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四):传统金融 IT 对混合云管理的一些思考【编者的话】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金融脱媒加剧,跨界融合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传统金融企业变革转型。传统金融 IT 需要积极面对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主动进行架构转型。
本文讲的是容器监控的工具和流程【编者的话】在容器和微服务场景中,监控解决方案有很多种,包括Docker原生的Stats API和命令、cAdvisor,还有Prometheus和Sysdig这样相对复杂和功能强大的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供应商提供的解决方案。
本文讲的是有容云:容器网络那些事儿【编者注】本文根据7月31日有容云《Docker Live时代线下沙龙-北京站》嘉宾分享内容整理而成,分享嘉宾杜东明,有容云高级技术顾问,十年IT经验,IT行业的全栈工程师。
本文讲的是Docker Swarm:经济高效的容器调度【编者的话】本文探讨了几种容器调度策略,并以内存约束为例,讨论了如何利用Docker Swarm,通过资源约束实现容器的合理调度。其中,对容器资源的约束,包括硬约束和软约束,硬约束是指内存资源的实际限制条件,而软约束则是当服务器实际内存资源有足余时,容器可自由使用,一旦内存资源有所紧缺,则约束开始生效。
本文讲的是Kubernetes持续部署Docker Apps【编者的话】本文是Codeship系列文章(Continuous Deployment for Docker Apps to Kubernetes)的第二篇,介绍了Codeship的相关配置项。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六):容器化ICT融合初体验【编者的话】本次将分享的容器化ICT融合平台是一种面向未来ICT系统的新型云计算PaaS平台,它基于容器这一轻量级的虚拟化技术以及自动化的“微服务”管理架构,能够有效支撑应用快速上线和自动扩缩容,最大化IT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总体拥有成本(TCO)。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七十七):用Harbor实现容器镜像仓库的管理和运维【编者的话】本次分享主要讲述了在开发运维中的管理容器镜像方法。为了便于说明原理,较多地使用Harbor作为例子。
本文讲的是微服务与SOA架构【编者的话】本文是Mark Richards写的微服务与面向服务架构完整报告。
本文讲的是为什么微服务需要API网关?【编者的话】James Higginbotham。API架构师,现供职于LaunchAny。这是一家API咨询公司,帮助其合作伙伴完善API设计与管理。
本文讲的是5个构建第一个Java镜像的小窍门【编者的话】Arun Gupta是《Docker for Java Developers》一书的作者,本文介绍了构建Java镜像的五个小窍门,从而以超越基本概念和框架的方式开启Docker容器之旅。
本文讲的是Dockerfile实践优化建议【编者的话】Dockerfile是一种被Docker程序解释的脚本,Dockerfile由一条一条的指令组成,每条指令对应Linux下面的一条命令。Docker程序将这些Dockerfile指令翻译真正的Linux命令。
本文讲的是支持HTTP2的cURL——基于Alpine的最小化Docker镜像【编者的话】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如何构建一个支持HTTP2的cURL镜像,并且尽可能地降低镜像的体积。
本文讲的是runC:轻量级容器运行环境【编者的话】runC是一个开源项目,虽然现在它只是个命令行工具,但它将是一个通用标准化环境,值得一试!
本文讲的是OpsDev的时代来了!【编者的话】OpsDev指的是在进行开发之前必须理解和模型化应用程序不同组件的依赖。
本文讲的是微服务的隐性红利:你不知道的8个好处【编者的话】微服务未必适用于所有公司,实施过程也并非易事。之前大家讨论是否采用微服务时的重点主要在于它的自主性、敏捷性、弹性和开发者的生产能力。但这并不是微服务的所有优点,本文中提到的这些额外的好处也是值得利用的。
本文讲的是Kubernetes排错:用容器的元数据提供新思路【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Kubernetes的元数据以及如何用于工作的,用好元数据有助于监控和排查系统故障,并且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去深入到主机和容器中,最后建议大家在生成环境中使用元数据。
本文讲的是5 个炫酷的 Unikernels 项目【编者的话】本文简单介绍了 Unikernels,并列举了 5 个炫酷的 Unikernels 项目。
本文讲的是DC/OS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编者的话】文章首先对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内的主要技术,包括Mesos、Yarn、Kubernetes和容器进行了阐述。根据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并对技术实现及选型建议进行了讨论。
本文讲的是开辟Docker的分支:分离的讨论现在已经摆上台面【编者的话】在Docker公司将Docker Swarm纳入Docker 1.12后,容器生态内的厂商对Docker代码缺乏稳定的不满开始发酵,讨论从小范围扩大到公共论坛,是否到了开辟Docker新分支的时候了?请看Kubernetes布道师Kelsey Hightower和Docker首席技术官Solomon Hykes及其他厂商对OCI和runtime的看法。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零七):SRE工程实践——基于时间序列存储数据的报警【编者的话】构建智能运维平台,运行监控和故障报警是两个绕不过去的重要部分。本次分享主要是介绍引入SRE理念后的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存储的报警工程实践。
本文讲的是十个有关Docker让开发人员失去热情的神话【编者的话】近年来Docker及其生态系统日益完善,但是尽管如此,围绕着Docker本身还是有一些神话或者说是误解来阻碍开发人员使用Docker的热情的,本文列出了十个有关Docker的神话,并且探讨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本文讲的是HypriotOS 1.0.0(Blackbeard)版本发布【编者的话】今天我们骄傲地宣布HyproitOS1.0.0 版本发布-这是一款容器操作系统,可以在任何支持Raspberry Pi系列的设备上运行,能让你在五分钟内从0到Docker。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零八):基于Jenkins和Kubernetes的CI工作流【编者的话】Jenkins作为最为流行的持续集成工具,在结合使用容器技术,Kubernetes集群的基础上,该如何发挥出新的能力,在应用微服务化的基础上,提供更好的CI方式,值得我们每一个开发人员去持续不断的摸索。
本文讲的是什么是服务发现?【编者的话】 将容器应用部署到集群时,其服务地址,即IP和端口, 是由集群系统动态分配的。那么,当我们需要访问这个服务时,如何确定它的地址呢?这时,就需要服务发现(Service Discovery)了。本文将以Nginx的部署为例,介绍服务发现的原理与实践。
本文讲的是Tutum入门介绍【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Tutum(Docker Cloud)生产环境中部署容器,包括Tutum的安装、代码实现、部署等方面。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云计算应用技术发展与企业异构资源池统一管理案例分析【编者的话】本次分享介绍了企业用户私有云的建设与变迁过程。从VMware虚拟化起步到后期的管理多种类型计算池与存储池的异构云平台,用户的需求,软硬件选型都具有代表性。主要内容包括: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一):唯品会数据库备份恢复容器化项目实践经验总结【编者的话】本文分享了唯品会数据库Docker的异地容灾项目实践经验,项目中针对用户数据库的异地恢复场景的需求进行开发和测试,整合了网络,存储、调度、监控,镜像等多个模块。
本文讲的是如何在Kubernetes中部署一个高可用的PostgreSQL集群环境【编者的话】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Kubernetes环境中用Stolon去部署高可用的PostgreSQL,本文从Stolon的结构组成开始,由浅入深介绍原理,从开始安装到最后对其进行failover测试,深入浅出,为以后部署高可用的PostgreSQL提供了一种的解决方案。
本文讲的是从持续集成到持续交付——Docker Cloud概览【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Docker Cloud的概况,以及如何使用Docker Cloud改进我们的持续集成和持续发布的流程。也指出了目前Docker Cloud还存在的功能方面的问题。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二):基于Docker技术的CI&CD实践【编者的话】Docker技术应用广泛,可以将软件与其依赖环境打包起来,以镜像方式交付,让软件运行在“标准环境”中。这一特性可以应用到持续集成中,实现原生支持容器云平台持续交付。
本文讲的是使用RabbitMQ的事件驱动微服务【编者的话】从传统的HTTP调用迁移到基于事件驱动的微服务架构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思维方式,其有助于服务的解耦和伸缩,该文介绍了使用RabbitMQ作为消息基础设施实现的事件驱动系统以及处理队列的一些模式。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八十四):Docker在B站的实施之路【编者的话】B站一直在关注Docker的发展,去年成功在核心SLB(Tengine)集群上实施了Docker。今年我们对比了各种Docker实施方案后选择了Mesos。
本文讲的是关于Docker在树莓派上的5件事【编者的话】在树莓派上使用Docker需要知道5件事——Docker领袖Alex Ellis@alexellisuk。
本文讲的是Kubernetes让Docker容器如虎添翼【编者的话】本文主要讲述作者看好Kubernetes与Docker结合的未来。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三五):求取一份极致的简单:海量应用容器化改造之路【编者的话】公司内部近千个应用,从需求、开发、测试、发布及后期运维都是各自为营,没有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标准化应用的整个流程,由此,设计一个这样的标准化平台就极其迫切,同时为了享受当前容器化技术带来的福利,我们决定完全基于容器技术来进行全面的应用容器化改造,以下就是我们团队在平台研发及应用容器化改造过程的一些经历和思考向大家分享一下,思虑不周之处,望大家斧正。
本文讲的是Kubernetes 在知乎的应用【编者的话】知乎在 2014 年开始使用容器技术,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业务都运行在容器平台上。知乎最初使用 Mesos 来管理容器集群,现在正处于向 Kubernetes 迁移的过程中。本次分享主要介绍知乎应用 Kubernetes 管理容器集群的一些经验。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三四):国内某大型酒店管理集团基于Kubernetes的实践【编者的话】随着业务的增长,架构变得越来越复杂,服务器和应用数量越来越多,随之应用的管理,配置的管理,后期的运维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本文讲的是Docker 管理工具的选择:Kubernetes 还是 Swarm?【编者的话】选择Kubernetes 或者 Swarm 就像在将 Linux 桌面发行版的范围缩小到两个后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哪个更满足你的需要如何才是决定因素。
本文讲的是游戏运维的最佳实践:搜狐畅游自动化运维之旅【编者的话】本文作者见证了畅游游戏自动化运维平台的从无到有,通过在其中踩过的坑、解过的结,他向大家来阐述游戏运维的进阶之路。本文主要围绕畅游游戏管理体系与运维自动化的演变历程、运维自动化的实现及未来运维四方面展开。
本文讲的是同程容器云平台网络方案演进【编者的话】同程旅游PaaS平台是从2014年开始搭建的,到现在已经持续发展了三个年头。规模从原来的几百个容器到现在上万个容器。在容器调度上从原来的手动操作到现在的自动伸缩与扩容,在宿主机部署密度上从原来的十几个容器到现在上百个容器……我们的PaaS云平台在三年间进行了3次大版本的迭代。
本文讲的是Rook存储:Kubernetes中最优秀的存储【编者的话】Rook存储集群,其实是在著名的分布式存储系统Ceph的一个封装,以Kubernetes Application的方式运行了监控。
本文讲的是微服务和软件交付的4个原则【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使用微服务架构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和遵循的四个原则,对于从传统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文讲的是企业如何从DevOps中获益【编者的话】作者是ServiceNow的CTO,他负责为公司制定长远的技术路线与规划;这是他从DevOps的实战经验中总结出来的4个准则,值得参考。
本文讲的是.NET程序在Linux容器中的演变【编者的话】Linux容器技术已被开发人员所熟知,现在.NET程序可以跑在Docker容器中,这为以Windows中心的开发人员带来了好处。
本文讲的是DockOne微信分享(一三六):Kubernetes健康检查策略【编者的话】业务的正常是第一优先保障,所以健康检查是一个重要能力。Kubernetes作为容器编排平台,对于容器以及容器所承载的业务,需要保证其健康,并且在异常情况下能够进行处理。
本文讲的是Operable公司如何使用Docker开发ChatOps工具Cog【编者的话】这篇文章是对Operable公司CTO Kevin Smith在Monki Gras大会上做的演讲的总结,其中有关于ChatOps的介绍以及他对Docker的很多个人观点,值得学习。
本文讲的是基于Nginx和Consul构建高可用及自动发现的Docker服务架构【编者的话】本文对于Docker和Consul Template以及Nginx如何结合使用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本文讲的是实现微服务,每个组织都会面临的6个挑战【译者的话】本文向大家分享了实践微服务架构时常见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案。
本文讲的是使用Docker Swarm来运行服务【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Docker 1.12中的Docker Swarm Mode,包括如何安装Docker Engine、如何建立Swarm集群、如何部署服务和创建Global Service。
本文讲的是CoreOS发起的友好兼容Kubernetes的存储系统:Torus【编者的话】容器和微服务管理一直有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持久化存储,CoreOS最近发起了一个项目Torus,给Kubernetes用户提供了一个友好兼容的分布式存储集群,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这个开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