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QL 审计是否会影响实例性能?
2. SQL 审计采集量在哪里查看?
3. 是否可以删除部分 SQL 审计内容?
4. SQL 审计功能是否默认关闭?
5. SQL 审计功能如何关闭?
6. 关闭 SQL 审计功能后是否还可以查看已有的 SQL 审计内容?
7. 备份使用量在哪里查看?
8. 备份使用量是如何构成的?
9. 日志备份保留时间是否与数据备份保留时间一致?
10. 备份文件是否可以删除?
11. 已经通过 ”一键上传 binlog “ 删除了 binlog 日志,为什么备份使用量没有减少?
12. 如何设置备份策略?
13. 如何减少备份使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SQL 审计功能通常设计为低侵入性,意在最小化对实例性能的影响。然而,在高并发或大数据量处理的场景下,可能会有轻微的性能开销,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审计策略的详细配置及系统负载。
SQL 审计采集量一般不直接提供查看界面,但您可以通过审计日志记录的数量和存储时长间接了解采集规模。在OceanBase管理控制台中,您可以设置SQL审计的日志存储时长,这间接反映了数据采集量的潜在大小。对于其他系统如AnalyticDB MySQL,您可以在“SQL审计”页面查询并导出审计日志,通过日志数量评估采集量。
通常情况下,用户不能直接删除部分SQL审计内容。审计日志作为安全和合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生成,主要是为了保持完整性以供审查。如果需要管理审计日志占用的空间,可以通过调整审计日志的存储时长来实现间接“清理”旧日志的目的。
SQL审计功能的默认状态可能因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而异。例如,某些文档指出开启SQL审计是作为一种推荐的安全实践,但并未明确说明其是否默认关闭。通常,用户需手动开启此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合规或监控需求。
关闭SQL审计功能的方法依据所使用的数据库服务有所不同。在OceanBase中,您可以在SQL审计页面右上角点击“关闭服务”,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而对于RDS等其他服务,则需登录相应控制台,找到SQL审计配置选项,并选择关闭服务。
一旦关闭SQL审计功能,新产生的SQL操作将不再被记录。但是,已有的SQL审计内容是否可查看取决于系统设计。部分系统可能在关闭审计后保留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日志,建议在关闭前导出所需日志以备后续查阅。
备份使用量通常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控制台中查看,比如阿里云RDS控制台、OSS存储桶概览等位置,会显示备份占用的存储空间信息。
备份使用量主要由全量备份文件、增量备份文件以及日志备份(如binlog)组成。全量备份占比较大,增量备份根据数据变化量决定大小,日志备份则记录了所有事务操作,其大小与事务活跃度相关。
日志备份(如MySQL的binlog)的保留时间和数据备份(全量+增量)的保留时间通常是独立设置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别配置不同的保留策略。
备份文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手动删除,但需谨慎操作,以免影响数据恢复能力。在阿里云RDS等服务中,过期的备份会自动被系统清理以节省存储空间,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手动删除不再需要的备份。
如果通过“一键上传binlog”删除了binlog日志,但备份使用量没有减少,可能是因为删除操作尚未反映到备份占用统计中,或者该操作仅移除了额外上传的binlog副本,而不影响已集成到备份集中的binlog。具体情况需参考具体服务的文档说明或咨询技术支持。
设置备份策略通常涉及登录云服务控制台,选择相应的数据库实例,进入备份设置或管理页面,然后配置备份类型(全量/增量)、备份周期、备份时间点、保留天数等参数。具体步骤应参照各云服务商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
减少备份使用量的策略包括:缩短备份数据的保留周期、减少备份频率(如从每日备份改为每周备份)、只保留关键时间点的全量备份、利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小备份文件大小、合理规划备份策略以避免不必要的增量或日志备份。
请注意,上述回答中带“[概念理解]”的部分表示这些信息基于通用知识和逻辑推理,而非直接引用自提供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