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为结婚纪念日送礼而一筹莫展?看看人家的创意!
Alice Zhao小姐是美国西北大学出身的数据科学家,她丈夫的职业虽然不明,但据她自豪地形容,至少也是一位nerd,因为当年他送给她的恋爱一周年礼物实在太棒了——一个包含这一年里他们所有短信内容的word文档,他称之为数据礼物。
于是,为了纪念他们恋爱六周年,Zhao小姐决定把新婚后这一年里的短信拿出来和2008年的进行数据对比,看看婚前婚后的短信有什么不同。
经过词频分析,最明显的就是Zhao先生无论婚前婚后都特别喜欢说“家”这个词,而Zhao小姐当初总是以Hey开场的习惯消失了,代之以越来越多的OK。
她接着对比了短信中一些常用词的出现频率,这也反映了他们之间亲密程度的变化,比如对话从最初生疏的“Hey,过得怎么样?”到后来更随意的“OK,听起来不错。”
他们不再称呼对方的名字,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说“爱”了(尤其是Zhao先生婚前婚后说love的频率变化……),不过Zhao小姐的解释是他们在一起之后不需要通过短信表达爱意了。
再来看具体的出现场合,Zhao小姐发现谈恋爱时love通常用来表达“I love you”,到了后来就变成“Hahaha, love it!”。
还有一些词的使用频率没有多大变化,但内容指代却不一样了,比如“晚餐”和“家”,以前问dinner是为了约出来吃饭,现在是直接问晚上吃啥,而home以前是各回各的家,现在是指他们共同的房子。
Zhao小姐对他们发短信的时间变化也很感兴趣。她发现刚开始约会时,他们会从下午三点一直聊到凌晨三点,但是自从订婚开始,他们半夜都选择了还是睡觉吧,而结婚以后发短信就只限于白天上班的时间了。
她认为这也反映了情侣之间的普遍情况,因为刚开始时,双方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一起,所以需要经常查岗看对方在干什么,跟谁在一起,尤其是晚上!
最后,Zhao小姐总结道,刚开始我们总是想方设法确保自己发的内容好玩有趣,随着关系的进展,短信内容变得越来越可预测,但这是因为不可预测的内容都当面说了。
以上就是Zhao小姐回馈给对方的新婚纪念礼物——2014年最新版的#thegiftofdata。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4-10-25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据文摘”,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