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5G新通话:可能是AI落地千行万业的首个全民级场景

简介: 5G新通话融合AI与DC数据通道,打破传统语音局限,实现“听说看触”多模态交互。用户拨打热线即可在通话中挂号、咨询、共享屏幕,服务直达指尖。从客服到医疗、助老、外贸,通话正变为集沟通、操作、服务于一体的“生活入口”。2025年,超70款终端支持,6000万用户已体验。通话即服务,时代已变。

如果你打过客服电话,大概率会有这样的体验:机械的语音提示一遍又一遍,“业务咨询请按1……人工服务请按0”,层层语音导航后,好不容易接通了人工,却又被告知“请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通话还没结束,耐心早已耗尽。不仅仅是用户体验上的痛点,也是整个通信服务体系的症结所在。

2025年的PT展上,我们在华为展台的“5G新通话”体验区见证了新的可能:用户拨打引入了蚂蚁AQ AI健康管家的服务热线,用户可以在通话中获取健康科普、寻医问诊、线上挂号等服务。

新场景的背后,是数据通道(DC)带来的底层能力变革,从纯语音交互进化为“听说看触”多模态交互,从单点服务融合为一体化全流程服务,让通话从单纯的“沟通工具”变成了“生活服务入口”。

在5G与AI的双轮驱动下,通信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重构。

01 三年接力式创新,新通话从概念走进现实
回望通信产业的发展史,通话可以说是最“古老”的服务。

最初的固话时代,满足了“能不能听到对方”的刚需;到了移动时代,“随时随地沟通”成了生活日常;视频通话的出现,进一步满足了“看见彼此”的需求……可技术上的进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体验上的诟病。

就像前面所提到的,企业客服仍依赖单一语音导航,用户听半天才能按对键;挂号、咨询、订票等服务,依然要在“打电话—挂断—打开App—重复输入”之间来回切换;通话中无法展示图片、不能同步信息、无法直接操作,用户的注意力被分散,服务体验的断点迟迟没有打通。

时间回到2022年,为了加速传统语音通话业务的演进,华为代表的通信厂商、中国移动代表的运营商、GSMA等标准组织、终端厂商等,纷纷参与到5G新通话的产业建设,相关的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和网络建设紧锣密鼓推进。

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无疑是DC通道——在VoNR音视频通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数据通道,可以传送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网页、菜单、表情、位置、涂鸦、AR/VR等多样化数据。

有了DC通道的底层能力,通话进入了“交互时代”:通过在通话界面同步展示菜单、网页、图文信息等内容,甚至是共享屏幕,用户能够“看着办”“点着选”,不再需要死记语音提示,直接在页面上获取相关服务,让信息交互效率大幅提升,将过去“听得见、看得见”的电话,变成“能操作、能交互”的沟通。

大模型驱动的AI技术,进一步为5G新通话扩展了能力边界。

比如通话字幕、智能翻译、AI速记等功能,用字幕“补全”了缺失的声音、用翻译打破了语言障碍,并且可以在通话后智能生成摘要、添加日程,乃至智能拦截诈骗电话,让通话体验指数级提升。

截止到目前,新通话用户数已经超过6000万,预计到25年底70款终端支持DC,覆盖华为、荣耀、OPPO、VIVO、小米品牌,将有2500万部终端推出市场。

经过三年时间的接力式创新,5G新通话渐渐从概念走进现实。

02 打破想象力桎梏,在场景落地中验证价值
5G新通话的价值到底在哪里?答案还要回到场景中。

早在2025年2月,中国移动就开始在河南启动了新通话DC友好用户招募活动,并在3个月后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5G新通话DC应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场景落地,5G新通话的用户价值渐渐浮出了水面。

第一个是外贸业务场景。

和外国客户通话时,语言差异一直是效率的最大障碍,往往需要依赖第三方翻译软件或邮件往返确认。

5G新通话的DC通道正在改变这样的局面:与海外客户通话时,AI翻译字幕在屏幕下方同步滚动,让跨语言沟通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自然顺畅。只需轻触屏幕,就能实时分享文件、共享屏幕双方在同一界面上完成确认与修改,真正实现“边说边改”。

第二个是产品售后场景。

在产品售后服务中,口头“描述问题”往往是让用户头疼的一步,“红线旁边的小黑盒子”“靠近插座那边的按钮”,维修师傅听得一头雾水,往往要反复确认,甚至上门后才发现“原来不是那个部件”。

在5G新通话的加持下,用户在电话报修时可以直接拍照,维修师傅能即时看到故障部位,边看边指导,简单问题无需上门就能远程解决。而且AI辅助识别功能还能在后台自动标注关键部件,减少误判与重复沟通。

第三个是助老服务场景。

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时代的智能化却成了他们的“老大难”:隐藏在各种APP里的服务,让他们拿着手机束手无策;即使子女教了很多次,要用的时候还是不会操作……

AI和DC通道为助老服务赋予了新的“魔力”:打个电话就能“问医生”,在通话界面直接上传体检报告、拍摄药品照片;遇到不会的操作,可以直接在通话界面标注、绘图,实现手把手教学……在消除老年数字鸿沟的问题上,5G新通话给出了最符合老年人群习惯的解法。

想象力不应该止步于此。

在第三届“5G新通话研讨会”上,我们看到了新通话赋能各种行业的优秀实践,比如中国平安95511智能客服基于新通话DC的可交互能力,实现了从“只能听”到”同时看”到“容易办”的服务闭环。

03 通话即服务,传统业务进阶成AI新入口
理解了5G新通话的场景价值,就不难读懂潜在的产业机遇。

无论是医疗服务、客户沟通,还是视频客服、售后服务,无不揭示了一个事实:每天数十亿次的通话,在DC通道的使能下,天然具备交互、身份、安全与反馈属性,可以说是AI服务落地的理想路径。

一个利好的消息在于,华为、中国移动在内的产业先锋,都在第三届“5G新通话研讨会”上释放了积极信号。

在网络层面,华为云核心网产品线CS&IMS领域总裁马鹏在演讲中公开表态:“DC业务离不开网络,到底什么样的网络去支撑?对于网络的构筑,我们要构建开放、兼容的多模态的网络生态”。

相应的动作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是坚持能力开放,在网络架构层面通过标准接口实现内容源的无缝接入,同时赋予生态更强的敏捷性,灵活集成三方媒体能力、各类功能的插件,缩短业务的上线周期;

第二是采用网页分离架构,实现个人的应用和垂直行业的应用,在保障DC快速上线的同时,保持网络的稳定性、高可靠性;

第三是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和适配方案,实现对不同品牌、不同终端各种小程序的广泛兼容,确保用户体验一致。

在业务层面,中国移动表示将开放通话原子能力,包括通话控制、通话媒体服务、通话AI服务,以及各种模式的视频通话和DC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为每一通电话提供个性化服务。

原因并不难解释。

只有开放的能力和生态体系,企业开发新通话应用时,才会像开发小程序一样简单,降低门槛的同时,打消投入和回报的疑虑,帮助千行万业的开发者快速上线适配行业和应用场景的新通话业务。

最终的目标,则是构建统一的DC标准和统一的DC应用市场,让所有的企业、用户都能享受DC+AI的技术红利,让通话从“语音入口”升级为AI时代的“业务入口”,进而重塑基础通话体验,实现“通话即服务”。

借用真格基金管理合伙人戴雨森的一个观点: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化主旋律是占领更多的用户时间,到了AI时代,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成为智能体决策链上的必要节点。

沿循这样的逻辑,叠加了DC和AI能力的5G新通话,将是“必要节点”的现实载体:当通话和行动不再割裂,沟通就不再是信息的终点,可能是AI走向千行万业的首个全民级场景。用户只需一通电话就能解决问题、企业可以用通话连接整个服务生态,运营商也将重构价值链、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一个繁荣的5G新通话生态,将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04 写在最后
想象一个不远的未来:

清晨接到医院的电话,快速查看自己的健康档案,并预约一项针对性的体检;

中午打电话到餐厅,屏幕上会直接弹出菜单,轻松完成提前点单和座位预订;

下午收到了银行的来电,和基金经理一边沟通一边完成理财产品协议的签署;

晚上与朋友视频通话时,AR表情、涂鸦贴纸、数字人等应用让互动更加有趣。

把想象力再放大一些,和医院、餐厅等沟通的,可能都不是你本人,而是一个懂你的智能体……DC通道,正在让通话重新变得有温度、有效率、有想象力,拉开了新一轮体验革命的序幕。

相关文章
|
23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Java
构建定时 Agent,基于 Spring AI Alibaba 实现自主运行的人机协同智能 Agent
借助 Spring AI Alibaba 框架,开发者可快速实现定制化自动定时运行的 Agent,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到人工参与决策的全流程AI业务应用。
502 38
|
26天前
|
数据采集 监控 API
告别手动埋点!Android 无侵入式数据采集方案深度解析
传统的Android应用监控方案需要开发者在代码中手动添加埋点,不仅侵入性强、工作量大,还难以维护。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字节码插桩技术的无侵入式数据采集方案,通过Gradle插件 + AGP API + ASM的技术组合,实现对应用性能、用户行为、网络请求等全方位监控,真正做到零侵入、易集成、高稳定。
409 32
|
23天前
|
运维 监控 数据可视化
从巴比馒头的“洗菜流水线”,来看“telemetry pipeline”工具的火热兴起
以巴比馒头自动化洗菜为喻,探讨运维领域“数据清洗”难题。DataHub作为国产可视化遥测管道工具,支持多源数据接入与低代码编排,实现日志、指标、链路等数据的高效处理与统一管理,助力企业构建高质量可观测体系。(238字)
|
29天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阿里云加持,《泡姆泡姆》让全球玩家畅享零延迟冒险
通过 SLS、ARMS 与 CMS 的协同运作,《泡姆泡姆》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应用逻辑再到用户行为的全栈洞察。这一技术体系不仅支撑了游戏的全球化运营,更为实时互动娱乐场景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通过云原生架构的弹性能力、全栈可观测的智能诊断与热更新的持续交付,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玩家体验零损耗”的终极目标。
282 29
|
6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穿越AI周期,卫浴新场景的九牧答卷
两年前,阿里巴巴CEO张勇提出“所有行业都值得基于AI重做一遍”的观点。如今,AI正重构多个行业,如AIPC提升生产力、电商优化供需匹配、搜索跃升语义理解等。九牧在第29届上海厨卫展前夕发布AI BATH场景品牌,通过全链路AI解决方案,重新定义卫浴空间。文章探讨了智能化进程中“伪智能”问题,分析九牧如何以DeepSeek大模型、健康守护功能及跌倒报警系统等,实现主动式服务,推动场景智能从单品向互联互通转变。最后指出,随着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场景革命”已来临,九牧或成行业分水岭,引领新增长曲线。
170 14
|
23天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安全
如何通过阿里云服务器部署Web应用?
阿里云提供ECS与SAE一站式Web应用部署方案,支持弹性伸缩、安全防护与全球加速,助力电商、教育等高并发业务稳定运行。四步完成环境搭建、应用发布与智能运维,结合真实案例验证可靠性。
在markdown中添加视频的两种方法
markdown浏览器中如何添加视频呢?两种方式
|
JavaScript
NATAPP使用教程(内网穿透)
NATAPP使用教程(内网穿透)
2158 0
|
23天前
|
人工智能 缓存 算法
大模型推理优化:推测解码技术详解
本文深入解析大语言模型推理中的革命性技术——推测解码(Speculative Decoding)。通过分析自回归解码的序列性瓶颈,详细阐述推测解码的核心原理、验证机制和实现策略。文章包含完整的算法实现、多方案性能对比以及实际部署指南,展示如何在不影响生成质量的前提下将推理速度提升2-3倍。
196 0
|
Windows Linux
Windows CMD中的findstr命令详解
Windows CMD中的findstr命令详解 一、作用 findstr是Window系统自带的命令,用于查找某路径下指定的一个或多个文件中包含某些特定字符串的行,并将该行完整的信息打印出来,或者打印查询字符串所在的文件名。
744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