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计算Clouder认证:ECS基础运维管理
弹性计算Clouder认证:ECS快速入门
技术工作者
本文分为三部分来介绍,分别介绍微服务应用迁移到 SAE 的优势,如何迁移 SpringCloud/Dubbo 应用到 SAE 上,以及针对 SpringCloud 应用迁移的实践演示。
实际上架构只是系统设计里面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架构还包含了商业诉求,业务建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等重要领域。本文尝试从更高视角重新审视架构设计的工作,把架构设计的上升到系统设计的立体空间去探索,最终勾勒出系统设计的全域知识体系。
自动化管理云上资源,不仅仅是降低财务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够降低技术门槛,同时提高效率,节省时间。
Dubbo 社区策划了【Dubbo 云原生之路】系列文章,和大家一起回顾 Apache Dubbo 产品和社区的发展,并展望未来发展。系列文章主要涵盖 Dubbo 技术解读、社区运营、应用案例解析三大部分。本文为系列第 3 篇。
集群升级是 Kubernetes 集群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众多使用者最为谨慎对待的操作之一。
关于如何用好弹性伸缩,一直是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尝试围绕这个话题,给出一些相关的思考和优化实践。有两种实现弹性伸缩方法,一种是“垂直弹性”,即“Scale Up”,另一种是“水平弹性”,也就是“Scale Out”。
2020年,Sentinel 推出 Go 原生版本Sentinel-Golang,在云原生领域继续突破。本文将从实际出发 结合案例说明 在Sentinel-Golang中如何集成Nacos,使其做为外部动态数据源,将流控规则存储在nacos中,并且实现动态实时更新规则。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软件工程也是工程,因此传统工程制图的一些基本理论,在软件行业同样适用。但另一方面,软件与实体制造业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所以在制图方面的需求和方式也大相径庭,无法直接套用。作为软件行业的从业者,你可以完全不懂工程制图,但你不得不懂架构制图 —— 这是任何程序员职业生涯的的必修课。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是《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系列文章的第 11 篇,从前面两期开始我们进入到了高可用专题,分别介绍了流量防护和故障演练相关内容。本文将从另一个视角介绍如何保障业务高可用性:即业务准备阶段,提前进行线上的瓶颈定位和容量评估,以便更低成本、更高效/真实的发现系统瓶颈点,做到最精确的容量评估。
最近,Spring Cloud Alibaba 官方再次对周边的工具进行了升级,和 Cloud Toolkit 深度集成,提供了工程创建、代码编写、一键部署和问题诊断等一系列开发者提效工具。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前文 Kubernetes 中的 ClusterIP、NodePort、LoadBalancer、Ingress 服务访问方式比较中总结了服务接入访问的主要方式,以及它们之间隐含关系。有了这些概念基础后,K8s 应用开发和服务部署就容易很多了,但 Under the hood 服务访问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这篇内容就 Kubernetes 的网络模型和典型的容器网络实现,特别是阿里云自己的容器网络插件(Terway)的方案做了一个较详细的总结。
随着微服务软件架构在互联网企业的广泛实践,新一代微服务软件架构技术悄然兴起,Service Mesh 便是其中之一。阿里巴巴高级技术专家至简在 KubeCon 2020 阿里巴巴云原生专场分享了《Service Mesh 在超大规模场景下的落地挑战》,基于阿里巴巴的落地实践,分享一些经验和思路。本文是部分内容整理。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说到这次云栖大会最『不出圈』——也就是『最行业』『最专注云计算』的话题,在这次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峰会上,我愿 pick『云原生』。
容器在可移植性和交付敏捷性上实现了颠覆式创新。围绕容器的生态沉淀非常丰富且成熟,被广泛接受使用,应用容器化正在快速成为开发和部署的事实标准。然而容器本身并没有减轻运维、扩缩容、闲置成本、和云服务集成等难题。
对文档有任何问题,请在评论区留言!
我们明天见。
在今年阿里的云栖大会上,除了吸引眼球的云电脑“无影”、机器人“小蛮驴”之外,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是,阿里成立了云原生技术委员会,全面推动阿里经济体的云原生化。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说,此举将“让阿里云与客户坐在同一架飞机上。”王坚为什么这样说?此举又将对未来的云计算带来哪些影响?这其中有哪些趋势信息需要关注?
即便阿里努力对外展示开源投入的决心,在面对广受欢迎的后起之秀 Spring Cloud,和新生儿 Service Mesh 的夹击下,Dubbo 的路将怎么走下去?在云原生时代,它如何延续当前光芒?
本节课程为您介绍如何基于阿里云 Serverless Kubernetes(简称 ASK)服务,来快速构建 GitLab 持续集成环境。
从上篇开始,我们进入到了高可用的章节,上篇提到的熔断能力,是历年保障大促当天晚上整个系统不被洪峰流量打垮的法宝。本文将重点介绍为什么我们要做混沌工程以及如何使用 ChaoBlade 工具和 AHAS 平台快速实施混沌工程。
大家可能想问:如何预防这些不稳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如何针对流量进行高可用的防护?如何保障服务“稳如磐石”?这时候我们就要请出服务高可用保障的利器 —— Sentinel。
作为微服务框架的核心引擎--注册中心,是必不可缺少的组件,市面已经有多款注册中心支持 Go 语言,应该如何选择呢?我们可以对目前主流的支持 Go 语言的注册中心做个对比。
9 月 18 日,2020 杭州云栖大会期间,阿里巴巴正式成立云原生技术委员会。
Serverless 如今已是万众期待未来可期的状态,但一个系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支撑 Serverless 应用?随着 Kubernetes 和云原生概念的崛起,Serverless 在 Kubernetes 之上应该怎么玩?本文就从 Serverless 应用的核心特质出发,讨论作为 Serverless 应用管理平台应该具备哪些特质。通过本文让您对 Knative 的 Serverless 应用管理方式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如何做性能测试?要么是通过编码的方式完成,写一堆脚本,用完即弃;要么是基于平台,在平台定义的流程中进行。对于后者,通常由于目标场景的复杂性,如部署特定的 workload、观测特定的性能项、网络访问问题等,往往导致性能测试平台要以高成本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开发场景的需求。在云原生的背景下,是否可以更好解决这种问题?
前几篇我们主要站在应用发布的场景,描述在发布过程中会遇到的灰度、监控、回滚、优雅上下线等保障发布能顺利进行的注意事项。作为一个程序员 GG,可灰度的发布顺利上线往往意味着准点下班。而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则关系到我们能否拥有一个高质量的休息时间,即线上的高可用保障。
作为今年云栖大会的重磅热点之一,云原生有哪些新玩法?
云栖大会云上 Hello World 活动火热进行中!每位参与者都可收获一份阿里云出品的全球唯一序列号纪念证书!
dubbogo 项目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与社区同学们齐心合力之下,如今全面兼容 Dubbo v2.7.x 的 Dubbo-go v1.5.1 已经发布。
本节课程包含三部分内容:单应用的负载均衡配置、多应用的路由策略配置以及自建微服务网关。
所有关于 Serverless 的热点话题,我们将在 9 月 18 日 13:00 云栖大会「Serverless,引领云的下一个十年」全面揭秘!
本篇是《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系列文章的第八篇,主要介绍了如何做到流量的无损上/下线。更多相关文章阅读可查看文末。
第五期 Arthas 征文活动将于 9 月 12 日 - 10 月 12 日举办,后续征文活动将持续至 2020 年 12 月。参与即有机会拿奖,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
本篇是《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系列文章的第七篇,主要介绍了新功能上线时,如何尽快减少对线上用户的影响?发布系统需要提供回滚到前一个或前几个版本的能力,达到快速恢复线上业务的目的。
2020 年 9 月 9 号,经 CNCF 技术监督委员会投票一致同意,阿里巴巴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 OpenYurt 正式成为 CNCF 沙箱级别项目(Sandbox Level Project),标志着 OpenYurt 在边缘计算场景中构建云原生基础设施的能力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
总以为混沌工程离你很远?但发生故障的那一刻不是由你来选择的,而是那一刻来选择你,你能做的就是为之做好准备。混沌工程在阿里内部已经应用多年,而ChaosBlade这个开源项目是阿里多年来通过注入故障来对抗故障的经验结晶。为使大家更深入的了解其实现原理以及如何扩展自己所需要的组件故障注入,我们准备了一个系列对其做详细技术剖析:架构篇、模型篇、协议篇、字节码篇、插件篇以及实战篇。
本文整理自《Serverless 技术公开课》,关注“Serverless”公众号,回复“入门”,即可获取 Serverless 系列文章 PPT。
Spring Cloud Alibaba 七天训练营限时报名啦~
本文整理自作者于 2020 年云原生微服务大会上的分享《掌门教育云原生落地实践》,本文主要介绍了掌门教育云原生落地实践,主要围绕 Spring Cloud Alibaba & Nacos & Sentinel & Arthas 等微服务云原生技术栈实施构建,基于 Docker 和 阿里云 Kubernetes 云原生容器的实现落地,着重介绍 Nacos 服务器高可用性部署、监控,Nacos 和 Eureka 同步服务器高可用双向同步和容灾,以及和 DevOps 运维发布平台的整合。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概述中介绍可观测性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 Logging、Metrics、Tracing 三个方面;然后详细介绍函数计算上的 Logging、Metrics、Tracing;最后以几个常见场景为例,介绍在函数计算中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并解决问题。
Spring Cloud Alibaba 训练营如何报名?
OLM(Operator Lifecycle Manager) 作为 Operator Framework 的一部分,可以帮助用户进行 Operator 的自动安装,升级及其生命周期的管理。同时 OLM 自身也是以 Operator 的形式进行安装部署。本文我们将来了解一下 OLM 的基本架构和安装使用。
如何驱动大数据、AI 应用在云原生场景下高效运行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具应用价值的重要挑战性问题,为系统化解决相关问题,学术界和工业界密切合作,南京大学 PASALab 副研究员顾荣博士、阿里云容器服务高级技术专家车漾、Alluxio 项目创始成员范斌博士联合推动发起了 Fluid开源合作项目。
本篇是“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系列文章的第六篇,主要介绍了如何保障生产环境服务稳定,做到随时发布,从而加快业务的迭代和上线速度。
发表了文章
2025-10-27
发表了文章
2025-10-27
发表了文章
2025-10-27
发表了文章
2025-10-24
发表了文章
2025-10-24
发表了文章
2025-10-23
发表了文章
2025-10-23
发表了文章
2025-10-22
发表了文章
2025-10-22
发表了文章
2025-10-22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1
发表了文章
2025-10-20
发表了文章
2025-10-20
发表了文章
2025-10-20
回答了问题
2025-07-24
回答了问题
2025-05-05
回答了问题
2025-04-22
回答了问题
2025-04-22
回答了问题
2025-04-22
回答了问题
2024-10-25
提交了问题
2024-07-04
回答了问题
2024-05-29
回答了问题
2024-05-15
提交了问题
2024-04-09
提交了问题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