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堆满方便食品和提神饮料,工作台上有人在挑灯夜战,有人因为累极而进入梦乡……不同团队连续48小时的编程鏖战,目标是各自交出能够正常使用的Android应用程序——此情此景所呈现的是某一场黑客马拉松大赛(hackathon)的 “执行概念”阶段。
在此之前,参赛团队已经走过了“创意闪现”和“成立团队”阶段,此后将迎来“成品报告”和“接受裁判”步骤,最后一个步骤——“收获奖金”则只有胜出者才能幸福地品味。这样的黑客马拉松大赛2011年在美国举办了200多场。
黑客马拉松兴起于1960年代,当时尚属程序员们自发竞赛。直到1990年代,时下流行的黑客马拉松大赛模式才浮出水面。参与和关注黑客马拉松大赛的机构和个人可谓各怀心事:财富500强公司希望通过黑客马拉松提高产品认知度,AT&T、微软、诺基亚乃至联合利华等大玩家都通过举办过黑客马拉松获取创意;风险投资人希望通过黑客马拉松找到值得投资的新面孔和新点子;技术猎头希望通过黑客马拉松找到技术专才,增加收取佣金的机会;程序员本人则希望引起风投的关注,获得资金,大展事业宏图。
黑客马拉松比赛在美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而更为简单易用的软件编写工具、各家公司愿意让第三方分享自家数据的新颖意愿为这燃烧的野火再送清风,从而炼出层出不穷的创意和业务。仅以苹果公司iOS为例:自从2007年首次开赛以来,已收获50万项应用程序,为开发者们产生了30亿美元的业绩(Android的40万应用程序收入约1亿美元)。
尽管开发应用程序和赚钱的机会出现爆炸式增长,编程所需的时间和预算却日益接近于零。程序员们通过剪切和粘贴几行代码即可将核心功能添加到应用程序中。也就是说,现在是进入应用程序业务的最佳时机。借这个时机获得风险投资并大获成功的程序员不胜枚举,被Skype收购的GroupMe就是其中一例。
黑客马拉松或编程马拉松(hackathon)是一个流传于电脑迷(hacker)当中的新词汇。编程马拉松是一种活动。在该活动当中,很多程序员相聚在一起。他们以合作的形式去进行电脑编程。编程马拉松的灵魂是合作地编写程序和应用。 编程马拉松的时长一般在几天到一周不等。编程马拉松不是编写些一次性作品那么简单。编程马拉松的精髓在于:很多人,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相聚在一起,以他 们想要的方式,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整个编程的过程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或者方向。
“编程马拉松(hackathon)”这个术语本身是一个合成词,它是由“编程(hack)”和“马拉松(marathon)”两部分组成。这个术语诞生于1999年。两组人在同一年想到并使用了该术语。一组人是OpenBSD的开发者们。另一组人是Sun的市场营销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