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计算Clouder认证:ECS基础运维管理
弹性计算Clouder认证:ECS快速入门
技术工作者
RPC 模块是我最初研究 Seata 源码开始的地方,因此我对 Seata 的 RPC 模块有过一些深刻研究,在我研究了一番后,发现 RPC 模块中的代码需要进行优化,使得代码更加优雅,交互逻辑更加清晰易懂,本着 “让天下没有难懂的 RPC 通信代码” 的初衷,我开始了 RPC 模块的重构之路。
考拉海购的整个云化改造是从 2019 年 10 月份开始的,当时的唯一目标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迁移。在不到 4 个月的时间里,考拉团队唯一考虑的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使命,云原生是我们选择的最合适的一条路。
搭建一个 aPaaS 平台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当然也可以基于一些公有云产品的 Serverless 方案实现现有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从而实现针对于不同客户的定制。
常言道,startup 有 startup 的好,大厂有大厂的好,那么大厂究竟好在哪呢?拿硅谷老牌大厂们 FLG 来说,如果要问最令人怀念的是什么?Free food 和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一定是会上榜的,两者均极大提升了广大应用开发者的幸福指数。那么能不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应用”呢?请大家把目光投向正在兴起的云原生生态。
“周二开源日系列直播”是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在每周二 19:00-20:00 为大家带来的阿里巴巴开源的最新最佳实践、社区参与等新鲜内容的直播栏目。从 1 月 19 日开始,阿里云云原生容器团队将连续四周,依次带来围绕开源项目 OpenKruise、OpenYurt、KubeVela、Fluid 的直播分享,内容包括 ,敬请持续关注!
对于程序员而言,我始终认为代码是展现能力的关键,一个优秀程序员写的代码,和一个普通程序员写的代码是很容易看出差别的,代码作为程序员的硬实力和名片的展示,怎么提升写代码的能力始终是一个关键的话题,不过很遗憾这篇文章其实也不是讲具体的步骤、银弹方法、武功秘籍什么的,这篇文章讲讲我自己印象中对我写代码能力提升比较大的四段经历,也许可供参考。
魔鬼都在细节处。当然我们真正的落地的时候仍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借助云效这样的工具平台和 ALPD 的专家咨询,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更快的实现目标。
本文将手把手教你使用 dubbogo 调用 dubbogo 或 dubbo 提供的服务提供方。
“云原生”到底是什么?它就是容器和 Kubernetes 吗?虚拟机是云原生的吗?……
OpenYurt 是由阿里云开源的基于原生 Kubernetes 构建的、业内首个对于 Kubernetes 非侵入式的边缘计算项目,目标是扩展 Kubernetes 以无缝支持边缘计算场景。它提供了完整的 Kubernetes API 兼容性;支持所有 Kubernetes 工作负载、服务、运营商、CNI 插件和 CSI 插件;提供良好的节点自治能力,即使边缘节点与云端断网,在边缘节点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也不会受影响。OpenYurt 可以轻松部署在任何 Kubernetes 集群服务中,让强大的云原生能力扩展到边缘。
Serverless 架构是不是就不要服务器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下 Serverless 是什么。
1 月 7 日消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在官网宣布,将 2020 年“CCF 杰出工程师奖”授予给了阿里巴巴集团研究员林昊,以表彰其设计开发了阿里巴巴中间件服务框架 HSF(High Speed Framewok)。此次获奖是中国计算机学会对林昊及阿里中间件技术的双重认可。
Coding 的魅力如此之强,引无数程序员竞折腰,在今年由 CSDN 举办的 1024 程序员节上,中国初代程序员大宗师求伯君说,当年看到有人在用 WPS,可开心了,因为有很多人用。然后,也会去找看是谁破解的,于是就这么认识雷军的,目前我虽然退休了,还在写代码,写游戏代码,不是商业软件....其实是写外挂,这个不好意思拿出来炫耀但确实可以让游戏简单点嘛。让自己的代码、自己的项目广泛流传,可以说是每一位程序员的最高目标。
Swagger 是一个规范和完整的前端框架,用于生成、描述、调用和可视化 RESTful 风格的 Web 服务。Swagger 规范也逐渐发展成为了 OpenAPI 规范。
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原定 1 月 9 日的 Spring Cloud Alibaba 上海 Meetup 取消改为了 Online Meetup。Spring Cloud Alibaba Meetup 在疫情整体好转前,社区活动线上化将会是一个常态,但这无法阻止开发者们参与到开源社区的热情,2021 Spring Cloud Alibaba Online Meetup 今天重磅首开,全年在线!
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分享基于阿里云的用例,使用 Argo CD 和 KubeVela 构建以开发者为中心的持续应用交付流水线的经验。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分布式全链路灰度发布因其链路复杂、技术门槛高、落地难度高逐渐成为金融科技实现全链路灰度发布的难点所在。工行在分布式系统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同业前列,积极探索分布式全链路灰度发布,致力于解决分布式架构下跨应用、跨服务的全链路灰度发布能力。
随着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减弱,基于流量的增长已经放缓,互联网行业迫切需要找到一片足以承载自身持续增长的新蓝海,产业互联网正是这一宏大背景下的新趋势。我们看到互联网浪潮正在席卷传统行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大规模融入到金融、制造、物流、零售、文娱、教育、医疗等行业的生产环节中,这种融合称为产业互联网。而在产业互联网中,有一块不可小觑的领域是 SaaS 领域,它是 ToB 赛道的中间力量,比如 CRM、HRM、费控系统、财务系统、协同办公等等。
本文将会通过一个有趣的 Python 库,快速将图像分类的功能搭建在云函数上,并且和 API 网关结合,对外提供 API 功能,实现一个 Serverless 架构的“图像分类 API”。
“童年的雨天最是泥泞,却是记忆里最干净的曾经。凛冬散尽,星河长明,新的一年,万事顺遂,再见,2020!”
随着边缘计算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数据需要到网络的边缘侧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边缘的设备和应用呈爆发式增长。如何高效的管理边缘侧的资源和应用是业界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当前,采用云原生的方法,将云计算的能力下沉到边缘并在云端做统一调度、管控的云边端一体化架构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作为云原生发展的基石,容器技术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备受关注。2021 年伊始,阿里云容器服务团队的技术专家们为大家带来了他们对新一年容器技术趋势的六个重要解读。
Serverless 对于初创公司最突出的优势在哪里?
OpenKruise 是什么?它是阿里云开源的云原生应用自动化管理引擎,也是当前托管在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CNCF) 下的 Sandbox 项目。它来自阿里巴巴多年来容器化、云原生的技术沉淀,是阿里内部生产环境大规模应用的基于 Kubernetes 之上的标准扩展组件,一套紧贴上游社区标准、适应互联网规模化场景的技术理念与最佳实践。
看一看日历 这个不同寻常的 2020 年,马上就要结束了。 这一年,有幸参与阿里巴巴组织 ASoC 活动,有一段让我难忘的不平凡经历。 这一年,却已可以称为是国际开源实习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模式被认为是程序员必修的三大内功,你对设计模式有什么理解?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需要好好学习设计模式的?本文将分享作者多年编程道路上的一些思考和心得,以及对如何提升设计能力的几点建议。
很久没有写技术分享博客,因为发现一个好的工具确实有点忍不住分享一下,毕竟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里需要说的主角就是 Artahs。Arthas 使用文档很详细,我这里主要记录一下使用 Arthas 的一点总结。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交易量大幅攀升。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全新发展态势,传统的单体 IT 架构暴露出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业界广泛应用云计算、分布式等新技术,构建分布式架构和运维体系,以支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回顾阿里巴巴云原生的 2020 年。
《云原生大规模应用落地指南》正式上线!知道今年的 双11 “剁手日”是如何扛住全球最大规模流量洪峰的吗?从“上云”到“云上”,来看 2020 阿里巴巴双十一云原生技术实践。
北京时间 2020 年 12 月 22 日深夜,Spring Cloud 2020.0.0 版本正式发布。2020.0.0 是第一个使用新版本命名方案的发命名的 Spring Cloud 发行版本。除了肉眼可见的更开发者友好的命名方式,这次发布全面抛弃了 Netflix 技术栈,并且是一个长期维护的主要版本。这对开发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邀请到开源社区活跃作者 YourBatman 和 Spring Cloud Alibaba committer 冷冷来和大家解读下这次发版的重要变化,更重要的是和大家聊聊我们作为开发者后续应该如何应对。
Nacos 在阿里巴巴起源于 2008 年五彩石项目,该项目完成了微服务拆分和业务中台建设,随着云计算和开源环境的兴起,2018 年我们深刻感受到开源软件行业的影响,因此决定将 Nacos 开源,输出阿里十年关于服务发现和配管管理的沉淀,推动微服务行业发展,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那么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验证码识别与 Serverless 架构会碰撞出哪些火花呢?本文将通过 Serverless 架构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实现验证码识别功能。
学习是我们从呱呱坠地开始就在进行的事,从简单的模仿,到系统的训练,学习对我们而言似乎已经习以为常。然而,我们真的学会学习了吗?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技术性学习思维又有什么不同?本文从结构化思维说起,分享学习如何学习的方法。
2020 年 12 月 23 日,由 SegmentFault 思否发起的第二届“中国技术先锋”年度评选结果揭晓,CNCF 应用交付领域小组 Co-chair、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OAM 开源项目负责人张磊入选 2020“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年度榜单。
本文是一篇关于 Dubbo 地址推送性能的压测文章,我们期望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 Dubbo3 在性能方面的提升,尤其是新引入的应用级地址模型。但要注意,这并不是官方正式版本的性能参考基线,并且由于环境和时间原因,部分对比数据我们并没有采集,但只要记住我们只是在定性的检测阶段成果,这些限制总体上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Seata 是一款开源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star 高达 18100+,社区活跃度极高,致力于在微服务架构下提供高性能和简单易用的分布式事务服务,本文将剖析 Seata-AT 的实现原理,让用户对 AT 模式有更深入的认识。
本次 Spring Cloud Alibaba Meetup 上海站邀请到阿里中间件分布式事务团队负责人季敏、Apache Dubbo PMC 方银城、Nepxion 开源社区创始人任浩军、知名互联网公司中间件架构师童子龙 、七牛云技术经理姜智、《深入理解 Spring Cloud 与实战》作者方剑,一起畅聊 Go 语言、Spring 生态发展趋势,深度分享知名互联网教育公司微服务实战!
重点不是函数,托管服务,运维,成本,代码或技术。重点是专注——这就是选择 Serverless 的原因。
上个月,KubeVela 正式发布了, 作为一款简单易用且高度可扩展的应用管理平台与核心引擎,可以说是广大平台工程师用来构建自己的云原生 PaaS 的神兵利器。 那么本文就以一个实际的例子,讲解一下如何在 20 分钟内,为你基于 KubeVela 的 PaaS “上线“一个新能力。
加速企业数字化创新 阿里云宣布成立云原生实战联盟
作为更进一步的云计算形态,云原生正在成为云时代的技术新标准,通过重塑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成为释放云价值的最短路径。
为了让更多开发者在真实场景中,体验 Serverless 智能弹性、快速交付和更低成本等优势,12 月 23日 至 12 月 31日,《1 分钟 Serverless 极速部署经典小游戏》体验活动正式开启!这一次,我们准备了场景、代金券和礼物,让你用游戏的方式进入 Serverless 世界,真实感受 Serverless 带来的降本增效之美!
马上就要 2021 年了,Serverless 是否终将取代微服务?从微服务到 Serverless 需要经过怎样的路径?本文将对 Serverless 与微服务在优势劣势上进行深度对比。
本文摘自 Spring Cloud Alibaba 开源项目创始团队成员方剑撰写的《深入理解 Spring Cloud 与实战》一书,主要讲述了 Java 微服务框架 Spring Boot/Cloud 这个事实标准下如何应对 FaaS 场景。
2020 年 12 月份,阿里云应用高可用产品 AHAS(Application High Availability Service)发布了新的功能模块 AHAS-MSHA,它是在阿⾥巴巴电商业务环境演进出来的多活容灾架构解决⽅案。本篇文章我们首先介绍容灾领域的几个重要概念,然后将结合一个的电商微服务案例,分享一下如何基于 AHAS 的异地多活能力(AHAS-MSHA)和混沌工程能力(AHAS-Chaos)帮助业务实现容灾架构的高可用实践。
不管是什么角色,成长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作为一个技术人,成长不仅是技术上的不断精进,也包括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讲述了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在阿里 10 年的成长之路,分享他从一个普通技术人开始,在阿里的三个阶段,以及在晋升、转岗、带团队、做事等方面的心得感悟。
在米哈游的办公区,有一间会议室,专门留给了阿里云工程师。今年,是这家二次元文化公司创立的第九年,米哈游和阿里云的交情,也有八年了。
说起 Serverless 这个词,我想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那么 Serverless 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Serverless 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可能很多朋友还没有深刻的体会和体感,这篇文章我就和大家一起聊聊 Serverless。
OpenKruise 是阿里云开源的大规模应用自动化管理引擎,在功能上对标了 Kubernetes 原生的 Deployment/StatefulSet 等控制器,但 OpenKruise 提供了更多的增强功能,如:优雅原地升级、发布优先级/打散策略、多可用区 workload 抽象管理、统一 sidecar 容器注入管理等,这些都是经历了阿里巴巴超大规模应用场景打磨出的核心能力,这些 feature 帮助我们应对了更加多样化的部署环境和需求、为集群维护者和应用开发者带来了更加灵活的部署发布组合策略。
发表了文章
2025-10-28
发表了文章
2025-10-28
发表了文章
2025-10-27
发表了文章
2025-10-27
发表了文章
2025-10-27
发表了文章
2025-10-24
发表了文章
2025-10-24
发表了文章
2025-10-23
发表了文章
2025-10-23
发表了文章
2025-10-22
发表了文章
2025-10-22
发表了文章
2025-10-22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0
回答了问题
2025-07-24
回答了问题
2025-05-05
回答了问题
2025-04-22
回答了问题
2025-04-22
回答了问题
2025-04-22
回答了问题
2024-10-25
提交了问题
2024-07-04
回答了问题
2024-05-29
回答了问题
2024-05-15
提交了问题
2024-04-09
提交了问题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