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者
可以说,以 Kubernetes 为代表的容器技术正成为云计算新界面。容器提供了应用分发和交付标准,将应用与底层运行环境进行解耦。Kubernetes 作为资源调度和编排的标准,屏蔽底层架构差异性,帮助应用平滑运行在不同基础设施上。CNCF Kubernetes 的一致性认证,进一步确保不同云厂商 Kubernetes 实现的兼容性,这也让更多的企业愿意采用容器技术来构建云时代的应用基础设施。
一年一度的 “双11” 大促中,交易额每年都在刷新,承接这些交易商品的快递包裹的数量也在成倍增长。这些快速的增长对物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让物流管理更加敏捷来应对 “双11” 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基础设施到云原生应用,阿里云原生自下而上打造了全栈云原生基础设施,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引领云原生发展浪潮。
就在刚刚结束的、云原生领域最权威的 KubeCon 北美峰会 2020 上,由 Open Application Model (OAM)社区发布的 KubeVela 开源项目,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更令人咋舌的是,仅仅在宣布开源的第四天,KubeVela 就直接登上了 GitHub 趋势榜 Go 语言区榜首的位置,其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Kruise 是 Cruise 的谐音,'K' for Kubernetes,寓意 Kubernetes 上应用的航行和自动巡行,它满载着阿里巴巴多年在大规模应用部署、发布与管理最佳实践,以及阿里云 Kubernetes 服务数千客户的需求沉淀。
下一个云原生颠覆的领域会不会是在传统的容灾领域呢?在云原生的趋势下,如何构建应用系统的迁移与容灾方案?
在 2020 年,阿里不仅实现了 双11 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硬核的云原生实践,并首次实现自研、开源、商业“三位一体”,以此为基础拉开了极具竞争力的云原生产品家族的序幕。为了让大家有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借此机会整理了阿里从应用层到中间件到基础设施三层立体结构的云原生新锐开源项目和技术能力。
阿里云在探索中一直存在的苦恼,是内部的自研体系、商业化的产品技术与开源的项目,三方的技术路线一直没有机会融为一体。然而,就在今年阿里云提出了“三位一体”理念,即将“自研技术”、“开源项目”、“商业产品”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最大化技术的价值。
2020 年 11 月 19 日,备受关注的「2020 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评选结果终于揭晓。由阿里云和微软云共同开发并开源的云原生应用定义模型 OAM (Open Application Model)再露锋芒,经过 10000+ 开发者的公开票选,在 55 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入选「年度十大开源新锐项目」。
Serverless 首先是一个理念,不是某一种具体的技术,当未来某一天,99% 的云产品都有 Serverless 化的形态时,云计算也就 Serverless 化了,这种变化我认为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推翻重来这种革命性的,而是全面地降低用户使用云的成本,全面地提升开发者的研发效率。
2020年11月19日,由 InfoQ 主办的“2020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盛典”隆重召开,阿里云技术专家罗毅荣获“十大开源杰出贡献人物”、Open Application Model(OAM)荣登“十大开源新锐项目”、由阿里云原生团队支撑的完美日记电商业务案例获评“2020年度十大云原生行业落地典范”,阿里云原生拿了一个分量十足的“大满贯”。
日前,国际权威研究机构 Forrester 发布了《The Forrester Wave: Public Cloud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Platforms In China,Q4 2020》报告,报告中,阿里云在容器服务、Serverless/微服务测评中均获得了最高分,并在应用开发服务 9 项测评中拿到了国内综合最高分,稳居云原生领域领导者地位。
美国西部时间 2020 年 11 月 18 日,在云原生技术“最高盛宴”的 KubeCon 北美峰会 2020 上,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CNCF SIG App Delivery) 与 Open Application Model (OAM) 社区,以及来自阿里云、微软云的 OAM 项目维护者们在演讲中共同宣布了 KubeVela 开源项目的正式发布。
北美时间 2020 年 11 月 17 日 - 20 日,来自领先的开源和云原生社区采用者、技术人员将再一次在线上汇聚。在本次峰会上,阿里巴巴将带来 7 场围绕容器、Kubernetes、社区发展方向的演讲和分享,无论是分享数量、嘉宾重量还是话题质量,都再一次成为吸引全球目光的中国云原生技术力量焦点。让我们先睹为快,看看在 2020 北美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上阿里巴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话题、嘉宾和分享环节。
2020 年 双11,世纪联华基于阿里云函数计算 (FC) 弹性扩容,应用于大促会场 SSR、线上商品秒杀、优惠券定点发放、行业导购、数据中台计算等多个场景,业务峰值 QPS 较去年提升 230%,研发效率交付提效超过 30%,弹性资源成本减少 40% 以上。当 双11 走过 11 个年头,传统企业正在凭借云原生技术悄然逆势崛起,参与到这场全球购物狂欢节中。
在 CNCF,为更好地了解开源和云原生技术的使用,我们定期调查社区。这是第三次中国云原生调查,以中文进行,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云原生技术采用的步伐及如何在庞大且不断发展的社区中赋能开发者并作出变革。本报告基于 2018 年 3 月和 2018 年 11 月发布的前两份中国报告。
我们看到 2019-2020 年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已经云原生化,K8s 已经成为新的操作系统,依托阿里经济体 双11 这样业务场景成长起来的中间件将如何重构升级?如何实现自研、开源、商业三位一体?容器和微服务如何分层协作?Spring Cloud Alibaba Meetup 杭州站 双11 专场为你解密。
为了解决大数据、AI 等数据密集型应用在云原生计算存储分离场景下,存在的数据访问延时高、联合分析难、多维管理杂等痛点问题,南京大学 PASALab、阿里巴巴、Alluxio 在 2020 年 9 月份联合发起了开源项目 Fluid。近期 Fluid 0.4 版本正式发布,主要新增了四项重要功能。
《Spring Cloud Alibaba 从入门到实战》是 Spring Cloud Alibaba 训练营的总结,书籍涵盖从基础知识到具体技术的讲解,从要点到实践,让你也能从入门到实战。
让我们先睹为快,看看在 2020 北美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上阿里巴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话题、嘉宾和分享环节。
4982亿,2020年天猫双11再创消费新纪录。58.3万笔/秒,双11交易峰值再创新高,阿里云又一次扛住全球最大规模流量洪峰。这一切背后支撑的“技术引擎”又是如何为近十亿全球购物者的狂欢提供着“无感知护航”?
据悉,本次 双11 核心系统实现了全面云原生化,底层硬核技术升级带来了澎湃动力和极致效能:每万笔峰值交易的 IT 成本较四年前下降了 80%,规模化应用交付效率提升了一倍之多,这也是全球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
史上最大流量洪峰来袭,阿里云如何成功应对?一图带你看懂阿里 2020 双11 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
InfoQ 面向云计算与开源赛道,正式启动 2020 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评选活动。阿里云作为云原生和开源领域的引领者和实践者,在刚刚结束的 2020 年 双11 实现了核心系统全面云原生化,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云原生实践,并首次实现自研、开源、商业“三位一体”,在本次 InfoQ 的中国技术力量年度榜单评选中,新锐开源项目榜单中有 12 个开源项目入围,在开源杰出人物榜单中共有 2 位入围。
云原生应用架构的目标是构建松耦合、具备弹性、韧性的分布式应用软件架构,可以更好地应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和发展,保障系统稳定性,本文将分享一下在这个领域的观察和思考。
差距都在细节上。Serverless 将成就云计算的下一个 10 年!
有了上一篇文章《Dubbo-go 源码笔记(一)Server 端开启服务过程》的铺垫,可以类比客户端启动于服务端的启动过程。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服务端通过 zk 注册服务,发布自己的ivkURL并订阅事件开启监听;而客户应该是通过zk注册组件,拿到需要调用的serviceURL,更新invoker并重写用户的RPCService,从而实现对远程过程调用细节的封装。
缺陷分析做得好,bug 写得少。阿里资深技术专家和你分享如何进行高质量的缺陷分析,总结了 5 个要点,通过缺陷分析消除开发中的各种盲点,打造一个学习型的团队。
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使用 Golang 生态中的微服务框架 Go-Micro(v2) 集成 Nacos 进行服务注册与发现。(Go-Micro 目前已经是 v3 版本,但由于某些原因项目已经更名为 nitro 具体原因大家可以去 github 中查看。)
OpenYurt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云边协同一体化架构,与同类开源方案相比,OpenYurt 拥有可实现边缘计算全场景覆盖的能力。本文作为 OpenYurt 系列文章的第四篇,我们将着重介绍 OpenYurt 的另一个核心能力——云边通信,以及相关组件 Yurttunnel。
随着 Kubernetes 集群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集群越来越难以保证高效率、低延迟的交付 pod。本文将分享蚂蚁金服在设计 SLO 架构和实现高 SLO 的方法和经验。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又来了,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抢到想要的商品呢? 无论您是否“剁手”成功,Nacos都为社区的各位奉上礼物庆祝双十一 -- `Nacos 1.4.0`和`nacos-sdk-go 1.0.1`正式发布。
为了让更多开发者解决应用 Serverless 面对的困惑,感受 Serverless 的使用之美。阿里云首场线下 Serverless Developer Meetup 即将亮相北京,来自阿里云、淘宝、闲鱼、百富旅行的技术大咖,洞察Serverless 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深度分享 Serverless 在 双11 和企业的落地经验;首次披露 Serverless Devs 开源细节。我们希望通过本场活动,让 Serverless 能够真正走到开发者身边。
云原生是云计算领域的热点之一。就像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对"云原生"的定义也见仁见智。本文将介绍云原生应用架构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进化方向。
随着微服务架构的流行,许多高性能 rpc 框架应运而生,由阿里开源的 dubbo 框架 go 语言版本的 dubbo-go 也成为了众多开发者不错的选择。本文将介绍 dubbo-go 框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从 export 调用链的角度进行 server 端源码导读,希望能引导读者进一步认识这款框架。
如何成为一名全栈工程师?需要具备哪些技术积累?成为全栈工程师有哪些好处?希望本文能为期望成为全栈工程师的同学提供一点帮助,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
第六期 Arthas 征文活动将于 10 月 30 日 - 11 月 30 日举办,后续征文活动将持续至 2020 年 12 月。参与即有机会拿奖,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SAE 的极致弹性,无论在弹性效率,弹性规模,还是智能精准等方面都会大放异彩。
如何借助云原生技术来提升交付速度?云原生时代背景下,研发的关注点又会有哪些转变?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许晓斌通过本文分享从 IaaS 上云时代到 PaaS 上云时代的应用架构演进方向,以及云原生技术与应用架构演进的关系。
对企业而言,Serverless 架构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云产品的完善,产品的集成和被集成能力的加强,软件交付流程自动化能力的提高,我们相信在 Serverless 架构下,企业的敏捷性有 10 倍提升的潜力。
我们希望 OpenKruise 让每一位 Kubernetes 开发者和阿里云上的用户都能便捷地使用上阿里巴巴内部云原生应用所统一使用的部署发布能力!
基于阿里云在过去几年服务海量用户的经验沉淀,本文总结了新的基于云原生技术的端应用研发范式,期望为广大开发者、企业提供云计算时代面向企业业务前台的应用研发方法论。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微服务技术让 IT 系统变得更敏捷、更健壮、更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架构复杂度的提升。对于开发者而言,要想更好的驾驭微服务架构,需要解决持续集成、服务发现、应用通信、配置管理、流量防护等一系列难题。
我们为 Dragonfly 项目引入了一个容器镜像加速服务 Nydus。Nydus 能够极大缩短镜像下载时间,并提供端到端的镜像数据一致性校验,从而让用户能够更安全快捷地管理容器应用。
这两天在看零售通商品域的代码。面对零售通如此复杂的业务场景,如何在架构和代码层面进行应对,是一个新课题。针对该命题,我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思考和研究。结合实际的业务场景,我沉淀了一套“如何写复杂业务代码”的方法论,在此分享给大家。
Serverless Devs 是一个开源开放的 Serverless 开发者平台,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工具链体系。通过该平台,开发者可以一键体验多云 Serverless 产品,极速部署 Serverless 项目。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重磅发布的国内首个《云原生用户调查报告》中,阿里云 Serverless 产品凭借在双十一的技术锤炼和丰富的应用实践,在国内 Serverless 用户规模的占比达到 66%,远超其他云厂商总和,被认为是国内 Serverless 用户的首选。
作为云原生代表技术之一,容器技术可帮助企业提升 IT 架构的敏捷性,加速应用创新,帮助企业更加灵活地应对商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9 月底,阿里云成为率先通过信通院容器规模化性能测试的云服务商,获得最高级别认证—“卓越”级别,并首先成功实现以单集群 1 万节点 1 百万 Pod 的规模突破,构建了国内最大规模容器集群,引领国内容器落地的技术风向标。
本文主要分析阿里巴巴集团开源的流量控制中间件 Sentinel,其原生支持了 Java/Go/C++ 等多种语言,本文仅仅分析其 Go 语言实现。下文如无特殊说明,sentinel 指代 Sentinel-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