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端如何发展到微前端?
从最早期的前后端不分离,借助后端进行页面渲染,JSP、ASP、PHP技术盛行。随着项目不断扩大,这种开发形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前端后端越来越复杂,前后耦合严重,不方便分工协作。然后前后端分离的模式诞生,喜欢做用户体验的工程师,专心研究前端,喜欢优化服务器性能,喜欢和数据打交道的工程师研究后端。前后端分离,各自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后端开始向着微服务发展,前端也随着岁月的沉淀,项目变的臃肿,打包编译速度也在不断变慢,而且想要尝试新的技术时,大规模的替换旧代码风险升高,进而前端也面临着拆分,就这样前端发展到微前端时代。
2 什么是微前端?
理解什么是微前端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微服务,微服务就是后端面向服务架构的一种升级,借助轻量级的通信协议将一个一个的服务组织起来,形成一整套服务,每个服务之间松耦合,可以是不同的语言开发的,每个服务提供不同的职责,最后再组织在一起,对外提供功能。
微前端可以说是吸收了微服务这种思想,将前端的项目也拆分开来,每个项目可以使用不同技术,可以单独部署,最后再借助统一的主应用来加载子应用,将页面集成到一起。
微前端就是将不同的功能按照不同的维度拆分成多个子应用。通过主应用来加载这些子应用。
微前端的核心在于拆, 拆完后再合!
3 微前端有哪些优势?
- 简单、松耦合
- 代码库更小,高内聚,更容易维护,更快的编译速度
- 渐进式的升级,降低前端代码重构风险
- 可独立部署
- 方便不同团队(不同技术栈)开发,最后集成到一起
- 老的应用丢弃不了
- 共享组件
4 微前端的实现方案有哪些?
- 服务端集成,必要的话,可以在服务端也建立一套与前端相对应的结构,使用HTTP服务器的路由重定向多个应用。
- iframe
最大的特性就是提供了浏览器原生的硬隔离方案,不论是样式隔离、js 隔离这类问题统统都能被完美解决。正是因为其强大的隔离性,使其路由控制、历史栈管理、跨域问题等等变得难以解决,限制了其灵活性。
Web Components
将微应用封装成自定义 HTML 元素,以获得样式隔离等好处。
其核心依赖于以下四项技术组件:
- Custom elements(自定义元素):允许自定义元素及其行为,然后可以在用户界面中按照需要使用。
- Shadow DOM(影子DOM):将封装的影子DOM树附加到主文档DOM树中,并且可以控制其关联的功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持元素的功能私有,不用担心与文档的其他部分发生冲突。
- HTML templates(HTML模板):
<template>
和<slot>
元素使您可以编写不在呈现页面中显示的标记模板。然后它们可以作为自定义元素结构的基础被多次重用。 - HTML Imports,可以通过
<link rel="import" href= "/*.html">
引入自定义组件。
- ESM
ESM 存在着 兼容性 这一大弊端, 大部分老版的浏览器 仍然无法直接使用,他可以通过 webpack、 rollup、 esbuild 、 snowpack等编译工具成为兼容性的代码。
- single-spa
single-spa 是一个用于前端微服务化的JavaScript前端解决方案,实现了路由劫持和应用加载,其本身没有处理样式隔离、js隔离。
- qiankun
真正意义上的单页微前端框架,基于single-spa封装,增加了 umi 特色,增加沙箱机制。
- icestark
与 qiankun 同出自阿里, React 技术栈的微前端解决方案
- piral
基于 TypeScript,React 技术栈的微前端解决方案
- Mooa
Mooa 是为 Angular 定制的微前端框架,也是基于 single-spa 思想,针对 IE 10 及 IFRAME 优化的微前端解决方案。
Mooa 采用的是主-从式架构,分为主工程和子工程,主工程负责加载子工程,以及一些核心的管理功能。
- EMP
欢聚时代业务中台自主研发的 单页微前端解决方案
- ...
5 结束语
作为一名后端工程师,对前端一些细节把握确实不够到位,但是微服务,微前端为我们的项目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这种技术演进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说不定主导下个技术时代的,就是浏览的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