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代码技术如何填补业务以外的“IT真空”

简介: 随着国家新职业的不断涌现,宜搭技术,低代码技术等高端职业等新名词也提上日程。新技术,智能化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业务办理与业务对接,实现了高端技术业务系统对接任务。如何在这一时期将新技术,新应用运用在实际的工作中,并充分发挥其功能性作用,是学好新技术的关键。

      在传统工作模式下,首先,面对不断增长的业务量,业务人员根据分工不同,一人身兼数职,忙于奔波。一旦遇到紧急会议或其他重要会议,我们的业务人员很难聚集到一起。如何有效管理,实现会议资源共享就成为了一个大的命题。

   通过低代码技术与日常工作日程相结合,将公司所有在职员工根据业务分工不同建立不同的部门群,根据不同的会议内容分别选择邀请不同的业务人员进群参会,只需点击部门群前端图标即可完成。运用该技术,业务人员无论身处何地,均可随时进群,进入会议直播间进行会议,根本不用因人员无法到位或寻求合适的会议地点而发愁。形成了智能化会议管理闭环模式,使管理人员能够将会议数据进行沉淀,了解会议发起情况和人员与会情况,有效实现了高效,协同办公。其次,由于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智能化的办公设备,在工作业务上,一旦产生IT工作需求,我们无法做到数据沉淀,数据分析,同时也不能形成数据联网,资源共享,给工作进程增加了不小的阻碍。考虑到这些因素和问题,我们通过低代码技术,宜搭技术,云覆盖等技术重新做了流程梳理,并与Teambition做了打通,这样,一旦有了业务需求,经过系统评估,数据分析,既可以在该程序中为业务人员创建任务,不用复制粘贴即可轻松解决。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为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对接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安全 前端开发
低代码开发的困境与解药
随着企业数字化的不断深入,低代码技术已成为企业释放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关键工具。很多企业客户也被低代码所宣传的快速开发、低维护成本所吸引。但实际落地过程中,最终经常因为以下几个问题而导致满意度大打折扣。
|
7月前
|
人工智能 Kubernetes 前端开发
未来3-5年,前端低代码化,具体往哪个方向发展更好就业?
未来3-5年,前端低代码化,具体往哪个方向发展更好就业?
|
8月前
|
数据采集 数据可视化 JavaScript
低代码:解放生产力的利器还是一场空洞的炒作?
低代码:解放生产力的利器还是一场空洞的炒作?
27 0
|
9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探索 AI 时代的应用工程化架构演进,一人公司时代还有多远?
序言 在当下生成式模型的 AI 时代,了解和使用 AI 相关技术是前后端研发同学迟早要面对的事。 所有产品都值得用 AI 去重新做一遍。其根本原因在于当下 AI 的形态即生成式模型是通过 AI 辅助来改变和创造新的产品形态,而不是像以往的技术一样只是对现有产品形态的补充。 简单来说,产品研发同学可以做的事情更多了。
154 0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前端开发
探索AI时代的应用工程化架构演进,一人公司时代还有多远?
当代AI来势汹汹,本文从AI的特点、对研发的挑战、AI的应用工程和场景分化等剖析了AI时代的应用工程化架构演进之路。
20740 6
|
11月前
|
数据可视化 安全 搜索推荐
低代码彻底赢麻了!传统企业即将出局?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低代码彻底赢麻了!传统企业即将出局?下一个就轮到你了…
|
11月前
|
数据采集 运维 监控
我在微型团队管理数字中台产品的一些实践
数字中台产品管理,产品线大概有20个,产品工程管理基线是50个左右,自动化任务大概有250+个,当前维护ACP产品的属于微小团队,当前产品线的管理维护人员为6个人,主要偏向于产品功能的优化管理和升级,前端ISV团队的支撑,项目的技术支撑,还有针对于运行的数据治理上的二次开发(比如基于日志分析的安全感触服务),配合商务的输出等。
如何提升专注力?
专注就是让你的注意焦点跟着你的事情走。现在的人专注越来越难,主要原因就在于周围环境有太多事情会打扰你,把你的注意力从正在做的事情上移开。
83 0
如何提升专注力?
|
Unix 程序员 Apache
当开源遇见 KPI,全球化 VS 本土化,开源的理想与现实该如何和解?
最近几年,开源在全球蓬勃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人投身于开源生态中,除了开发者,不懂代码的人也能为开源社区做贡献;另一方面,开源贡献的形式更多元,不再拘泥于写代码,文档贡献、开源布道也是建设开源生态的重要动作。
210 0
|
运维 Kubernetes 监控
解读服务网格的2021:告别架构“大跃进”,技术生态百家争鸣
服务网格的 2021,“稳” 字当先。不管是原生社区发展,还是行业实践落地,都以 “稳定” 为第一要义。少了前几年大跃进式的架构演进、功能更迭,多了更务实、更落地的行业探索与实践,2021 年的服务网格正从当年那个狂奔的“少年”、“流量明星”,成长为真正的“实力派”,逐步进入成熟期,被更多行业、企业和标准化组织所接纳。本文将从社区进展、实践落地、行业标准、技术生态等角度回顾服务网格的 2021,帮助读者了解过去一年服务网格的整体进展,为企业选型、落地服务网格提供一些参考。
904 0
解读服务网格的2021:告别架构“大跃进”,技术生态百家争鸣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