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者
12 月 29 日下午 14:00,阿里云云原生 AI 套件即将全面开放公测,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张凯、阿里云高级产品解决方案架构师徐征将为您解读面对迅速增长的异构计算规模和 AI 应用增长趋势,ACK 云原生 AI 套件如何帮助企业以低门槛、标准化的方式构建和管理 GPU 集群和 AI 系统,快速构建基于云原生的 AI 中台。
本篇中为各位讲述如何将 Mall 应用部署到函数计算平台上。为了让分析更有代表性,我选择了 Github 上 star 数超过 50k 的电商应用 mall 作为示例。
生产环境的突袭演练是我们迈出的艰难但有力的一步,锻炼了研发运维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在真实用户场景下锤炼系统,推进了产品的轮班制度,提升了云原生底座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2022 年 1 月 11 日,第二届云原生编程挑战赛即将迎来终极答辩会,9 大战队、16 位云原生开发者参与答辩。本文将讲述来自韵达小哥的“打怪”历程!
作为开发工程师经常会有这种体感,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学的很累。Serverless 刚推出来时也一样,大家对这个技术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当想象到了一个巅峰以后,会慢慢认识到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切身去体会在产品中使用时就会掉到技术的低谷,然后再缓慢的爬坡。
本文将介绍边缘计算落地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边缘容器开源项目 OpenYurt 在企业生产环境下的实践方案。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化体验的必要性,从数字化体验管理对业务的影响和数字化体验管理对企业的价值两个方面来介绍其必要性;第二部分,ARMS 在数字化体验管理上的产品能力介绍;第三部分,结合客户案例进行最佳实践分享。
如何使用 Serverless 架构实现全双工通信的应用,Serverless 架构中数据库是如何使用的,本篇文章将为您揭开答
Serverless 架构下,虽然我们更多精力是关注我们的业务代码,但是实际上对于一些配置和成本也是需要进行关注的,并且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根据配置与成本进行对我们的 Serverless 应用进行配置优化和代码优化。
预计 2021 年,将会有大量主流企业的核心应用,从原来的主机架构迁移到 Serverless 架构。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KubeMeet 开发者沙龙新年首站 “锁定” 成都!成都的小伙伴们快来报名参加吧!
2022,阿里云持续前行,制造企业应用现代化之旅的坚实底座。让云无处不在,让创新触手可及!
11 月容器服务 + 服务网格产品动态来啦!
感谢各位读者对「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的支持!2022,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技术内容。星辰大海,我们一路同行!
本篇文章以“在线文件解压场景”为例为大家展示经典 EDA 事件驱动与容器如何搭配使用。
本文将通过集群迁移的需求、场景以及实践方式,介绍如何基于阿里云容器服务 ACK,在零停机的情况下迁移 Kubernetes 集群。
一文看懂 MSE 12 月新改变!
本篇实战将介绍如何以超低成本构建动态的 Web 站点,并且实现灵活扩展,限流等效果,最后再跟大家聊一聊“现代应用”的相关概念。
本文通过喜马拉雅的RocketMQ治理实践分享,让大家了解使用消息中间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避免实战中踩坑。
ASI 作为阿里集团、阿里云基础设施底座,为越来越多的云产品提供更多专业服务,托管底层 K8s 集群,屏蔽复杂的 K8s 门槛、透明几乎所有的基础设施复杂度,并用专业的产品技术能力兜底稳定性,让云产品只需要负责自己的业务,专业的平台分工做专业的事。
阿里云的 Serverless 不仅有函数计算平台,针对微服务应用,也在业界最先推出了 Serverless 应用引擎 SAE,对目前分众基于 K8s 部署的后台微服务也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显著降低资源维护成本,提升整体研发效能,而且可以做到零代码改造平迁。后续会和分众一起探索微服务 On Serverless 的最佳实践。
云原生浪潮下,Serverless 正在全面落地。继「云原生 Serverless 技术实践营」广州站火热收官,2022 年,阿里云 Serverless 团队开年巨献,把 “沉浸式”技术实践营带到南京。
实例命令行功能的推出希望能消除用户使用 Serverless 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将真实的函数运行环境展现给用户。
如何通过原生 Kubernetes 提供 Serverless 能力?如何借力丰富的云原生社区生态?本文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 Serverless Kubernetes 上的落地实践。
OpenKruise 是针对 Kubernetes 的增强能力套件,聚焦于云原生应用的部署、升级、运维、稳定性防护等领域。
下文以订单场景为例子,在一亿订单数据量级和平均 2000TPS 的读写量下,采用表格存储 Tablestore 仅需不到 400元/月 的使用成本。与此同时,Tablestore 具备极致的弹性服务能力和完全零运维的特性,能够给用户带来更丝滑的使用体验。
2022 年,我们将邀请更多的云原生布道师、更多反复打磨的动手场景,解锁更多城市。1 月 5 日(周三)武汉、1 月 7 日(周五)长沙、1 月 13 日(周四)南京...
极客时间《Serverless 入门课》作者秦粤最新文章: 再次讨论正当时的 Serverless。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 复杂化for 云开发商; 简化 for 开发者,以及团队使用 Serverless 的最佳场景。
为了给企业云原生之路提供更多的思路和路径,云原生实战峰会来了!本次峰会我们邀请了信通院、作业帮、韵达、分众传媒等企业的技术专家,从不同视角总结过去一年企业云原生实践历程以及背后的总结思考,并发布云原生2022年趋势洞察。同时阿里云也会发布云原生产品升级以及在开源、解决方案、客户实战上的重要突破。
我们在上一篇的“Spring Boot on FC - 架构”一文中,对 Mall 应用架构以及 Serverless 平台有了一个基本的介绍,下面我会在本篇中为各位介绍如何将 Mall 应用部署到函数计算平台上。该系列在 Serverless 公众号上做连载,欢迎大家订阅查看更多内容。
表格存储 Tablestore 作为一款广泛应用 Serverless DataBase,能够提供经济的计费模式,可以大幅缩减业务成本的同时, 具备极致的弹性服务能力和完全零运维的特性,能够给用户带来更丝滑的使用体验。
2022 开年巨献,阿里云云原生应用平台 Serverless 团队,带着 “沉浸式”技术实践营来到南京!
阿里云云原生 Serverless Devs 研发负责人之一寒斜把他在 Serverless 架构上的思考整理出来,希望能够给大家学习和使用 Serverless 架构带来参考。
架构图是什么?为什么要画架构图?如何画好架构图?有哪些方法?本文从架构的定义说起,分享了阿里文娱高级技术专家箫逸关于画架构图多年的经验总结,并对抽象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内容较长,同学们可收藏起来细细阅读。
截止目前,Nacos 已发布 40 个迭代版本,无缝支持Dubbo/Spring-Cloud/服务网格生态。吸引了 200 多位优秀贡献者,积累了虎牙、好未来、小米等多家企业案例,官网累计获取 139w+ 用户浏览;借此机会,我们代表 Nacos 社区一起回顾开源三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篇是微服务高可用最佳实践系列分享的开篇,系列内容持续更新中,期待大家的关注。
MSE 云原生网关给斯凯奇提供了统一的微服务路由、流控、安全管理等能力,方便内外部多系统间的集成,极大提高了中台服务开放的开发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
Serverless Kubernetes 基于 Kubernetes 之上,提供按需使用、节点免运维的 Serverless 能力,让开发者真正实现通过 Kubernetes 标准化 API 进行 Serverless 应用编程,值得关注。
本次文章将首先介绍云原生应用交付和管理的挑战,然后介绍这背后的 KubeVela 和 OCM 技术原理,最后是整体的最佳实践,以及一个完整的 Demo。
「ARMS应用安全」为企业业务安全保驾护航!
近期Knative发布了1.0版本,达到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Knative自2018年7月首次发布以来, 版本不断的迭代发展,除了无数的错误修复、稳定性和性能增强之外,按时间顺序还进行了一些改进,下文将进行简单介绍。
阿里云服务网格 ASM 成为重要的云原生零信任体系落地载体之一,将身份验证和授权从应用程序代码卸载到服务网格,开箱即用、动态可配、更新策略更加容易且立即生效。
11月24日,InfoQ大咖说栏目邀请到了阿里云云原生PaaS团队负责人、资深技术专家张军,花名游骥,来做相关问题分享。游骥从云原生技术的发展聊到云原生技术中台产品的规划以及它的落地实践案例。
目前,函数计算已具备接入EventBridge所有事件源的触发能力,实现触达阿里云全系产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快来看看新增功能吧!
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容器服务研发负责人易立在大会主论坛进行了主题为 “云未来,新可能” 的演讲,分享了阿里云基于大规模云原生实践下的技术趋势判断和技术创新进展。
在混沌工程技术沙龙--金融行业精品专场的分布式系统稳定性评估体系获奖名单中,阿里云分布式消息队列服务成为通过首批消息队列服务稳定性认证,荣获最高级别 “先进级” 认证的消息队列服务。
2021 年 12 月 7 日,由信通院主办、混沌工程实验室承办的“混沌工程技术沙龙-金融行业精品专场”沙龙在北京举办,来自阿里云的技术专家穹谷分享“从甲方到乙方,如何做好混沌工程的行业化落地”。
阿里云微服务引擎 MSE 11 月产品动态来啦!
服务网格与现有微服务架构融合发展,助力工行应用架构向分布式、服务化转型,承载未来开放平台核心银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