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云原生时代的卓越架构师

简介: “软件开发需要面对本质困难和附属困难。云原生、DevOps大幅降低了附属困难,使得架构师可以全力聚焦于业务复杂性,而DDD恰是管理业务复杂性的有效方法。”

本文作者:张刚,阿里云云效资深技术专家,ALPD方法学核心成员。

立即学习: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course/alpd

软件开发的本质困难

1986年,软件工程巨匠Frederick Brooks撰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没有银弹》。他在文章的开篇写道:

在未来的10年以内,不存在任何单一的方法和技术,能够10倍以上的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力。

这个论断在当时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至今,《没有银弹》仍然是一个被经常拿出来讨论的话题。不过,这篇论文的真正价值远不限于此,继续读下去,就会发现,。停留在是否存在10倍以上生产率的讨论是不够的。真正值得关心的,是Brooks对原因的论断。我把其中的重要观点概括如下:

软件开发的困难有两类,一类是本质(Essential)困难,一类是附属性(Accidental)困难。

本质困难是和软件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这类困难无法通过工具或者语言等加以解决。例如,软件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世界的问题,如果现实世界的问题本来就是复杂的,那么无论任何工具,都不可能消除这种复杂性。

附属性困难是和我们采取的工具或者方法相关的。例如,软件需要被通过某种语言实现,软件需要被编译、被部署,软件可能被实现为缺陷,这些都和具体的实现方法相关。这一类困难,可以通过工具、方法和技术的提升得以改善。

本质困难包括软件的复杂性,不可见性、可变更性和符合性(指软件开发还需要遵从诸如法律法规、外部系统等不受主观意志决定的因素)

作为一名在软件开发行业工作了20年的架构师,《没有银弹》关于本质困难和附属性困难的论述给了我巨大启发。

多年以来,我一直都把“管理本质困难、消除附属困难”作为软件开发活动的座右铭。特别有意思的是,最近我发现,作为一个主要工作在业务系统上的架构师,在云原生渐成趋势的时候,架构师的职责已然发生了改变。而这个变化,恰恰和“管理本质困难、消除附属困难”密切相关。

业务架构当然也是架构师的重要职责。业务和技术已经深度融合,业务对响应速度的要求和开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在云原生时代,服务化几乎成为必然选择。而无论是业务响应能力、开发质量和服务化,都和业务规划能力密切相关。这不就是最重要的“管理本质困难”的方面嘛!

领域驱动设计,虽然Eric Evans的同名书籍写于2004年,多年以来,在技术社区也有较大影响。但是为什么最近几年热度突然大幅上升,变得特别受关注呢?这是因为,我们的业务终于越变越复杂,到了如果没有恰当的方法,就不能很好的管理的地步——这也恰恰暗合了DDD一书的副标题“软件核心复杂性应对之道“。微服务和云原生在服务方面的划分等,也是关键的助推因素。

成为云原生时代的架构师

在今天的业务环境下,能更好地利用好云原生基础设施,更好地进行业务规划、高效高质地分析和管理领域模型,用领域模型指导架构设计和开发实践,是云原生时代架构师的重要技能。

这次云效和阿里云开发者学院联合推出的《ALPD云架构师系列——领域驱动设计》课程也正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

ALPD全称Advanced Lean product development,它是阿里云云效团队提出的云原生时代的研发新范式,它整合了技术、工程、协作、创新4类实践,并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image.png

image.png

上面2幅图分别是ALPD方法和支撑体系图,我们希望ALPD及其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和开发者,实现10倍效能提升——10倍的响应速度,10倍的过程质量,10倍的有效价值交付。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 ALPD方法体系中的领域驱动的架构和实践 部分的内容。

能通过这一次的对外整理,将知识和经验分享给社区开发者小伙伴,也是非常开心的事情。

ALPD云架构师系列课程——DDD高手进阶

在课程整理中,我们把课程分成了如下章节:

01|领域模型的本质是业务认知
02|案例分析:高质量领域模型提升业务灵活性
03|高质量领域模型源自持续演进
04|案例分析:梳理业务概念,发现领域模型
05|从模型到代码:领域驱动设计的构造块
06|聚合:保证业务完整性的单元
07|领域驱动设计的分层模型和代码组织
08|核心域、通用域和支撑域
09|基于业务能力和业务场景拆分子域
10|守护领域边界,构建自治服务
11|限界上下文映射的模式
12|使用微服务构建领域资产

其中每讲都保持了15分钟左右的篇幅,以聚焦于一个比较内聚的主题。

1-4讲,讨论领域模型的一个基础概念,包括什么是领域模型?为什么要关心领域模型?如何进行基本的领域建模?
5-7讲,主要关心领域模型为中心的软件实现,具体对应于领域驱动设计的战术模式,例如实体对象、值对象,领域服务、领域事件构造块及聚合、资源库和工厂这些跟业务完整性密切相关的部分。
8-12讲,关心领域模型为中心的架构设计,具体对应于领域驱动设计的战略模式,比如说子域、限界上下文、限界上下文映射等方面的话题。最后的12讲,我们把微服务跟领域资产之间的关系也做了讨论,微服务是当前一个重要话题,如果对领域驱动设计关注不足,也会影响到微服务和云原生的实施。
在整个课程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概念,我更希望能通过简明的案例让学员轻松理解领域驱动设计的核心思想和关键实践。希望你也能通过学习这个课程,可以从本质出发,更好地理解DDD并付诸实际项目实施。

点击下方图片或文末链接,加入《云架构师系列课程——DDD架构实战》的学习之路吧!

当然,领域建模和领域驱动设计仍然是需要长期刻意练习的技能,课程中的内容也还只是抛砖引玉,在后续的实际工作中希望你能持续应用和提升,不断精进,成为云原生时代的卓越架构师!

立即学习:https://developer.aliyun.com/topic/course/alpd

目录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的演进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16天】 云原生,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引领着现代软件开发与部署的新浪潮。本文旨在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践,揭示其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更灵活、更可靠的IT系统构建与管理。通过深入剖析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等核心技术,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将展现云原生架构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业务创新与发展。 ####
118 47
|
5天前
|
弹性计算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设计原则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云原生环境中,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及实践案例。通过剖析传统单体架构面临的挑战,引出微服务作为解决方案的优势,并详细阐述了微服务设计的几大核心原则:单一职责、独立部署、弹性伸缩和服务自治。文章还介绍了容器化技术、Kubernetes等云原生工具如何助力微服务的高效实施,并通过一个实际项目案例,展示了从服务拆分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的完整实现路径,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启发。 ####
|
13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端新纪元:云原生技术重塑IT架构####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兴起背景、核心理念、关键技术组件以及它如何引领现代IT架构迈向更高效、灵活与可扩展的新阶段。通过剖析Kubernetes、微服务、Docker等核心技术,本文揭示了云原生架构如何优化资源利用、加速应用开发与部署流程,并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度实践。 ####
|
12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Java
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治理策略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架构的治理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技术趋势与挑战,提出了一系列高效、可扩展的微服务治理最佳实践方案。不同于传统摘要概述内容要点,本部分直接聚焦于治理核心——如何在动态多变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服务的自动发现、配置管理、流量控制及故障恢复,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助力企业在云端构建更加健壮、灵活的应用程序。 ####
58 10
|
6天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API
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治理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云原生环境下微服务治理的核心要素与最佳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高效、稳定的微服务架构设计原则及实施策略。在快速迭代的云计算领域,微服务架构以其高度解耦、灵活扩展的特性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然而,伴随而来的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配置管理等挑战亦不容忽视。本研究聚焦于云原生技术栈如何赋能微服务治理,涵盖容器编排(如Kubernetes)、服务网格(如Istio/Envoy)、API网关、分布式追踪系统等关键技术组件的应用与优化,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框架,助力企业在云端构建更加健壮、可维护的服务生态。 ####
|
7天前
|
监控 安全 Cloud Native
云原生安全:Istio在微服务架构中的安全策略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原生架构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微服务作为其核心组件,虽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也带来安全挑战。Istio作为开源服务网格,通过双向TLS加密、细粒度访问控制和强大的审计监控功能,有效保障微服务间的通信安全,成为云原生安全的重要工具。
25 2
|
7天前
|
弹性计算 监控 Cloud Native
云原生架构下的性能优化实践与策略####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云原生技术以其弹性、敏捷和高效的特点成为企业IT架构转型的首选。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揭示了性能优化的关键路径与策略,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指南。 ####
|
12天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设计原则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环境中微服务设计的几大核心原则,包括服务的细粒度划分、无状态性、独立部署、自动化管理及容错机制。通过分析这些原则背后的技术逻辑与业务价值,结合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现代云平台上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微服务架构,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 ####
41 7
|
12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下微服务的最佳实践与挑战####
【10月更文挑战第20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微服务设计模式的最优实践与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分析容器化、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服务网格等关键技术,阐述了如何高效构建、部署及运维微服务系统。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在云原生转型过程中常见的难题,如服务间的复杂通信、安全性问题以及监控与可观测性的实现,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策略指导和解决方案建议。 ####
37 5
|
11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测试技术
云原生架构下的性能优化与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云原生环境下,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最佳实践来提升应用性能。文章首先概述了云原生架构的基本原则与优势,随后详细分析了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容器编排、微服务设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流程以及监控与日志管理。针对这些因素,文中不仅介绍了具体的优化策略,如资源请求与限制的合理配置、服务间通信的高效实现、自动化测试与部署的优化,还结合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实施这些策略以显著提升系统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性能测试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和方法。最后,总结了云原生性能优化的未来趋势,为开发者和架构师
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