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产业兴衰,专注行业解读。
2025年,AI进入“动手”时代。智谱发布新一代大模型GLM-4.5,全球排名第三、国产第一,专为智能体设计,融合推理、编码与智能体能力,实现自主规划与执行任务。通过8个Demo展示其强大能力,涵盖网页设计、课件制作、小游戏开发等,展现其“带手的脑”特性,推动AI从实验室走向真实场景。
在新一轮AI浪潮中,“技术为先”与“产业为先”的争论不断。前者追求通用人工智能,后者强调解决实际问题。中国拥有全工业门类、庞大金融消费人群和复杂政务体系,适合“产业为先”路线。政企单位成为AI落地的“产业链组织者”,通过数据治理、算力支持及行业实践推动转型。华为云Stack等平台助力大型政企解决安全可控、数据流通、模型优化和研发效率等问题,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通过云计算技术锚点,构建可持续竞争壁垒,推动数智化转型,实现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两年前,阿里巴巴CEO张勇提出“所有行业都值得基于AI重做一遍”的观点。如今,AI正重构多个行业,如AIPC提升生产力、电商优化供需匹配、搜索跃升语义理解等。九牧在第29届上海厨卫展前夕发布AI BATH场景品牌,通过全链路AI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卫浴空间。文章探讨了智能化进程中“伪智能”问题,分析九牧如何以DeepSeek大模型、健康守护功能及跌倒报警系统等,实现主动式服务,推动场景智能从单品向互联互通转变。最后指出,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场景革命”已来临,九牧或成行业分水岭,引领新增长曲线。
简介:文章探讨了新质互联网的概念及其在深圳的落地实践。从2024年邬贺铨院士提出超大带宽、低时延等能力为下一代网络方向,到深圳在《行动计划》中明确建设目标,新质互联网正快速从概念走向城市级应用。深圳通过升级基础网络、优化算力互联和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体系,展现了智能化时代重塑城市资源禀赋的示范作用,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
SID国际显示周是全球显示行业风向标,2025年展会汇聚Micro-LED、柔性OLED等前沿技术,天马作为深耕显示领域40余年的企业,展示了多项创新成果。其自研SLOD技术降低OLED功耗与提升寿命,HOI三合一光感功能屏融合多核心功能,以及“光木隐视”技术实现隐藏显示与防窥效果。天马通过技术、标准、生态“三位一体”战略,推动显示行业从功能驱动转向体验驱动,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方式,彰显中国企业在显示领域的全球影响力。
大模型训练中,MoE架构逐渐成为主流,但也面临资源利用率低、系统稳定性差、通信带宽瓶颈三大挑战。传统AI集群难以满足其需求,而“昇腾超节点”通过自研高速互联协议、软硬件协同调度、全局内存统一编址及系统稳定性提升等创新,实现384张卡协同工作,大幅提升训练效率与推理性能。相比传统方案,昇腾超节点将训练效率提升3倍,推理吞吐提升6倍,助力MoE模型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5月19日的鲲鹏昇腾创享周直播将深度解析相关技术细节。
AI正在重塑城市面貌,华为云副总裁黄瑾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提出智慧城市的演进已进入AI CITY新阶段。通过“五个新”(智能终端、算力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AI模型、生态体验),AI CITY以技术为核心驱动,推动城市现代化与产业智能化深度融合。相比传统智慧城市,AI CITY不仅实现降本增效,更在决策人性化、服务个性化和产业智能化上迈出一大步。案例显示,从政务到行业应用,AI正为城市注入持续动能,抹平城市间的技术代差,助力每个城市释放先进生产力。
DeepSeek的连锁反应持续深化,云和AI融合正推动行业新范式。基础模型创新加速,应用从“模型强”转向业务流程优化,AI普及至千行万业。华为云生态大会2025将汇聚4.5万家伙伴,发布600+联合方案,覆盖50+行业场景。大会聚焦新技术、新政策,如“百模千态”和CloudDevice,助力伙伴抓住AI机遇,共创智能生态新纪元。
2025年,AI Agent或成科技焦点。智谱在3月31日发布AutoGLM沉思,作为全球首个深度研究与操作兼备的Agent,无需邀请码即可免费使用。它能像人一样思考、感知和使用工具,完成复杂任务如写稿投稿、制定旅行计划等。基于自研模型GLM-4-Air-0414及推理模型GLM-Z1-Air,AutoGLM沉思实现低成本高效率,推动AI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执行。其开源计划将进一步加速AI Agent在各行业的应用落地,标志着“AI Agent元年”从口号变为现实。
大模型正全面赋能流程工业与智能制造。以煤矿行业为例,云鼎科技自2022年起探索大模型应用,从验证到研发再到推广,构建了“1+4+N”智能化方案,实现115类场景落地,并拓展至化工、电力等领域。大模型带来“四个改变”:由被动监管转向本质安全、劳动密集转向精简高效、粗放管理转向质量效益、分散重复转向集约高效。实际成效显著,如兴隆庄煤矿减少岗位人员39人,济宁二号井煤矿每年增利400多万。云鼎科技还基于DeepSeek等模型打造垂域矿山大模型,推动全产业智能化升级,助力企业轻松算清经济账,吸引更多企业拥抱大模型浪潮。
过去一个月,DeepSeek一体机成为热门生意,各厂商纷纷推出相关产品。然而,其是否为企业最优解仍需探讨。云厂商如华为云已上线DeepSeek系列模型推理服务,提供全面部署方案。本文对比两种典型部署方式,解析一体机的算力短板与场景局限,并探讨云服务的成本、稳定性和数据安全优势。大模型落地需回归企业核心诉求,理性选择而非盲目跟风。文中强调技术自由度与场景丰富度的重要性,建议企业在数智化转型中谨慎决策,确保技术投入带来长期价值。
DeepSeek的出圈为AI发展开辟新路径,大模型在各行业应用也愈发深入。例如“许继智算”团队在昇腾AI创新大赛中获奖,他们通过大模型解决了电力装备运维中的缺陷检测与风险识别难题。传统电力运维依赖人工,存在效率低、误报率高等问题,而该团队基于多模态大模型,融合文本、声纹、图像等信息,构建“智电灵眸”智能运维平台,大幅提升故障诊断精度与效率。其创新方案已在多个项目试点,识别准确率提升30%以上,故障预警速度提高50%,标志着电力运维进入“智能体”时代。这不仅体现了大模型的实际价值,也为其他行业应用提供了参考范例。
十年后的卫浴空间将不再仅仅是功能性场所,而是进化为个性化健康管理中枢。据DeepSeek预测,未来卫浴将引入全自动清洁与管理机器人、个性化健康管家等智能设备,成为家庭中的“第四生活伙伴”。九牧集团等企业已开始布局这一领域,启动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产业园建设,致力于打造智能卫浴产品,如机器人洗澡机、健康马桶等。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标志着卫浴行业正迈向AI与机器人新时代,引领全球制造业变革。
广州番禺南村一带,缝纫机声不绝于耳,上万家“小作坊”式的服装企业汇聚于此,涵盖从原材料到成衣制造的全链条。这些小企业以灵活的“小单快反”模式著称,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尤其在跨境电商中表现突出。然而,随着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及关税增加,成本上升使行业面临巨大挑战。许多企业考虑将生产线迁往东南亚,但搬迁并非易事,供应链生态的复杂性、文化差异和原产地核查等问题,使得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2025年MWC前夕,AI与移动网络融合迎来“奇点时刻”。上海东方医院通过“思维链提示”快速诊断罕见病,某金融机构借助AI识别新型欺诈模式,均展示了AI在推理和学习上的飞跃。5G-A时代,低时延、大带宽特性支持端云协同,推动多模态AI感知能力提升,数字孪生技术打通物理与数字世界,助力各行业智能化转型。AI赋能移动网络,实现智能动态节能和优化用户体验,预示着更聪明、绿色、高效的未来。
春节期间,扫地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40%,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电子年货”。然而,商用清洁机器人在写字楼、银行等场所的应用仍依赖人工,尤其在处理复杂污渍时表现不佳。尽管市场需求刚性存在,但商用清洁机器人面临灵活性不足、依赖人工维护及成本高昂等问题,导致商业化进展缓慢。萤石推出的云视觉商用清洁机器人BS1,通过纯视觉方案和自清洁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幅提升了清洁效率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标志着商用清洁机器人市场正迎来商业化拐点。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点燃观众热血,五年后再次以“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态度唤醒少年气。电影不仅刷新了国内票房纪录,更象征着中国科技企业集体逆袭的精神。从九牧卫浴到DeepSeek、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它们用创新和勇气打破成见,改写规则,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展现了“哪吒精神”的现实对照。
2022年末,大模型浪潮席卷新闻媒体行业,引发内容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2023年1月,传播大脑科技公司在杭州成立,成为浙江新闻传媒领域的重要探索。两年后,大模型技术进一步重构新闻生产和分发逻辑,传播大脑通过整合资源、打破壁垒,推出了国内首个媒体垂类大模型,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浙江模式”,助力多省份媒体融合进程。2025年初,传播大脑在智能化办公、内容创作和形式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媒体行业的未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启示。
2025年春节前夕,AI拜年成为新潮流。百度通过“春节祝福语”活动,利用文心大模型4.0 Turbo生成个性化拜年贺卡,用户只需上传照片和输入文案,即可获得高度逼真的定制贺卡。这项技术凭借iRAG(检索增强生成)实现了高精度图像生成,避免了常见的“AI味儿”,使AI生成的内容既真实又富有文化内涵,为普通用户带来了专业级的创作体验,也为图像生成的产业化落地铺平了道路。
在CES 2025上,英伟达宣布Blackwell芯片全面投产,GB200芯片为大语言模型推理带来30倍性能提升,成本和能耗降低25倍。然而,1月13日白宫公布的“临时最终规则”对AI芯片出口进行严格限制,引发市场悲观情绪。新规将全球分为三级,中国大陆被列为Tier 3,面临先进芯片进口禁令和模型权重管控,加剧了中国AI产业的挑战。尽管如此,华为云、科大讯飞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如昇腾AI云服务,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算力解决方案,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韧性和创新精神,推动大模型生态的发展。
1月15日,美国商务部将25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包括智谱及其子公司。面对制裁,智谱迅速回应,表示不会影响业务,并于次日发布全新端到端模型GLM-Realtime、升级GLM-4-Air和GLM-4V-Plus模型,推出免费的Flash系列普惠模型。这些举措展示了智谱在多模态交互、视频理解、语音交互等领域的技术实力,体现了中国AI企业在自主创新和自主可控方面的坚定决心。此举不仅彰显了智谱的技术硬实力,也为中国AI产业的自立自强树立了榜样。
经过2024年的探索,具身智能成为科技新风口,吸引红杉中国、华为等资本和大厂纷纷布局。北上广深等城市将其作为产业方向,年内完成60多起融资。九牧等垂直行业冠军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如九牧与华为合作推出智能魔镜柜,结合AI提供个性化服务,加速卫浴从“卫生”向“健康”跃迁。具身智能不仅限于人形机器人,还涵盖非人形的专业场景应用,有望在2025年走进日常生活,重塑市场格局。
我们设计了一场“年终考试”,邀请了OpenAI的o1、通义千问QwQ、deepseek的R1、Kimi的K1和智谱的GLM-Zero参与。考试涵盖数学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编程题、逻辑推理题和海龟汤问题,模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对比各模型的表现,发现它们在速度、准确性和推理过程上各有优劣。 - **o1**:推理速度快且正确率高。 - **QwQ**:表现中规中矩。 - **deepseek R1**:数学和编程能力突出。 - **Kimi K1**:自我反思能力强,逻辑自洽性佳。 - **GLM-Zero**:综合表现优异,尤其在数学和编程方面不输o1,是国内目前最好的推理模型
上世纪70年代,沃兹尼亚克、乔布斯等人成立Homebrew Computer Club,推动个人电脑普及。如今,创原会承袭这一精神,由CNCF执行董事Priyanka Sharma等构建,聚焦云原生和AI技术,汇聚各行业技术骨干,探索前沿科技。2024年创原会年度峰会达成“全面拥抱AI-Native”共识,解决算力与存储瓶颈,推动AI原生应用开发,助力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成为行业创新风向标。
马斯克、黄仁勋等人的支持使具身智能成为2024年最受资本追捧的赛道之一。影智科技创始人唐沐认为,具身智能应以解决实际需求为导向,而非单纯追求人形设计。唐沐凭借其在腾讯和小米的丰富经验,打造了xbot咖啡机器人,该机器人已在多个场合成功应用,展示了具身智能的现实价值。唐沐强调,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提升实用性,而非追求形式上的“像人”。
2024年被视为大模型应用的元年。昇思MindSpore AI框架凭借其强大的开源社区和技术创新,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截至2024年11月,该框架的下载量已超过1100万次,覆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0多个城市,拥有3.7万名贡献者。昇思MindSpore不仅在人才培养和社区治理方面表现出色,还在大模型的开发、训练和应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支持了50多个主流大模型,覆盖15个行业。随着其市场份额预计达到30%,昇思MindSpore正逐步成为行业共识,推动大模型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12月2日,美国对华实施新一轮出口限制,将140余家中国企业列入贸易限制清单。对此,中国多个行业协会呼吁国内企业谨慎选择美国芯片。尽管受限企业表示影响有限,但此事件引发了关于AI领域芯片供应的担忧。华为云推出的昇腾AI云服务,提供全栈自主的算力解决方案,包括大规模算力集群、AI框架等,旨在应对AI算力需求,确保算力供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助力中国AI产业持续发展。
55年前,阿姆斯特朗登月时说:“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如今,这句话被用来形容智谱的AutoGLM。11月29日,智谱发布了AutoGLM Web、GLM-PC等产品,标志着AI从对话机器人进化为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AutoGLM能跨应用操作、执行超长任务,甚至支持“无人驾驶”上网,预示着人机交互新时代的到来。
操作系统的发展遵循约20年的周期律,从大型机到个人电脑,再到互联网时代,每次变革都催生了新的应用和市场。当前,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浪潮,操作系统再次迎来革新机遇。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操作系统,凭借其开放性和安全性,在服务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面对AI时代的安全挑战,openEuler提出“OS for AI,AI for OS”理念,通过复式内核设计和AI技术,强化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展现了中国在开源领域的创新实力。
鳄叔介绍了RAG(检索增强生成)技术,这是一种让AI既能查资料又能灵活作答的方法,如同“开卷考试”的学霸。RAG结合了检索能力和生成能力,使AI能够实时获取最新信息,提供更专业、精准的回答,广泛应用于企业客服、法律咨询、医疗诊断和教育等领域。
2024年双11,九牧集团凭借创新营销策略,线上销售额超20亿,霸榜多个平台。其“全家桶”广告巧妙结合谐音梗和用户痛点,引发广泛讨论和关注。通过儿童视角展现智能马桶的多功能性,精准触达不同人群,实现高转化率。九牧的成功表明,品牌需在技术创新和年轻化营销上下功夫,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智谱清言App近日上线了“新清影”,并开源了最新的图生视频模型CogVideoX v1.5。相比之前的版本,“新清影”在视频分辨率、生成速度、多通道生成能力和模型性能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支持生成10秒、4K、60帧的超高清视频。此外,即将上线的音效功能将进一步提升视频的逼真度和实用性,标志着AI视频创作进入“有声时代”。这些改进使得内容创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虹信软件作为四川长虹在数字产业的旗舰企业,从2008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数字企业”和“智慧城市”两大核心业务。通过内外并进的策略,虹信软件不仅推动了长虹集团的数字化转型,还为数百家企业提供了“软件+咨询+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近年来,虹信软件与鲲鹏生态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安全的数字化转型,成为鲲鹏生态中的重要“布道者”。
2023年云栖大会上,Salesforce宣布与阿里云合作,由后者负责其核心CRM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与运营。此后,双方密集推进了一系列合作计划,包括2023年11月1日启动生态合作计划、2023年12月18日正式上线、2024年1月31日发布本地化扩展组件互联网关CXG等。这些举措不仅解决了数据合规和迁移难题,还通过本地化生态和创新功能提升了客户体验。云栖大会2024上,阿里云上的Salesforce展示了其在医疗健康和宠物营养品等行业中的成功案例,证明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在近期的世界粮食论坛科学与创新论坛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围绕“推动普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展开讨论。拼多多作为2022年粮农组织年度创新奖得主,分享了其在农业数字化领域的实践,展示了多个创新项目,如“智慧番茄”和“秸秆与饲料转化的综合扶贫项目”。拼多多通过举办高水平农业赛事,吸引年轻人才投身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在“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正迎来新周期。2024年,围绕“模式创新”的讨论不断,居住需求成为新周期的核心驱动力。华为与保利发展签署全屋智能业务战略协议,双方将基于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智能化“好房子”的建设。智能化不仅提升了居住体验,还解决了安装运维和降本增效等问题,为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近期,大模型领域不断传来新消息。9月中旬,OpenAI悄然发布o1模型预览版,随后智谱推出了包括最新旗舰模型GLM-4-Plus在内的多个更新。GLM-4-Plus在语言理解、长文本处理及时序问答方面表现出色,清华大学基础模型研究中心测评显示其综合能力全球前三。通过API接口,GLM-4-Plus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多种问题,如财务报告分析、信息提取及视频脚本生成等,显著提升效率。此外,智谱还计划与硬件开发者合作,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2024年7月,雄安新区建成国内首个面向车联网场景的IPv6+算力网络示范基地,推动自动驾驶技术普及。IPv6自1998年发布以来,逐步成熟,以其海量地址容量、强大业务承载能力和安全保障,成为智能时代核心技术。中企通信与华为合作,推出IPv6+和SD-WAN融合创新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稳定连接、高效运维和数据安全,推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网络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为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坚实基础。
大模型在过去两年迅速崛起,正加速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在办公领域,其主要模态——文字和图片,成为了数字化办公的基础内容,催生了公文写作、表格生成、文本翻译等多种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AI引入办公场景也带来了数据安全与成本等问题。为此,钉钉与昇腾联合推出的“钉钉专属AI一体机解决方案”,通过本地化部署解决了数据安全、成本高昂及落地难等痛点,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深度协同优化,为企业提供了开箱即用的AI服务,推动了办公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9月25日,方太在北京品牌超级体验店发布了全新一代水槽洗碗机Y系列,引发广泛关注。这款产品集水槽、洗碗机、果蔬净化机于一体,解决了传统洗碗机安装复杂、空间占用大等问题,尤其适合中国家庭厨房。自2015年推出首代水槽洗碗机以来,方太通过创新设计,如双层可翻转水流清洗系统和自动顶门透气干燥系统,大幅提升用户体验。此次Y系列不仅解决了洗锅难题,还增加了多功能料理台功能,进一步优化了厨房空间利用。方太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对中国家庭需求的深刻理解,成功引领了洗碗机市场的变革。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AI+”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成为新质生产力引擎。市场层面,AI+正深刻变革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但AI算力瓶颈依然存在。在2024年中国算力大会上,超聚变等企业探讨了算力的绿色化和效能提升。超聚变推出的FusionPoD for AI全液冷服务器,显著降低能耗并提升算力效能,其FusionOne AI解决方案也加速了AI在各行业的落地。这些创新将重塑算力格局,推动智能革命。
自2014年起,国内银行纷纷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将系统分为核心系统与外围服务系统。然而,核心系统面临架构老化、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转型。华为在2024全联接大会全球智慧金融峰会上发布了《现代化金融核心系统白皮书:实践篇》及金融分布式新核心解决方案5.0,提出“1+3+N”架构,涵盖工程工艺、多活架构、数据库架构、智能研发和一体化运维五大升级,助力银行核心系统向分布式转型。通过与众多合作伙伴联合创新,华为为银行提供了系统化的转型方案,推动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
2011年,Siri在iPhone 4s发布会上首次亮相,引发了人们对智能助手的无限遐想。尽管后续发展遇到挑战,但人们对“贾维斯”般的智能助手的渴望从未消失。2024年,OpenAI和智谱AI相继推出支持视频通话的GPT-4o和智谱清言APP,实现了多模态互动和实时推理,应用场景涵盖作业辅导、产品介绍和厨房助手等。这些创新突破了传统人机交互的局限,使“人手一个贾维斯”的梦想更近一步。
近期,“仅退款”政策在电商平台引发争议,商家抱怨遭遇“羊毛党”。然而,仅退款订单占比极低,真正压力源于高昂的运营成本。淘宝天调整规则,统一收取0.6%基础服务费,并通过流量推广提效减轻商家负担,但流量成本仍占大头。京东自营与第三方商家存在“流量平权”问题,京东正试图平衡两者间的差距。拼多多则通过低价策略获取流量,简化商家运营逻辑。综上,控制营销开支和流量成本已成为商家盈利的关键。
在第三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出“新质互联网”概念, 指出现有网络技术难以满足AI时代需求, 成为智能化发展的瓶颈。新质互联网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网络吞吐效率下降、运力不足、丢包、安全等问题, 并改善消费端体验如AI Agent、XR应用中的时延。IPv6+技术成为重点, 运营商与企业已开始部署相关解决方案, 如提高智算中心算力性能、实现广域高吞吐传输及算力路由优化时延。此外, “新质互联网创新发展计划”正式启动, 推动技术标准与应用。中国银行和国家电网等先行者已验证其价值, 预示着新质互联网将在支撑各行业数智化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年,AI手机迎来爆发,高通CEO称其为关键元年。各品牌如三星、华为、OPPO、小米及苹果纷纷涉足。中国电信发布首款AI手机麦芒30 5G,搭载星辰大模型,提供智能问答、语音转写等服务。市场预期AI手机销量将显著增长,但消费者是否买单仍取决于实际体验。麦芒30 5G针对年轻人提供AI集成的个性化体验,如多方言识别、智慧应用及AI增强的云盘服务。中国电信的运营商背景为其带来差异化优势,结合AI+战略和云网融合,有望重塑市场格局。生成式AI正改变行业,运营商的加入加剧竞争,智能手机市场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曾国洋,26岁的面壁智能CTO,自幼编程,清华NLP实验室研究员,致力于高效大模型。他领导的面壁智能通过OpenBMB社区降低大模型使用门槛,推动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在与昇腾AI的合作中,实现大模型性能与国产化适配,目标是使AGI更高效、普及。尽管市场竞争激烈,曾国洋坚信AGI未来并持续推动技术创新。**
2024年大模型行业迎来淘汰赛,各大公司如字节跳动、阿里云等纷纷大幅降价,甚至免费提供服务,导致“白菜价”时代到来。此举对初创企业造成压力,部分跟进降价,如智谱AI,部分选择不跟风,如百川智能。降价潮可能带来三种结果:一是利好开发者,加速AI应用爆发;二是行业集中度提高,淘汰缺乏竞争力的小公司;三是可能引发价格主导的“圈地运动”。初创企业为生存可采取技术突破、提供差异化服务或转向To C市场等策略。尽管价格战带来挑战,但仍有企业在融资中取得成功,如智谱AI。然而,也有公司如竹间智能面临困难。大模型行业的未来充满变数,企业需寻找适应新环境的生存之道。
郑辉,从大四学生到资深AI开发者,他的成长轨迹映射了中国AI生态的繁荣。他独立开发的NonZero算子被纳入CANN主线,参与的深度学习框架降低了大模型训练门槛。在昇腾AI生态中,郑辉们正助力大模型发展。从初次接触分布式机器学习到优化算子,再到参与大模型推理加速项目,郑辉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他的工作有望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部署在线推理服务。他的故事展示了开发者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克服挑战,推动AI在各行业的应用,照亮智能化之路。
想要用大模型概念提振股价,必须要在体验上直面用户,耐心应对一次次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