆”计较。
今天在搭建dataguard环境的时候,发现操作还是生疏了,环境也被反反复复折腾了好久,也碰到了一些小问题,总结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使用sys账户登录rman的时候总是报错。
今天琢磨一个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碰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drop,truncate,delete,恢复起来还是很困难的,drop操作在oracle中如果开启了recycle bin还是基本安全的,delete操作可以借助flashback delete操作,可...
今天刚到公司,印度同事就开始急忙找我,说客户有一个环境sqlplus连不上了。我第一反应是数据库是不是停了,连接资源满了等等,赶紧查收邮件,看到报错信息还是比较生疏的。
继续昨天的内容 http://blog.itpub.net/23718752/viewspace-1624762/ 我们已经根据dba_segments和sys.seg$的不同发现最后的差距有2T左右,已经定位到了dba_segments的一些细节信息,可以发现其实还是一个层级的调用关系。
今天在查看系统空间使用情况的时候,发现一个细节的问题,自己死磕了一把,还是发现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 事情的起因是我在使用脚本在某个环境中查看每个用户所占有的空间的时候,如果发现有些临时用户占用的空间过大,就需要协调开发去做一些清理,但是这次用户占用的空间表空间使用情况有很大的差异。
在使用paste命令的时候,会发现输出的结果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存在一个文件,内容为: ################################################################# DB workload ...
关于事务,在Oracle中似乎是习以为常的,但是在学习MySQL的过程中,发现各种灵活的存储引擎,一个很大的焦点就是对于事务的支持,足以看出事务的实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自己在学习数据库理论和Oracle的时候,对于事务的特性也都是一笔带过,ACID似乎就是书本中的概念和术语,感觉太偏向理论了,但是今天在学习看书中,也借鉴了不少宝贵的经验,重新审视来发现事务的强大和重要性。
今天在看这本书时 ,看到大师paul Dubois对于Falcon存储引擎的介绍,这是一种用来进行事务处理的存储引擎。在设计时增加了一些自我优化和免维护的功能,描述总体感觉和InnoDB很相似,不过整本书中讲解存储引擎的篇幅基本还是MyISAM和InnoDB为主。
想想自大学以来接触的开发语言也不少了,开始启蒙的pascal,到后面的c,c++,c#,java,jsp,一直到了后面的各种J2EE框架,在平时也学习了oracle,mysql,mongo,都是略知皮毛,听起来是很丰富的样子。
今天来感慨一下在工作中碰到的几处数据补丁问题,当然这些细节都是流程之外的控制和规范了,但是也或多或少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让人纠结,有些让人抓狂,有些让人无奈,但是不管怎么样,数据补丁是修复数据,完善业务的,DBA在这个关键时候就不能麻痹大意,把好这个关口还是很重要的。
今天下午的时候客户发邮件反馈说,对于某个环境中的文件系统监控和表空间使用情况的邮件收到的比较频繁,感觉是1个小时发送一次,完全可以3个小时发送一次,接到这个问题后,最直接的联想就是使用crontab。
今天一个开发的同事问我一个问题,说在执行一条sql语句的时候报了ORA错误,脑海中删除了各种权限的问题之后,他提供给我的错误还是在我预料之外。 ERROR at line 1: ORA-02287: sequence number not allowed here 这个问题看错误信息是很明显和sequence有关的。
对于上班一族来说,每天路远在地铁上花费的时间还是不少的,坐地铁就避免不了和楼梯,电梯打交道,自己所在的朝阳门地铁出口的电梯是类似下面的样子的。 最左边的是进地铁的楼梯,平时如果观察足够仔细,你会发现在有些人流量较小的地铁站里,进站不光有楼梯也可以走电梯的。
在测试环境中,可能一个测试库中会有几十上百套环境在运行,一般DBA不会去主动干涉测试环境中的一些使用细节,可能问题都是开发测试来反馈给DBA采取做一个被动的处理。今天也算主动了一把,在测试环境中发现了一个大案。
之前写了一篇博文分享了使用flashback database的特性来在测试环境中避免重复导入大批量的数据,造成时间和存储空间的浪费。http://blog.itpub.net/23718752/viewspace-1584057/ 今天碰到的这个问题更有针对性和普遍性,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套独立的环境来作为客户的培训和演示需要,环境中的数据一旦配置完成,一般是很少需要改动的。
对于数据库中表空间查看,想必大家都有很多的脚本已经在用了,自己也啰嗦一下,分享一个通过shell脚本查看表空间使用情况的例子。 脚本如下: sqlplus -s $DB_CONN_STR@$SH_DB_SID set echo off heading ...
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管理的数据库还是很多的,因为远程和权限的关系,访问不了一些图形工具,有时候做检查的时候感觉都是一个串行的过程,这样检查针对性就不够强了,比如我们不知道在检查的这个时间范围内,数据库的负载是在什么范围内,如果有些库的负载极高,就需要格外注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检查,要不假设有20个库需要同时管理,没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还是很头疼的。
今天到公司之后,就收到客户的邮件,他们提供了一个列表,希望我们能够们配合提供一份比较详细的报告,得到某个表在生产环境中所占的空间大小,他们需要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一个需求做相应的处理,这个问题处理起来还是很容易的,感觉分分钟搞定,但是自己去查看的时候,发现还是要考虑一些细节, 比如这个表如果是分区表,segment_type就会为TABLE PARTITION,对应的Index的segment_type就为INDEX PARTITION,如果表中含有lob列,就会在有两个相应的段,一个是数据lob段,一个是索引lob段。
MySQL的主从复制是自己一直想学习的一个实战经历,因为Oracle中的主从复制也是需要不少的配置选项,相比来说感觉重量级一些(数据量也重量级). 今天试了一下,在本地的一台Linux虚拟机上简单模拟了一把,发现还是蛮有趣的。
在sql调优的时候,一个关键指标就是consistent gets,如果这个指标很低,一般认为sql语句执行还是很高效的,反之效率会很低。但是这个指标我们知之甚少,对于这个指标的计算方式我们也是懵懵懂懂。
sqlplus是Oracle DBA每天都要用到烂的工具了。如果没有sqlplus还真不知道怎么和oracle对话了。转念一想,自己已经很久没使用过toad了。 我们知道在sqlplus登录的时候我们可以定义一些通用的设置,在每次登录sqlplus的时候都可以生效。
DTCC大会风风火火地开了三天,自己也跟上大学找教室一样,一会楼上一会楼下地赶场子去听。限于好多专场同时进行,自己只能从中选择几场来停,没法听到大多数的场次,有些遗憾啊。
今天是DTCC第二天了,抽空去听了下,因为手头有一些活,听到一半只能赶回公司继续工作。 客户今天有一个需求,因为开发现在在生产环境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在测试生产环境中复现问题,这样就需要从生产环境抽取出一些数据,可能数据量相对比较小,有个1G左右。
参加了期待已久的DTCC(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我也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欢迎拍砖。 首先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大会规模的震撼,在去会场的路上堵了2个多小时,心想可能去还有位子,结果到了主会场之后,发现真是座无虚席,主会场里光投影屏幕就有5块,然后中间是TokuDB的首席工程师Leif Walsh在做技术分享,诺大的一个会场,没有位子空着,我只能乖乖站在最后面贴着墙听了。
昨天晚上帮一个朋友处理了一个关于存储过程的问题,他需要迁移一些Oracle中的存储过程到MySQL中来,但是改了一部分的程序,发现MySQL中没法编译了,报了很多的错误。
MySQL中的数据恢复功能相比Oracle来说还是要单薄一些,而Oracle中的数据恢复相对来说自动化的程度要高一些。不过Mysql的二进制日志提供的信息很丰富,而日志信息在Oracle中式完全屏蔽的,对于数据的恢复可能MySQL也很灵活。
今天学习了下MySQL的备份恢复内容,也算是对之前的 数据导入导出的一个细化内容。备份恢复的内容其实还是蛮复杂的,一般网站上提到的备份恢复也基本都是逻辑备份恢复的内容。
MySQL中的存储引擎很是丰富,常用的有InnoDB,MyISAM等,也查看了不少的资料,基本也有所了解,从一些参考书中看MySQL中的sql部分也是一扫而过,感觉和Oracle中的sql部分没有大的区别。
今天在查看awr报告的时候,有一句很简单的sql语句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它排在SQL Order by Reads的第2位。 Physical Reads Executions Re...
今天有个朋友问我们一个问题,说他在使用了impdp导入数据的时候,使用了TABLE_EXISTS_ACTION=REPLACE这个选项,结果现在数据都给覆盖了。
在年头的时候定下了学习计划,http://blog.itpub.net/23718752/viewspace-1386551/,计划如果不实行就是纸上谈兵了,所以找出订立的计划,希望在100天的时间里能够有所收获,有所突破。
自打毕业后,我们来到北京也有6年多了,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在这些年陆陆续续来了北京,北京似乎成了我们离开学校的第二个大本营。大家也时不时在周末节假日聚聚,离的近的同学朋友时间长了都一起吃个饭,聚个餐,在一起的时候就聊聊近况,聊聊工作,聊聊生活,日子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滴答滴答的过去了,大家生活的圈子似乎还是那么大,同事,同学,朋友。
今天在本地搭了一套oracle环境,首先安装数据库的时候顺带了EM,结果安装好之后想修改监听器的端口,把原本15521的端口换成别的,结果在目录中修改了几个参数文件,EM竟然直接起不来了。
对于位运算,之前在一篇博文中分享了一下在c语言和oracle中的位运算实现 http://blog.itpub.net/23718752/viewspace-1440273/ 但是关于位运算的实际应用还是有感觉有些空中楼阁,理论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实际应用无从下手的话,本身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在工作中总是会碰到各种和date相关的问题,一般这种问题都是让人很纠结的。 比如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他关于时间问题的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他在做impdp导入数据的时候,发现导入很顺利完成了,但是原本的timestamp数据类型的数据都变成了sysdate值了,这样数据就完全不对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