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系列6】同步工具类

简介: 《Java并发编程实战》这本书看到第五章了,里面的同步工具类感觉比较常用,就简单总结一下。不过在讲“同步工具类”前,大家需要对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非常清楚,如果这个不清楚的话,直接看示例可能不太懂,文章最后面有“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内容,已经给Java小白扫盲,谁让楼哥是暖男呢。

LN27U99L99E$2M[%R46[PEW.jpg

主要讲解Java常用的同步工具类,包括闭锁/FutureTask/信号量/栅栏,最后还对“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进行简单的扫盲。


前言


《Java并发编程实战》这本书看到第五章了,里面的同步工具类感觉比较常用,就简单总结一下。不过在讲“同步工具类”前,大家需要对创建线程的三种方法非常清楚,如果这个不清楚的话,直接看示例可能不太懂,文章最后面有“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内容,已经给Java小白扫盲,谁让楼哥是暖男呢。


同步工具类


闭锁

用途:可用于命令一组线程在同一个时刻开始执行某个任务,或者等待一组相关的操作结束,尤其适合计算并发执行某个任务的耗时。

public class CountDownLatchTest {
    public void timeTasks(int nThreads, final Runnable task)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final CountDownLatch startGate = new CountDownLatch(1);
        final CountDownLatch endGate = new CountDownLatch(nThreads);
        for (int i = 0; i < nThreads; i++) {
            Thread t = new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 阻塞,等待startGate.countDown()的执行
                        startGate.await();
                        try {
                            task.run();
                        } finally {
                            // 每次执行完毕后,计数器减1,表示有一个事件已经完成
                            endGate.countDown();
                        }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Throw Exception, e:" + e.toString());
                    }
                }
            };
            // 启动线程
            t.start();
        }
        long start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打开闭锁");
        startGate.countDown(); // 打开开关,进入startGate.await()后面的逻辑
        endGate.await(); // 等待所有线程endGate.countDown()全部执行完毕
        long end = System.nanoTime();
        System.out.println("闭锁退出,共耗时" + (end-start));
    }
    class Runnable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当前线程为:"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Test test = new CountDownLatchTest();
        test.timeTasks(5, test.new RunnableTask());
    }
}
// 输出:
// 打开闭锁
// 当前线程为:Thread-0
// 当前线程为:Thread-2
// 当前线程为:Thread-1
// 当前线程为:Thread-3
// 当前线程为:Thread-4
// 闭锁退出,共耗时1985771

里面的注释其实已经很清晰了,简单总结一下流程:

  1. 初始化startGate和endGate的计数器,分别为1和5;
  2. 开启5个线程,去执行RunnableTask任务;
  3. 5个线程启动后,会全部阻塞在startGate.await();
  4. 当调用startGate.countDown(),startGate计数器为0,线程阀门放开,开始一起去执行每个线程任务task.run();
  5. 每个线程执行完毕后,会调用endGate.countDown(),每调用一次,endGate的计数器减去1,线程执行过程中,主线程通过endGate.await()阻塞;
  6. 当所有线程执行完毕,endGate计数器为0,主线程endGate.await()阻塞放开,执行后面收尾流程,流程结束。

这个和Go的sync.WaitGroup,简直一毛一样啊!看来语言的设计,很多都差不多。


FutureTask

FutureTask也可以用作闭锁,它是通过Callabale来实现,相当于一种可以生成结果的Runnable,并且可以处于以下3种状态:等待状态,正在运行和运行完成。Future.get的行为取决于任务的状态,如果任务已经完成,那么get会立即返回结果,否则get将阻塞到任务进入完成状态,然后返回结果或者抛出异常。

@Data
@Service
public class Cat {
    private String catName;
}
public class Preloader {
    private final FutureTask<Cat> future = new FutureTask<Cat>(new Callable<Cat>() {
        @Override
        public Cat call()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at cat = new Cat();
            cat.setCatName("罗小黑");
            for (int i = 1; i <= 5; i ++) {
                // 睡眠1秒,方便大家看执行效果
                Thread.sleep(1000L);
                System.out.println("Sleep " + i + " 秒");
            }
            return cat;
        }
    });
    private final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future);
    public void start() {
        System.out.println("启动Start");
        thread.start();
    }
    public Cat get()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Cat cat = null;
        try {
            System.out.println("开始获取数据!");
            // 阻塞,等待线程执行完毕
            cat = future.get();
            System.out.println("获取数据成功!");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 异常处理,省略...
        }
        return ca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ecutionException, InterruptedException {
        Preloader preloader = new Preloader();
        preloader.start();
        Cat cat = preloader.get();
        System.out.println(cat.toString());
    }
}
// 输出:
// 启动Start
// 开始获取数据!
// Sleep 1 秒
// Sleep 2 秒
// Sleep 3 秒
// Sleep 4 秒
// Sleep 5 秒
// 获取数据成功!
// Cat(catName=罗小黑)

我们可以看到,获取Cat数据时,主线程一直阻塞住,直到Cat成功构造好数据后,才正常返回,简单总结一下流程:

  1. 初始化线程对象Thread和FutureTask静态对象,其中FutureTask的Callable是构造Cat数据;
  2. 启动线程thread.start(),开始执行future中Callable.call()方法,开始构造Cat数据;
  3. 在Cat数据构造成功前,future.get()会一直阻塞,直到future中Callable.call()成功返回,阻塞结束。


信号量

用途:用来控制同时访问某个特定资源的操作数量,或者同时执行某个指定操作的数量。计数信号量可以用来实现某种资源池,或者对容器施加边界。

public class SemaphoreTest<T> {
    public final Set<T> set;
    private final Semaphore sema;
    public SemaphoreTest(int bound){
        this.se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Set(new HashSet<T>());
        this.sema = new Semaphore(bound);
    }
    public boolean add(T o)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sema.acquire();
        boolean wasAdded = false;
        try{
            wasAdded = set.add(o);
            return wasAdded;
        }finally{
            if(!wasAdded){
                sema.release();
            }
        }
    }
    public boolean remove(T o){
        boolean wasRemoved = set.remove(o);
        if(wasRemoved){
            sema.release();
        }
        return wasRemove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int permits = 5;
        SemaphoreTest<Integer> test = new SemaphoreTest<Integer>(permits);
        for(int i = 0; i < 10; i++){
            test.add(i);
            System.out.println("set:" + test.set);
        }
    }
}
// 输出:
// set:[0]
// set:[0, 1]
// set:[0, 1, 2]
// set:[0, 1, 2, 3]
// set:[0, 1, 2, 3, 4]

这个示例就很简单,描述一下流程:

  1. 先初始化信号量sema的许可个数为5;
  2. 通过add()添加数据,每添加一个数据,就消耗sema的一个许可;
  3. 当5个许可全部消耗完毕后,如果需要再添加数据,因为sema的许可为0,阻塞请求。备注:如果这个时候调用了sema.release(),会释放一个许可,那么add()会继续添加一个元素,之后的请求继续阻塞,直到有新的许可释放。


栅栏

上面介绍的都是闭锁的几种实现方式,栅栏类似于闭锁,它能阻塞一组线程直到某个时间发生。栅栏和闭锁的关键区别在于,所有线程必须同时到达栅栏位置,才能继续执行。书中有一句哈总结的很好:

闭锁用于等待事件,而栅栏用于等待其它线程。

用途:用于阻塞一组线程直到某个事件发生。所有线程必须同时到达栅栏位置才能继续执行下一步操作,且能够被重置以达到重复利用。而闭锁式一次性对象,一旦进入终止状态,就不能被重置。

public class CyclicBarrierWorker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int id;
    private CyclicBarrier barrier;
    public CyclicBarrierWorker(int id, final CyclicBarrier barrier) {
        this.id = id;
        this.barrier = barri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if (id == 5) {
                // 让第5个线程sleep 10秒
                Thread.sleep(10000);
            }
            System.out.println(id + " people wait");
            barrier.await(); // 大家等待最后一个线程到达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class TestCyclicBarri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num = 10;
        // 新建一个栅栏
        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num,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num个线程全部执行完毕,且都调用barrier.await(),才会去执行该方法
                // 可以理解为计数器初始值为num,每调用一次barrier.await(),计数器-1,直到计数器等于0
                System.out.println("go on together!");
            }
        });
        for (int i = 1; i <= num; i++) {
            new Thread(new CyclicBarrierWorker(i, barrier)).start();
        }
    }
}
// 输出:
// 1 people wait
// 3 people wait
// 4 people wait
// 2 people wait
// 6 people wait
// 7 people wait
// 8 people wait
// 9 people wait
// 10 people wait
// 5 people wait
// go on together!

我故意让第5个线程sleep了10秒,所以大家都等第五个线程,全部执行完毕后,再一起去执行栅栏中的任务,简单总结一下流程:

  1. 新建一个栅栏,第一个参数num是线程个数,第二个参数是栅栏需要执行的任务;
  2. 启动10个线程,每个线程传入栅栏变量,这10个线程开始执行,然后都阻塞在barrier.await(),大家都在等待最后一个线程的到达;
  3. 当最后一个线程到达barrier.await()后,阻塞放开,开始执行栅栏中的方法。


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


如果大家对线程创建非常清楚,可以直接跳过“创建线程的三种方式”这部分内容,该部分内容主要给Java小白扫盲。


继承Thread类

继承Thread类并复写run()方法,是一种很简单的方式,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super(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name + "已经运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MyThread("线程一").start();
    }
}
// 输出:
// 线程一已经运行


实现Runnable接口

这个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式之一,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MyTask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System.out.println(name + "已经运行");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Thread(new MyTask(),"线程二").start();
    }
}
// 输出:
// 线程二已经运行


Callable与Future创建线程

我们看到不管是Thread还是Runable接口,其run()都是无返回值的,并且无法抛出异常的,如果我们有需要返回值或者抛出异常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Callable与Feature了。先来看类的继承关系:

image.gifBONP1{4XAH_@J{V{H$4R72J.png

可以看到Callable是一个接口,里面有个V call()方法,这个V就是我们返回值类型,同时还有Future相关的类,注意观察FutureTask类的构造函数,我们发现其中一个构造函数的参数是Callable类型,这里就把两个内联系起来了。Callable与Future的用法如下:

public class CallableTest {
    private void callTest() {
        //这里指定返回String类型
        Callable<String> callable = new Callable<String>()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Callable 已经运行啦");
                return "this is Callable is running";
            }
        };
        FutureTask<String> futureTask = new FutureTask<String>(callable);
        futureTask.run();
        try {
            if (futureTask.isDone()){   //任务完成
                System.out.println(futureTask.get());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allableTest test = new CallableTest();
        test.callTest();
    }
}

用法:一般都先new一个Callable对象,并重写里面的call()方法,这个方法需要借助FutureTask来执行,当通过Callable对象生成FutureTask对象后,直接执行futureTask.run(),即可调用Callable对象的call()方法。


我们还可以通过Future提供的接口,对任务进行如下操作:

public interface Future<V> {
    // 取消任务,如果任务正在运行的,mayInterruptIfRunning为true时,表明这个任务会被打断的,并返回true;
    // 为false时,会等待这个任务执行完,返回true;若任务还没执行,取消任务后返回true,如任务执行完,返回false
    boolean cancel(boolean mayInterruptIfRunning);
    // 判断任务是否被取消了,正常执行完不算被取消
    boolean isCancelled();
    // 判断任务是否已经执行完成,任务取消或发生异常也算是完成,返回true
    boolean isDone();
    // 获取任务返回结果,如果任务没有执行完成则等待完成将结果返回,如果获取的过程中发生异常就抛出异常,
    // 比如中断就会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异常等异常
    V ge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 在规定的时间如果没有返回结果就会抛出TimeoutException异常
    V get(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ExecutionException, TimeoutException;
}

原理:其实FutureTask内部实现比较简单,Callable就是他的任务,而FutureTask内部维护了一个任务状态,所有的状态都是围绕这个任务来进行的,随着任务的进行,状态也在不断的更新。任务发起者调用get()方法时,如果任务没有执行完成,会将当前线程放入阻塞队列等待,当任务执行完后,会唤醒阻塞队列中的线程。


总结


这篇文章讲解了Java常用的同步工具类,这是很多是《Java并发编程实战》书里面的内容,但是当我看书时,感觉书中讲的知识并不容易懂,对于不懂的地方,我就到网上找一些相关示例,或者对一些基础知识做一些扫盲。所以大家看书时,不懂的地方可以跳过去,然后再单独对于不懂的知识点,到网上查阅资料,因为网上有很多博客,写的真的是非常好,比很多书籍作者表述的要好很多,这个也算是我看书的一点点心得。

相关文章
|
30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深入理解Java内存模型与并发编程####
本文旨在探讨Java内存模型(JMM)的复杂性及其对并发编程的影响,不同于传统的摘要形式,本文将以一个实际案例为引子,逐步揭示JMM的核心概念,包括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以及这些特性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具体表现。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并发工具类的应用,如synchronized、volatile关键字、Lock接口及其实现等,本文将展示如何在实践中有效利用JMM来设计高效且安全的并发程序。最后,还将简要介绍Java 8及更高版本中引入的新特性,如StampedLock,以及它们如何进一步优化多线程编程模型。 ####
31 0
|
1月前
|
Java 程序员
Java编程中的异常处理:从基础到高级
在Java的世界中,异常处理是代码健壮性的守护神。本文将带你从异常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深入到高级用法,探索如何优雅地处理程序中的错误和异常情况。通过实际案例,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编写更可靠、更易于维护的Java代码。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段旅程,解锁Java异常处理的秘密!
|
12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 关键字解析
本文介绍了Java线程中的`volatile`关键字及其与`synchronized`锁的区别。`volatile`保证了变量的可见性和一定的有序性,但不能保证原子性。它通过内存屏障实现,避免指令重排序,确保线程间数据一致。相比`synchronized`,`volatile`性能更优,适用于简单状态标记和某些特定场景,如单例模式中的双重检查锁定。文中还解释了Java内存模型的基本概念,包括主内存、工作内存及并发编程中的原子性、可见性和有序性。
Java 并发编程——volatile 关键字解析
|
16天前
|
算法 Java 调度
java并发编程中Monitor里的waitSet和EntryList都是做什么的
在Java并发编程中,Monitor内部包含两个重要队列:等待集(Wait Set)和入口列表(Entry List)。Wait Set用于线程的条件等待和协作,线程调用`wait()`后进入此集合,通过`notify()`或`notifyAll()`唤醒。Entry List则管理锁的竞争,未能获取锁的线程在此排队,等待锁释放后重新竞争。理解两者区别有助于设计高效的多线程程序。 - **Wait Set**:线程调用`wait()`后进入,等待条件满足被唤醒,需重新竞争锁。 - **Entry List**:多个线程竞争锁时,未获锁的线程在此排队,等待锁释放后获取锁继续执行。
50 12
|
12天前
|
JSON Java Apache
Java基础-常用API-Object类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允许从已有类派生新类。Java采用单继承机制,默认所有类继承自Object类。Object类提供了多个常用方法,如`clone()`用于复制对象,`equals()`判断对象是否相等,`hashCode()`计算哈希码,`toString()`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wait()`、`notify()`和`notifyAll()`用于线程同步,`finalize()`在对象被垃圾回收时调用。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Java中的对象行为。
|
13天前
|
存储 安全 Java
Java多线程编程秘籍:各种方案一网打尽,不要错过!
Java 中实现多线程的方式主要有四种:继承 Thread 类、实现 Runnable 接口、实现 Callable 接口和使用线程池。每种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场景。继承 Thread 类最简单,实现 Runnable 接口更灵活,Callable 接口支持返回结果,线程池则便于管理和复用线程。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式。此外,还介绍了多线程相关的常见面试问题及答案,涵盖线程概念、线程安全、线程池等知识点。
93 2
|
29天前
|
安全 算法 Java
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陷阱与最佳实践####
本文探讨了Java多线程编程中常见的陷阱,并介绍了如何通过最佳实践来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将从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具体的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多线程技术。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
|
29天前
|
Java 调度
Java中的多线程编程与并发控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编程语言中多线程编程的基础知识和并发控制机制。文章首先介绍了多线程的基本概念,包括线程的定义、生命周期以及在Java中创建和管理线程的方法。接着,详细讲解了Java提供的同步机制,如synchronized关键字、wait()和notify()方法等,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调与通信。最后,本文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并发问题,例如死锁、竞态条件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50 3
|
1月前
|
开发框架 安全 Java
Java 反射机制:动态编程的强大利器
Java反射机制允许程序在运行时检查类、接口、字段和方法的信息,并能操作对象。它提供了一种动态编程的方式,使得代码更加灵活,能够适应未知的或变化的需求,是开发框架和库的重要工具。
49 3
|
2月前
|
安全 Java 开发者
Java中的多线程编程:从基础到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多线程编程的核心概念和实践技巧,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多线程的工作原理,掌握线程的创建、管理和同步机制。通过具体示例和最佳实践,本文展示了如何在Java应用中有效地利用多线程技术,提高程序性能和响应速度。
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