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A哥。如果问:Java的三大特性是什么?你顺口就能答出:封装、继承、多态。如果继续问:你真的了解Java中的继承吗?
或许你本来很懂,但被我这么一问就有点怀疑了。那么,就看看本文吧,保证你会有收获,能让你更好的理解Java中的继承机制。
继承案例
case1:父类和子类有同名同类型的属性时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使用多态 Parent chidParent = new Child(); System.out.println("Parent:" + chidParent.getAge()); //40 System.out.println("Parent:" + chidParent.age); //18 这个结果你能接受吗?哈哈 // 直接使用原本类型 Child child = new Child(); System.out.println("Child:" + child.getAge()); //40 System.out.println("Child:" + child.age); //40 } } @Getter @Setter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public Integer age = 40; } @Getter @Setter class Parent { public Integer age = 18; }
输出结果:
Parent:40 Parent:18 Child:40 Child:40
我相信和最初的我一样,对Parent:18这个结果大吃一惊,what?其实这就是Java的继承机制,对此说明如下:
属性属于实例自己的,所以Parent的age属性值是18,这就解释通了
属性不存在覆盖(即使同名),而方法是实实在在的覆盖(复写)。所以你调用getAge()方法返回的100%是40
case2:父类和子类有同名但不同类型的属性时
结论同上。
case3:下面代码输出什么?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hild(); } } @Getter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静态块"); }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构造块"); } Child()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构造方法"); } } @Getter class Parent { Integer age = 18;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静态块"); }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构造块"); } Parent()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构造方法"); } }
结果输出:
Parent的静态块 Child的静态块 Parent的构造块 Parent的构造方法 Child的构造块 Child的构造方法
Tips:构造代码块优先于构造方法执行,且优先于属性初始化之前执行
@PostConstruct是对象的属性都初始化ok了之后才去执行的(注意你new的话,@PostConstruct方法是不会执行的,他是Spring给与的支持哦~)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子类没有显示调用super(),但父类的构造还是执行了的。但是,但是,但是,如果构造快为有参构造,请记得显示调用super方法,否则父类是不能被初始化的。如果子类的构造器没有显示地调用超类的构造器,则将自动调用超类默认(没有参数) 的构造器。如果超类没有不带参数的构造器,并且在子类的构造器又没有显式地调用超类的其他构造器,则 java 编译器将报告错误~
变种面试题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aticFunction(); } // 静态变量(有实例化的过程,这就是本题的重点) static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b); // 编译报错:因为b在构造代码块后边,此处不能引用。因此Java代码是从上到下的顺序 System.out.println("1"); } { System.out.println("2"); } StaticTest() { System.out.println("3"); System.out.println("a=" + a + ",b=" + b);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Function() { System.out.println("4"); } // 这两个变量写在最后面 int a = 110; static int b = 112; }
输出
2 3 a=110,b=0 1 4
答案五花八门,真正能答对这道题的小伙伴少之又少。从结果中,这里先给你扔个结论:
1.先初始化静态变量,也就是执行new StaticTest(),从而打印:2
2.再执行构造函数,打印:3和a=110,b=0
为何a=110,而b却为0呢?
1. 执行构造函数之前,必须初始化实例属性,所以a=110
2. 静态变量从上到下初始化,而st变量还没初始化完呢,所以b此时值为0
3.执行紧跟着的静态代码块。打印:1
4.执行静态方法staticFunction,打印:4
从该结果你应该能知道:static变量可不是100%一定在实例变量之前被赋值(初始化哦~),比如本例的b就在a之后初始化了
原因:
类的生命周期是:加载->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卸载。
只有在准备阶段和初始化阶段才会涉及类变量的初始化和赋值,因此只针对这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类的准备阶段:需要做是为类变量(static变量)分配内存并设置默认值(注意此处都是先给默认值),因此类变量st为null、b为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类变量是final的,编译时javac就会为它赋上值。因此上面如果我们这样写static final int b=112它哪怕在准备阶段,值就应该是112了
类的初始化阶段:需要做的是执行类构造器(请注意:这里不是指的构造函数)。
类构造器:编译器收集所有静态语句块和类变量的赋值语句,按语句在源码中的**顺序(请注意这三者是有序的)**合并生成类构造器
因此现在执行:st = new StaticTest().此时我们发现,就会进行对象的初始化了(看到没,这个时候b变量的赋值语句还没有执行哦~~~)
而对象初始化的顺序为:成员变量 -> 普通代码块 -> 构造函数,因此这一波过后:a=110了。
输出为:
2 3 a=110,b=0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b仍然为0,并没有被赋值哦~
到此st = new StaticTest()这句就执行结束了。继续执行类构造器,显然就会执行static语句块了~~~输出1,最后调用静态方法,就输出4了 完美~
冷知识
通过结果看,有点颠覆我们之前的认知。其实这是一个冷知识:
它的关键在于:static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这句代码,内嵌的这个变量恰好是个静态成员,而且是本类的实例 这就导致了这个有趣的现象:“实例初始化竟然出现在静态初始化之前”。
这里面我只做一小步变化:
static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 改成 StaticTest st = new StaticTest() 或者改成: static Object st = new Object();
最终输出结果就为(符合我们常识了吧,啊哈哈哈哈):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