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人谈团队管理:针对不同员工的情境管理法和如何选择合理的团队规模

简介: 本文作者Tomasz Tunguz是Redpoint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人,曾在Google担任产品经理并参与过AdSense项目。我有一个朋友,他创立了一家很成功的公司,而且还在迅速发展。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我向他询问过去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在创业之前,他把管理看成“创可贴”,用来弥补组织设计上和公司正常运营上的错误。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意识到,管理是公司建设的唯一途径。而他接下来所说的,更令我久久无法忘怀。

本文作者Tomasz Tunguz是Redpoint Ventures的风险投资人,曾在Google担任产品经理并参与过AdSense项目。


我有一个朋友,他创立了一家很成功的公司,而且还在迅速发展。在最近的一次聊天中,我向他询问过去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在创业之前,他把管理看成“创可贴”,用来弥补组织设计上和公司正常运营上的错误。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意识到,管理是公司建设的唯一途径。而他接下来所说的,更令我久久无法忘怀。


“公司管理也有软件工程领域所说的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在工程领域,同一个问题总是有无数个解决方法。一般来说,工程师们利用设计模式来提升工作质量,通过标准化的做事方式来促进团队沟通,从而加速公司发展。


管理团队的方法有无数种,但有些方法在影响力,激励作用等方面显然更优。和工程师们一样,经理们也创造了一系列设计模式,从中发现最佳方法(best practice)。


对于工程师出身的人来说,学习管理方面知识的机会很少。我也是在 Google 担任助理产品经理时,由于每两周都要向上层汇报才第一次有所耳闻。这些最佳方法可以给管理者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型,让他们一点点变得更好。以下便是我总结的两个创业公司管理方法。

image.png


创业公司管理最佳方法1:情境管理法

我首先要谈的,是从我的妻子,同时也是 Google 一名出色的经理那里学到的,叫做情境管理法(Situational Management)。


在创业公司中,管理者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励员工去完成公司的目标。每位员工工作的动力会随着时间变化,这意味着管理者的做事风格和制定的目标需要对这些变化有所回应。同一种管理风格不一定对每位员工或某位员工的不同的职业阶段都适用。换句话说,不同的情境下有效管理的含义也不同。情境主要有四种: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员工技能水平,竖轴表示员工工作动力,离原点越远表示越高,每一个圆表示一种情境。


动力低,水平低:这个情境很简单。它表示员工没有处在合适的岗位上,或者不知道如何在公司里起到有效的作用。这时公司和员工差不多就该分道扬镳了。


动力高,水平低:这是员工被聘用或者升职之后最常见的情境。这时他们往往充满激情,但却不了解公司情况,公司文化或者不清楚具体的工作内容。这种情境下最佳的管理方法是微观管理(Micromanagement),将员工的动力转化为技能,从而使员工的工作更加高效并感到被重视。具体来说,这时管理者需要时常关心员工的工作进度,不断取得他们的反馈。如此,员工学习周期变短,了解自己每天工作的效果。几周之内,他们就会学到很多,变得更加高效。


动力低,水平高。换句话说,快被榨干了。员工已经为公司尽心尽力工作了很久,而管理者这时最大的风险是员工跳槽。面对这样“累感不爱”的员工,管理者最好是给他们几周的时间“透透气”,允许他们自己喜欢或独立负责的项目,找回原来的激情和动力。


动力高,水平高。这无疑是员工最好的状态,而此时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无为而治。

情境管理法提供了一种简化的框架,帮助管理者确定每位员工所处的状态,并用正确的方法发挥他们的潜能。

image.png


创业公司管理最佳方法2:合理的团队规模

在创业公司的核心,它的一大优势是专注带来的速度。组织良好的团队可以完成伟大的事情。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是创业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始人需要平衡的,是控制范围(span of control)与管理职责范围(span of managerial responsibility)之间的关系。


但在《纽约客》的一篇文章中,Amazon 的杰夫·贝索斯关于交流这一点却发表了大相径庭的观点:交流是低效的表现。它意味着员工没有紧密地、有机地工作在一起。所以,我们应该减少交流而不是增加交流。


贝索斯利用“两个披萨的团队理论”来减少沟通。即如果两个披萨不能让一个队伍吃饱,说明这个队伍太大了。梅特卡夫定律(Metcalfe's Law)指出,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套用此定律,一个团队里的人际关系的数量会随团队的人数增加而指数型增长。所以很多人认为,团队越小,所需的沟通越少,则团队会更加专注,产出更多。


如何管理这么多小团队?一个经理管得来吗?在 Google,我估算过不同项目里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比例。而这个比例更一般的意义就是“控制范围”。根据我的估算,Google 的平均比例是 1:7,但不同项目的偏差很大。工程师较多的搜索团队,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比例的 1:20 甚至更高。而一些新产品的比例可能是 1 个产品经理配 2 到 4 个工程师。

为什么偏差这么大?我发现最佳的解释就是 Peter Drucker 所提出的“管理职责范围”,即团队“所需的指导和协助的程度”。换句话说,一些资深的工程师团队,如 Google 的搜索质量团队,不需要很多指导与协助,因为他们已经有足够的经验。这些队伍即使超过 15 人,也能保持卓越。而对产品或新领域不熟悉的初级团队,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职责,意味着更小的团队规模。


有些公司如37Signals和Valve采取扁平化的结构,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这些管理结构可能很有效,但前提是队伍不需要很多指导与协助。而研究也表明,团队规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而更好的团队规模一定很好地平衡了“控制范围”与“管理职责范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Web App开发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忍受不了糟糕的工作氛围,我退出了 Google WebAssembly 团队
当地时间 5 月 11 日,游戏设计师、工具开发者 Katelyn Gadd 在一篇博文中分享了她在 Google WebAssembly 团队中的工作经历。这位女士讲述了自己在 Google 任职期间因为管理混乱患上脑损伤并长期饱受折磨,这些负面经历凸显了 Google 糟糕的工作氛围:团队缺乏支持并且领导者们又没有改革能力。“我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工作场所中的有害文化,或者能帮助新员工在 Google 获得更好的职业生涯。”Gadd 说。
145 0
忍受不了糟糕的工作氛围,我退出了 Google WebAssembly 团队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NoSQL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四)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
|
自然语言处理 异构计算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三)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自然语言处理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二)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二)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一)
Paper:2017年的Google机器翻译团队《Transformer: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翻译并解读
|
Web App开发 云安全 安全
前Google员工推云安全服务检测网站挂马
  北京时间6月17日消息,安全新创公司Dasient本周二推出了一个基于云的安全服务,旨在检测网站是否存在恶意软件,并将其进行隔离。   Dasient的三个联合创始人包括两个前Google员工:前Google安全产品经理Neil Daswani和软件工程师Shariq Rizvi,以及曾就职于麦肯锡和惠普的Ameet Ranadive。
670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百度视觉团队斩获 ECCV Google AI 目标检测竞赛冠军,获奖方案全解读 | ECCV 2018
从整体方案框架来看,可分为 Fast R-CNN 和 Faster R-CNN 两种不同的训练模式。
584 0
|
UED
通过设计让学习变轻松 - Google 的 Primer 团队是如何做用户体验设计的
本文讲的是通过设计让学习变轻松 - Google 的 Primer 团队是如何做用户体验设计的,那么可想而知:尽管大量信息对我们来说触手可及,而所有的新技术都似乎在一夜之间涌出,97%的人丝毫不会为了提升自己而花时间寻求这些新知识。
1392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