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准之:IANA定义的传输编码

简介: 网络标准之:IANA定义的传输编码

目录



简介


不同的系统或者协议可以接受的数据类型是不同的,如果要在那些不支持现有数据格式的系统或者协议中进行数据传输的话,就需要进行数据转换。


IANA的全称是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也叫做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是一个负责协调互联网的事务让Internet正常运作的机构。它定义了几个transfer encodings方式。


今天将会给大家详细讲解这几种方式的由来和使用场景。


IANA的传输编码方式


根据IANA的定义,有下面几个transfer encodings方式:


Name Reference
7bit [RFC2045]
8bit [RFC2045]
binary [RFC2045]
quoted-printable [RFC2045]
base64 [RFC2045]


这些传输编码方式都是什么意思呢?接下来一一讲述。


7bit


我们知道计算机的第一个字符编码就是ASCII编码,它表示的范围是从0到127。一个字节是8位,0到127意味着ASCII编码只使用7bits,这也就是7bit的由来。


对于有些协议或者系统来说,他们只支持ASCII编码,如果传输的数据范围超过了7bit,则会出现异常。


8bit


7bit在使用中有很大的限制,因为对于常用的Unicode编码来说,通常会使用2-4个字节作为信息的载体,如果是7bit的话,就会导致信息接收的不完整,从而失去数据原有的意义。


8bit的意思是,可以接收整个8bit的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可以按整个字节来传输。这样就没有传输的限制了。所以说8bit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如果一个系统可以正确的接收8bit,那么我们可以称这个系统为8-bit clean 。


binary


是不是8bit就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系统呢?我们要知道,8bit是按字节来进行传输的。所以对于格式更加紧凑的二进制流的话是不适用的。所以有一个专门的二进制消息格式binary来处理二进制信息。


quoted-printable


如果数据是binary格式的,但是系统又不支持binary格式该怎么办呢?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将binary转换成为text格式,这种转换叫做Binary-to-text encoding。其中quoted-printable和base64就是两种转换方式。


对于quoted-printable来说,就是将一个8-bit数据用7bit可读的字符来表示。虽然7bit可以表示0-127的范围,但是其中只有33 到 126是可读字符,其他的都不是可读字符。


那么quoted-printable是怎么转换的呢?


quoted-printable中,任何 8 位字节值都可以用 3 个字符来进行编码。=后面接两个16进制的数字。


比如对于ASCII的换页符12来说,转换过来就是=0C。 因为=是特殊的字符,所以等号也需要转义成=3D来表示。


对于可打印的ASCII字符,也就是33到126之间的十进制值,则不需要转义,直接表示他们自己即可。


ASCII 制表符和空格字符、十进制值9和32可以由它们自己表示,除非这些字符出现在编码行的末尾。在这种情况下,它们需要转义为=09(制表符)或 =20(空格),或者后跟 =(软换行符)作为编码行的最后一个字符。


另外Quoted-Printable 编码数据的一行不得超过76个字符。如果超出的话,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软换行符。软换行符是由在编码行末尾添加=组成,软换行符不会在解码文本中显示为换行符。


base64


除了quoted-printable之外,还有一种常用的Binary-to-text encoding方式,叫做base64。


base64的原理是通过一个映射表,将二进制编码映射成为64个字符(26个小写字母+26个大写字母+10个数字+加号和斜杠)。


每个Base64字符可以表示6bits的数据,所以3个字节的数据可以用6个Base64字符来表示。


其映射表如下:


image.png


总结



以上就是IANA介绍的几种传输编码格式,大家学会了吗?

相关文章
|
2天前
|
安全 Java 网络安全
【认知革命】JAVA网络编程新视角:重新定义URL与URLConnection,让网络资源触手可及!
【6月更文挑战第22天】JAVA网络编程中,URL代表统一资源定位符,用于表示网络资源地址。通过`new URL("address")`创建URL对象,可解析和访问其组件。URLConnection是与URL建立连接的接口,用于定制HTTP请求,如设置GET/POST、超时及交换数据。
|
2天前
|
缓存 算法
基于机会网络编码(COPE)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matlab仿真
**摘要:** 该程序实现了一个基于机会网络编码(COPE)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旨在提升无线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吞吐量。在MATLAB2022a中测试,结果显示了不同数据流个数下的网络吞吐量。算法通过Dijkstra函数寻找路径,计算编码机会(Nab和Nx),并根据编码机会减少传输次数。当有编码机会时,中间节点执行编码和解码操作,优化传输路径。结果以图表形式展示,显示数据流与吞吐量的关系,并保存为`R0.mat`。COPE算法预测和利用编码机会,适应卫星网络的动态特性,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
17天前
|
网络协议 C语言 网络架构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组成部分、PPP帧格式、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工作状态)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组成部分、PPP帧格式、透明传输、差错检测、工作状态)
49 7
|
17天前
|
缓存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回退N帧协议GBN(无差错情况、累积确认、有差错情况、发送窗口尺寸)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回退N帧协议GBN(无差错情况、累积确认、有差错情况、发送窗口尺寸)
14 0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回退N帧协议GBN(无差错情况、累积确认、有差错情况、发送窗口尺寸)
|
17天前
|
缓存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选择重传协议SR(介绍、工作原理、窗口尺寸、题目练习)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选择重传协议SR(介绍、工作原理、窗口尺寸、题目练习)
20 0
|
17天前
|
缓存 网络架构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停止-等待协议SW(确认与否认、超时重传等,信道利用率及相关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停止-等待协议SW(确认与否认、超时重传等,信道利用率及相关练习题)
37 0
|
17天前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可靠传输服务、不可靠传输服务,分组丢失、分组失序、分组重复)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可靠传输的基本概念(可靠传输服务、不可靠传输服务,分组丢失、分组失序、分组重复)
50 0
|
17天前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帧定界、透明传输-字节填充,比特填充、MTU)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帧定界、透明传输-字节填充,比特填充、MTU)
34 0
|
17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二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二
17 0
|
17天前
|
内存技术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一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编码与调制(数字基带信号、模拟基带信号、码元、常用编码、基本调制方法、混合调制)一
21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