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者社区 问答 正文

技术运维问题 - MYSQL使用 -RDS for MySQL备份、SQL审计容量相关问题

展开
收起
梨好橙 2018-09-22 23:59:01 1562 分享 版权
阿里云 AI 助理回答
  1. SQL 审计功能通常设计为低侵入性,意在最小化对实例性能的影响。然而,在高并发或大数据量处理的场景下,可能会有轻微的性能开销,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审计策略的详细配置及系统负载。

  2. SQL 审计采集量一般不直接提供查看界面,但您可以通过审计日志记录的数量和存储时长间接了解采集规模。在OceanBase管理控制台中,您可以设置SQL审计的日志存储时长,这间接反映了数据采集量的潜在大小。对于其他系统如AnalyticDB MySQL,您可以在“SQL审计”页面查询并导出审计日志,通过日志数量评估采集量。

  3. 通常情况下,用户不能直接删除部分SQL审计内容。审计日志作为安全和合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生成,主要是为了保持完整性以供审查。如果需要管理审计日志占用的空间,可以通过调整审计日志的存储时长来实现间接“清理”旧日志的目的。

  4. SQL审计功能的默认状态可能因产品和服务的不同而异。例如,某些文档指出开启SQL审计是作为一种推荐的安全实践,但并未明确说明其是否默认关闭。通常,用户需手动开启此功能以满足特定的合规或监控需求。

  5. 关闭SQL审计功能的方法依据所使用的数据库服务有所不同。在OceanBase中,您可以在SQL审计页面右上角点击“关闭服务”,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而对于RDS等其他服务,则需登录相应控制台,找到SQL审计配置选项,并选择关闭服务。

  6. 一旦关闭SQL审计功能,新产生的SQL操作将不再被记录。但是,已有的SQL审计内容是否可查看取决于系统设计。部分系统可能在关闭审计后保留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日志,建议在关闭前导出所需日志以备后续查阅。

  7. 备份使用量通常在云服务提供商的控制台中查看,比如阿里云RDS控制台、OSS存储桶概览等位置,会显示备份占用的存储空间信息。

  8. 备份使用量主要由全量备份文件、增量备份文件以及日志备份(如binlog)组成。全量备份占比较大,增量备份根据数据变化量决定大小,日志备份则记录了所有事务操作,其大小与事务活跃度相关。

  9. 日志备份(如MySQL的binlog)的保留时间和数据备份(全量+增量)的保留时间通常是独立设置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分别配置不同的保留策略。

  10. 备份文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手动删除,但需谨慎操作,以免影响数据恢复能力。在阿里云RDS等服务中,过期的备份会自动被系统清理以节省存储空间,用户也可根据需要手动删除不再需要的备份。

  11. 如果通过“一键上传binlog”删除了binlog日志,但备份使用量没有减少,可能是因为删除操作尚未反映到备份占用统计中,或者该操作仅移除了额外上传的binlog副本,而不影响已集成到备份集中的binlog。具体情况需参考具体服务的文档说明或咨询技术支持。

  12. 设置备份策略通常涉及登录云服务控制台,选择相应的数据库实例,进入备份设置或管理页面,然后配置备份类型(全量/增量)、备份周期、备份时间点、保留天数等参数。具体步骤应参照各云服务商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

  13. 减少备份使用量的策略包括:缩短备份数据的保留周期、减少备份频率(如从每日备份改为每周备份)、只保留关键时间点的全量备份、利用数据压缩技术减小备份文件大小、合理规划备份策略以避免不必要的增量或日志备份。

请注意,上述回答中带“[概念理解]”的部分表示这些信息基于通用知识和逻辑推理,而非直接引用自提供的参考资料。

有帮助
无帮助
AI 助理回答生成答案可能存在不准确,仅供参考
0 条回答
写回答
取消 提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