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我们从Hello World示例代码来看D3如何做数据绑定 ``` var demo = d3.select('body') .selectAll('p') .data(data, function (d) { return d; }); ``` 这段代码执行了以下步骤: 1、通过 d3.sele
用过kissy的都知道它的选择器有 `Node.one` 和 `Node.all` 两个,前一个是选择第一个结果,后一个是选择所有结果; D3的选择器跟kissy类似,只是名字换成了 `d3.select` 和 `d3.selectAll` ,应该比较好理解; 例如: 选中body标签 var body = d3.select('body'); 选中所有p标签
# d3.layout.pie() 在第4章*D3 创建SVG*里我们讲过 圆弧图 的制作方法,我们需要准备这样的数据才能画出圆弧: ``` var angle = 2*Math.PI; var data = [ { startAngle: 0, endAngle: 0.2*angle
布局是 D3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可以理解成 “制作常见图形的函数”,有了它制作各种相对复杂的图表就方便多了。 D3 与其它很多可视化工具不同,相对来说较底层,对初学者来说不太方便,但是一旦掌握了,就比其他工具更加得心应手。 下图展示了 D3 与其它可视化工具的区别:  弦图是一种用于描述节点之间联系的图表。 #### 弦图(Chord)的API说明 * chord.chords - 取回计算的弦角度。 * chord.groups - 取回计算的分组角度。 * chord.matrix - 取得或设置布局需要的矩阵数据。 * chord.padding - 取得或设置弦片段间的角填充。 * cho
# d3.layout.force() 力学图(也称为导向图,也有叫网络拓补图的,反正就是通过排斥得到关系远近的结构)在社交网络研究、信息传播途径等群体关系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直观地反映群体与群体之间联系的渠道、交集多少,群体内部成员的联系强度等。 #### 力学(Force)的API说明 * force.on - 监听布局位置的变化。(仅支持"start","step",
# d3.layout.tree() 树状图( Tree )用于表示层级、上下级、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其布局的用法与集群图几乎完全相同,本章简单通过两个图的对比来讲述两种图表之间的不同之处。 ## 树状图  ### 集群图 ![]
# d3.layout.cluster() 集群图是一种用于表示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图表。 #### 集群图(Cluster)的API说明 * cluster.children - 取得或者设置子节点的访问器函数。 * cluster.links - 技术树节点之间的父子连接。 * cluster.nodeSize - 为每个节点指定固定的尺寸。 * cluster.node
# d3.layout.pack() 打包图用于表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也可表示各对象的权重,通常用一圆套一圆来表示前者,用圆的大小来表示后者。 #### 打包图(Pack)的API说明 * pack.children - 取得或设置子节点的访问器。 * pack.links - 计算树节点中的父子链接。 * pack.nodes - 计算包布局并返回节点数组。 * pac
# d3.layout.stack()  什么是堆栈图。 例如,有如下情况: 某公司,销售三种产品:个人电脑、智能手机、软件。 2005年,三种产品的利润分别为3000、2000、1100万。 2006年,三种产品的利润分
# d3.layout.treemap()  #### 矩阵图(Treemap)的API说明 * treemap.children - 取得或设置孩子访问器。 * treemap.links - 计算树节点中的父子链接。 * treem
# d3.layout.partition()  上节中展示的是基本的方形分区图,这节我们要做一个圆形的分区图,圆形图跟方形图基本相同,只有布局函数的 size 函数和绘制图形的部分稍有区别; ## 1、数据 ``` var
# d3.layout.partition()  分区图可以展示为方形或者圆形,从原理上来说它是树状结构的一种可视化展现形式,表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 分区图(Partition)的API说明 * partition.chi
# d3.layout.histogram()  直方图用于描述概率分布,假设有数组 a = [10, 11, 11.5, 12.5, 13, 15, 19, 20 ],现在把10~20的数值范围分为5段,即: 10~12, 12~14, 14
 前20节中,我们讲了各种静态D3图表的制作,好的图表应该是要与用户进行互动的,这节来讲讲D3的交互事件; ## d3.event selection选择器事件监听的写法跟平时我们用的jQuery类似,如: selection.on(
# d3.layout.bundle()  下图是航班查询网站全球航班雷达(FlightRadar24)显示的今日长三角地区的飞机飞行图:  polygon函数有3个用途: * polygon.area() 用来计算多边形面积; * polygon.centroid() 用来计算多边形中心坐标; * polygon.clip(subject)
# d3.geom.quadtree  四叉树也被称为Q树(Q-Tree)。四叉树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空间数据索引、2D中的快速碰撞检测、存储稀疏数据等,对游戏编程,这会很有用。 四叉树(Q-Tree)是一种树形数据结构。四叉树的定义是:它
# d3.geom.voronoi()  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城市中有很多的便利店,当你走在城市的任意地方,怎么才能找到离你了近的便利店呢?这种场景就适合用泰森多边形来解决。 通过一个示例来展示。 ## 1、数据 `
# d3.geom.hull  hull函数用于计算指定坐标点的外围边界,用一个场景来描述,某片草原上有100只羊在不同的位置,我们需要将羊群所在的草场圈起来,那只要将羊群最外围的羊通过一根线连起来就可以实现,同理,hull就是用来计算这个外围边
## 概念 通过上篇文章,初步接触Git的朋友应该已经对Git有所了解了,既然你已经打开了这篇文章,说明你对深入了解Git有强烈的欲望,那就跟着我一起先来深入了解一下Git相关的概念。 ### 工作区(Working Directory) 就是你在电脑里能看到的目录,比如上文中的 **reading-ist** 文件夹就是一个工作区 ![](https://img.alic
## 简介 Git是一种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它可以不受网络连接的限制,加上其它众多优点,目前已经成为业界做项目版本管理时的首选。 Tips:非开发人员也可以用Git来做自己的文档版本管理 2013年,淘宝前端团队开始全面采用Git来做项目管理,我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接触和使用Git,到目前刚好3年时间。Git的api很多,但其实平时项目中90%的需求都只需要用到几个基本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