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问题OceanBase数据库?
10点全量备份,11点增量备份,12点增量备份
12点的增量是基于10点的全量备份来的,还是基于11点增量来的
想确认下,官网文档,有写增量是基于上一次备份,也有写基于上一次全量备份。这个哪位老师给个确切的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在 OceanBase 数据库中,增量备份的依赖关系是基于上一次全量备份的,而不是基于上一次的增量备份。以下是详细解释和依据:
OceanBase 数据库采用了一种分层的备份机制,其数据分为两类: 1. 基线数据(全量备份):这是某一时间点的完整数据快照,通常通过全量备份生成。 2. 增量数据(日志备份):这是自最近一次合并时间点以来的所有更新内容,以 Commit Log 的形式记录。
根据知识库中的描述,增量备份(日志备份)是基于最近一次全量备份的时间点开始记录的。这意味着: - 10 点的全量备份会生成一个完整的基线数据快照。 - 11 点和 12 点的增量备份都是基于 10 点全量备份的时间点进行记录的,而不是基于 11 点的增量备份。
在知识库中明确提到: - 物理备份:通过捕捉某一合并时刻的基线数据,并结合此后的增量 Commit Log 记录,这些数据会被复制到存储设施中。 - 日志备份:默认开启,支持在日志备份的时间范围内选择任意时间点进行数据恢复。
这表明增量备份的日志记录是从全量备份的时间点开始的,而不是从上一次增量备份的时间点开始。
因此,在您的场景中: - 10 点的全量备份生成了基线数据。 - 11 点和 12 点的增量备份都基于 10 点的全量备份,而不是基于 11 点的增量备份。
重要提醒:如果需要更精确地验证这一点,建议在实际环境中测试备份和恢复流程,或者联系 OceanBase 技术支持团队获取进一步确认。
希望以上解答能够帮助您明确增量备份的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