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delScope中,关于云资源的回收机制,尤其是最低配云空间的资源回收策略,目前知识库中并未明确提及具体的自动回收时间或条件。然而,根据相关资料和云服务的一般规则,可以推测以下信息:
1. 云资源回收机制
- 在阿里云的相关产品中(如RDS、AnalyticDB等),资源回收通常依赖于用户的使用情况以及系统配置的自动回收策略。例如:
- PostgreSQL中执行
DROP TABLE
后,磁盘空间的回收可能因会话或进程的占用而延迟。
- AnalyticDB中的Auto Vacuum机制会在表数据更新或删除后,根据脏数据比例触发自动清理。
- 对于ModelScope中的云空间资源,如果一段时间无人使用,可能会触发类似的自动回收机制。
2. 最低配云空间的使用限制
- ModelScope支持通过场景化方式部署模型服务,但这种方式仅支持API接口调用,不支持WebUI调用。这表明最低配云空间可能主要用于轻量级任务。
- 如果用户长时间未使用云空间,系统可能会根据资源使用率和空闲时间,逐步回收分配的计算资源(如GPU、CPU等)以优化资源利用率。
3. 重要提醒
- 计费与资源释放:当您使用公共资源创建实例后,将按照实例的服务时长计费。停止或删除实例后,计费才会停止。因此,建议在不再需要云空间时,主动释放资源以避免不必要的费用。
- 自定义镜像与数据保存:如果您使用了自定义镜像或存储了重要数据,请确保在资源回收前备份相关文件。
4. 如何避免资源被回收
- 定期访问:保持对云空间的定期访问和操作,避免系统将其标记为闲置资源。
- 配置自动续期:检查是否有相关设置可以延长资源的保留时间。
- 联系技术支持:如果您需要长期保留最低配云空间,建议联系阿里云技术支持,确认是否有特殊配置或服务选项。
综上所述,虽然ModelScope中未明确说明最低配云空间的具体回收时间,但根据阿里云其他产品的回收机制推测,长时间无人使用的资源可能会被系统自动回收。为了避免资源被回收,建议用户定期访问云空间或主动管理资源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