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我们通过U盘成功在蜗牛星际上安装好了FreeNAS系统,本次将在系统层面上进行基本的配置与存储管理,实现远程smb访问硬盘上的资源。
1.调整系统参数
默认情况下,FreeNAS在安装完成后是英文界面,我们在General-language菜单中把语言修改为Simplified Chinese (zh-hans),点击Save保存生效。
同样的,把我们目前的时区更改为Asia/Shanghai,点击保存生效。这样我们最基本的配置就设置好了,高级玩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端口项把HTTP或HTTPS修改为自定义端口(默认为80和443),方便后续做代理或端口转发。
下面是配置好的仪盘表界面,可以很方便地看到系统的整体状况,包括系统信息、处理器、内存和网络的配置和占用情况。
2.设置存储池
在左侧的导航栏中找到存储-储存池菜单,点击右上角的添加。
第一次使用选择创建存储池,在创建存储池之前,请把硬盘插入到NAS的硬盘柜里,注意在关机状态下操作!注意在关机状态下操作!注意在关机状态下操作!,才300元的蜗牛星际就不指望硬件能支持热插拔了。上电后,硬盘上的灯全部亮起,说明硬盘已经正常插入。
在系统里可以正常看到我们插入的硬盘,我这里插入了4块500G的硬盘,输入我们的存储器名称后,将需要加入该存储池的硬盘选中并点击向右的箭头添加。
添加完成后,将Raid选择为Raid-z,这里的Raid-z实际类似于服务器阵列中的Raid5。提供的Raid方式还有Raid-z2,条带式和镜像式,分别类似服务器阵列中的Raid 6、Raid 0和Raid 1。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究一下。
如果你只有少于两块的硬盘,可以选择条带式和镜像式。条带式创建的储存池容量为多块容量之和,可以想象为磁带的工作原理,一块硬盘坏了之后,所有数据将丢失(因此至少有一块硬盘);镜像式创建的存储池容量为硬盘容量之和除以2,系统会在相同的两组硬盘里写入相同的数据,当一组硬盘坏了之后,另外一组硬盘还能继续恢复数据(因此至少两块硬盘)。
完成后点击创建即可,可以在系统里看到整个存储池的容量大小。
3.开启网络共享
在共享菜单下找到Windows共享(SMB),选择我们创建好的存储池,点击保存并根据提示启用SMB服务。
在群组菜单下创建一个用户组nangua,在用户菜单下建立用户nangua并绑定用户组权限,选择我们共享的目录,点击保存。
最后在windows下使用smb协议,使用创建好的用户名和密码就能正常地访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