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安全运营中心:DDoS攻击趁虚而入,通过代理攻击已成常态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安全中心 云平台配置检查,900元 3000次
云安全中心 防病毒版,最高20核 3个月
云安全中心 免费版,不限时长
简介: 阿里云安全运营中心对疫情期间的应用层DDoS攻击事件做了深入分析,希望给企业提升防御水位提供参考。

应用层DDoS攻击与传统的DDoS攻击有着很大不同。传统的DDoS攻击通过向攻击目标发起大流量并发式访问造成服务不可用,系统瘫痪,这种方式比较容易被识破,且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应对方案。而近年来兴起的应用层DDoS攻击流量则会伪装成正常的流量,甚至和正常业务一样,绕过防御设备,造成企业服务器不可用,业务卡顿等,对防御方造成很大困扰。

阿里云安全运营中心对疫情期间的应用层DDoS攻击事件做了深入分析,希望给企业提升防御水位提供参考。

疫情期间攻击量级持续高位

这次疫情爆发在春节期间,2020年1-3月份抗击疫情期间应用层DDoS攻击量持续处于高位。尤其是1月中旬到2月中旬疫情最严重时期,攻击量与春节前期相比,有了明显大幅提升。从图1可以看出,攻击者在抗击疫情期间“趁虚而入”,试图从中获利。

1.png

游戏、医疗和在线教育行业成全新重点目标

据阿里云安全运营中心统计分析发现,2020年1月16日到3月15日疫情期间,应用层DDoS攻击环比增长幅度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医疗、在线教育及在线办公、游戏三大行业,如图2所示。

2.png

在这期间,医疗、在线教育及在线办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量资源开始投入到这两大行业中。由于黑客逐利属性的驱使,使得这两大行业也成为重点攻击对象。同时不难看出,疫情期间,大家闭门在家,可选的娱乐活动有限,使得游戏行业异常火爆,也因此使得游戏行业受攻击数量环比增长超过300%。

主要攻击来源演变为代理、感染肉鸡、云平台服务器

通过对疫情期间数百起应用层DDoS攻击事件及数亿次攻击请求做图聚类分析发现,攻击来源主要分为三类:代理、感染肉鸡、各大云平台服务器,且单次攻击的攻击来源类型单一,如图3所示。

3.png

从图3可以发现,单次攻击通常利用单一攻击来源发起攻击,交叉使用不同攻击源发起的攻击数量较少。举例来说,如果一次攻击利用了代理作为攻击源,那就几乎不再同时利用感染肉鸡或云平台服务器发起攻击。

不同攻击类型特点不同,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
通过不同攻击源发起攻击的次数占比分别为,代理攻击源占比78.6%,感染肉鸡攻击占比20.65%,各大云平台服务器攻击占比0.68%。如图4所示。

4.png

不同类型的攻击源占比分别为,代理攻击用到的攻击源占比为12.40%,感染肉鸡攻击用到的攻击源占比为87.42%,各大云平台服务器攻击用到的攻击源占比0.18%。如图5所示。

5.png

对图4图5综合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1)代理攻击已成为常态,企业需要足够重视

代理攻击在所有攻击事件中占比最高,而攻击源个数仅占12.40%。对攻击者而言,此类攻击源性价比最高,攻击IP易获得且成本低廉,用于攻击时攻击性能较好,所以成为攻击中的主力军。

对企业而言,我们建议在放行业务相关代理的基础上,对无需使用代理访问的网站封禁代理,可在防御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感染肉鸡攻击源分散,企业应动态调整防御策略

通过感染肉鸡发起的攻击事件占比为20.65%,但攻击源个数最多,占比达87.42%。这类攻击的攻击源极为分散,且对应IP往往为宽带/基站出口IP。对攻击者而言,此类攻击源在线情况并不稳定,单个攻击源攻击性能一般。

对于这类攻击源发起的攻击,不建议企业采用IP粒度的防御方式。感染肉鸡对应的IP往往是宽带/基站出口IP,背后的正常用户很多,封禁一个历史攻击IP的代价有可能是阻止成百上千的潜在用户正常访问。

更进一步来讲,感染肉鸡的IP变化较快,设备位置的变化以及运营商的IP动态分配机制都会改变它们的IP,从而容易绕过封禁。

防护此类攻击,需要基于正常业务请求特性,事前封禁不可能出现的请求特征,如纯APP业务可封禁来自PC端的请求;或事中基于正常业务请求及攻击请求的差异性,动态地调整策略。

3)借云平台发起攻击量明显降低

借助各大云平台服务器发起的攻击事件占比最少,仅为0.68%,且攻击源个数仅为0.18%。这得益于各大云平台针对DDoS攻击做了严格管控,也造成攻击者使用此类攻击源攻击的固定成本较高。

因此,我们建议如果发现攻击源IP来自少数几个C段,且正常情况下很少有该IP段的请求来访问,可以考虑将其封禁,避免潜在的恶意请求。

安全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针对如何防御应用层DDoS攻击,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1. 拉黑历史攻击IP有风险,添加需谨慎

拉黑先前攻击中出现过的攻击源是较为常见的事后防御加固手段,当遭遇攻击来自代理或各大云平台服务器时,这一做法确实对后续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有免疫效果。然而,倘若遇上的是感染肉鸡发起的攻击,那封禁历史攻击IP的做法就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了。因此,拉黑历史攻击IP前要先对攻击源类型加以区分,避免风险。

2.仅限制访问频率高的IP,防御效果有限

拉黑高频请求的IP是最传统的事中防御手段,在攻击源个数较少时,这样的做法是非常有效的。然而,上述三大类攻击中任何一类,哪怕是攻击源占比最小的各大云平台服务器,观测到的攻击源数量都在万量级。这意味着,即使防御策略严苛到每秒每个IP只放行一个请求,每秒总计会有上万的请求涌向网站,绝大多数中小网站的服务器也是无法承受的。因此,要完全压制攻击,需要打出组合拳:事前尽可能封禁不可能出现的请求来源及请求特征;事中基于攻击与正常业务的差异动态精细化调整防御策略。频次策略只能起到辅助防御的作用。​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云安全 弹性计算 安全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阿里云第八代企业级ECS实例,为企业提供更安全的云上防护》
阿里云推出第八代企业级ECS实例,强化云安全,搭载英特尔TDX技术,结合CIPU与飞天系统,提供高效且安全的云服务解决方案。[阅读详情](https://developer.aliyun.com/ebook/8303/116162?spm=a2c6h.26392459.ebook-detail.5.5c0b7e5aZhSJ9V)
83 2
|
1月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安全
|
29天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阿里云安全类云产品,验证码使用时滑动验证流程及线上问题排查
阿里云验证码产品,使用业界先进的风控引擎结合“规则+AI”模型,有效区分真实用户和机器自动化脚本攻击,避免机器请求造成业务损失。主要适用于垃圾注册、刷库撞库,薅羊毛,短信被刷等风险场景。为您提供安全可靠的业务环境。本文为大家介绍验证码使用时滑动验证流程及验证不通过的问题排查。
64814 5
阿里云安全类云产品,验证码使用时滑动验证流程及线上问题排查
|
24天前
|
弹性计算 安全 网络安全
带你读《从基础到应用云上安全航行指南》——干货长文快收藏!阿里云专家教你如何安全访问和管理ECS资源(3)
**《从基础到应用云上安全航行指南》——阿里云专家教你如何安全访问和管理ECS资源(3)** 在阿里云的广阔云海中,ECS(弹性计算服务)资源如同航行的船只,承载着我们的业务与数据。如何确保这些
|
2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Go
使用阿里云服务网格 ASM LLMProxy 插件保障大模型用户数据安全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ASM LLMProxy动态为LLM请求添加API_KEY、使用模式匹配以及私有大模型判别请求敏感信息并根据判别结果拒绝请求等功能,帮助用户提升LLM场景下的安全水位。
|
26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调度
游戏行业如何做好安全,避免DDOS攻击
随着网络游戏行业的迅速发展,网络游戏问题也不可忽视,特别是目前网络攻击频发,DDoS攻击的简单化以及普及化,对游戏来说存在非常大的安全威胁。
|
3天前
|
网络安全
阿里云8888端口设置安全组,宝塔控制台显示链接失败
阿里云8888端口设置安全组,宝塔控制台显示链接失败
7 0
|
29天前
|
监控 安全 网络安全
|
1月前
|
运维 监控 安全
【阿里云云原生专栏】云原生时代的 DevSecOps:阿里云的安全开发流程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8天】在云原生时代,面对安全新挑战,阿里云践行DevSecOps理念,将安全贯穿于开发运维全过程。通过安全需求分析、设计、代码审查、测试及持续监控,确保云原生应用安全。例如,Kubernetes配置中加入安全设置。阿里云还提供多种安全服务和工具,如身份认证、云防火墙等,助力用户构建安全可靠的云应用,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128 4
|
1月前
|
SQL 监控 安全
【阿里云云原生专栏】云原生安全体系构建:阿里云云防火墙与WAF的应用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阿里云云防火墙和WAF是构建云原生安全体系的关键产品,提供网络、主机和Web应用多维度防护。云防火墙采用分布式架构抵御网络攻击,确保应用安全稳定;WAF专注Web应用安全,防止SQL注入、XSS和DDoS等威胁。简单部署配置,结合使用可实现全面安全防护,提升企业云上应用安全性,保障业务安全运行。未来,阿里云将持续强化云原生安全建设。
260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