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阿里健康正式对外发布了2017年度的业绩报告,相比往年,今年的报告则亮丽了不少。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阿里健康录得收入4.751亿元(人民币,下同),毛利1.872亿元,毛利率为39.1%,同比分增长739.4%和392.8%,而该公司经调整亏损净额同比大幅下降39.1%至9833万元。
在收入中,主要由两块业务组成,一块是医药电商业务,另一块则是产品追溯平台“码上放心”业务。
在医药电商业务中,本财年获得收入为3.78亿人民币,主要包括医药B2C业务、天猫医药馆医药相关类目外包及增值服务,集采分销业务及其他。其中医药B2C业务收入为2.91亿,占总收入的61.2%,此块业务的毛利率为26.7%。
2016年8月,阿里健康完成收购拥有C类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广州五千年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阿里健康大药房),启动了B2C药房业务。这意味着半年时间,阿里健康医药B2C业务实现了2.91亿元的收入,由此推测,全年收入或达到6亿元左右。医谷认为,相比其他企业的医药B2C平台,阿里健康依托天猫的天然优势,在流量成本获取方面要远低于其他医药电商企业。
2016年9月,阿里健康股东特别大会全票通过阿里健康为天猫医药馆医药相关类目提供全套外包及增值服务,协助天猫发展其医药电商业务并收取费用。具体费用比例为商户基于其通过天猫销售相关类目的产品或服务成交的销售额向天猫主体支付的费用的21.5%,根据财报,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阿里健康从天猫收入服务费为4034万人民币,预计整年度可以达到8000万左右。
阿里健康另一块业务收入来源主要来自产品追溯平台“码上放心”业务,根据财报,本年度收入为9630万人民币,上年度收入为5659万元,相比实现了170%的增长。该平台服务的客户已从药品行业拓展至食品、农产品、滋补品等非药品行业。截至本年度末,已有包括药品、食品、滋补品行业在内的超过5000家企业与阿里健康签约入驻“码上放心”。值得注意的是,财报表示,入驻“码上放心”的药品生产企业数量已超过中国药品生产企业总数的一半。因此,相较于原来的药品电子监管码,阿里健康在原基础上诞生的“码上放心”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码上放心”的毛利率非常高,达到了89.6%,医谷认为这与目前市场上缺乏相关竞争对手的局面有关。
未来,笔者认为“码上放心”将与阿里健康的医药电商业务实现更多的协同,通过从生产追溯到产品销售的产业链布局推动两者业务的分别快速发展。
此外阿里健康还有一块的业务是智慧医疗服务,目前这块业务与业内同行的整体状况差不多,更多还处于投入与亏损阶段。目前与天猫类似,应该更多的承担流量入口和用户体验的作用。
财报表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阿里健康已累计提供了超过600万人次的在线医药健康咨询服务。同时,该公司搭建个人健康管理平台,如该公司去年推出“智能关爱计划”,旨在整合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数据,形成个人健康档案,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和全健康周期管理。
此外,阿里健康正逐步打造与政府、医院、科研院校等外部机构合作的领域涉及医疗数据科研平台、电子病历、远程影像云平台、疾病诊断智能引擎等。“通过上述布局,本集团可以建立线上线下一体的高效智能诊疗平台,将有助于医疗机构做好疾病管理和医保决策,协助个人加强健康管理,最终让民众享受到普惠可及的医药健康服务。”财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