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标准化九大原则(中) | 带你读《5G UDN(超密集网络)技术详解》之六

简介: 未来蜂窝移动业务市场的急速发展,驱使着运营商们在 5G 时代,必须进 行 UDN 部署(至少在局部区域),因此全球范围有许多组织机构和项目,都 在对 5G UDN 和小小区技术进行研究和尝试标准化。

第一章 5G 前蜂窝移动历史

1.4 3GPP标准化九大原则(上)

| 1.4 3GPP标准化九大原则(中) |

原则 4:重用性(Reuse as much as possible)
蜂窝移动系统从一代到下一代的发展,尽管每次都会引入较大的创新变化, 但从系统架构到特征功能,再到具体的流程设计,不会为了追求新,刻意要变 而去改变,而是只有当变化的理由充足合理之时。例如,市场用例需求、技术 客观条件等因素,才可能会去变,否则,尽量重用之前的经典原则和架构方法。 例如,从 2G 到 3G 再到 4G 和 5G,移动硬切换流程基本一直沿用下来,它被 证明很经典、无异议。又例如,载波聚合技术的空口用户面架构,Per HARQ 实体对应着 Per Carrier,从 3G 到 4G 再到 5G 基本都是重用的。又例如,基 站和核心网之间,基站之间的很多基本流程也都是重用一致的。有一些概念 和技术虽然外表稍微有些变化,但本质还是重用的,比如,UMTS 系统中的 URA_PCH 状态和 5G NG-RAN 中的 INACTIVE 状态,LTE-A DC 双连接 技术架构和后续的 MR-DC 架构。重用性原则可有效地避免缺乏功效的全新设 计,从而减少新系统和新协议栈的复杂度和标准化风险性。重用并不意味着完 全的复制,而是保持核心原理 / 基本机制不变,外表可略微变化。
尽管如此,读者后续可能会发现:重用性原则对于“市场既得利益方”是 很有利的,因为在时间维度上,当前已经占据技术主流的厂家可以利用“重用 化手段和力量” 进行防御,把任何新概念、新机制和新方案,引导到已有的旧 概念机制方案的相同框架原理之内,减轻已有技术方案被颠覆性变化的风险, 从而抑制新兴厂家在新技术、新方案和 IPR 专利布局方面的渗透突破。重用性 原则对运营商而言,也是一把双刃剑,可用来减轻新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和标准 化风险度,但又可能维持旧的蜂窝设备市场生态格局不变,导致新兴厂家 / 颠 覆式技术被压制。作为“新兴厂家进攻方”,通常都要考虑如何在重用性原则的 缝隙中,努力寻找新技术突破点和未来生存发展的空间。
原则 5:基线性(Baseline Agreement Rooted)
3GPP 标准化当中的基本工作方式是阶段性逐步推进的,大致可分为 Stage_1、Stage_2 和 Stage_3 三大阶段,而每个大阶段内又可能有若干个小阶段。 通常 Stage_1 针对需求用例、场景问题优先级、可行性路标、效益等方面进行研 讨、规范;Stage_2 基于 Stage_1 的主要基线结果,针对当前版本确定的场景问 题,进行框架性系统方案设计规范;而 Stage_3 则再基于 Stage_2 的主要基线结 果,进一步对方案框架的各个细节层面进行设计规范。在每个大阶段内的小阶段 环节,经过 3GPP 所有厂家之间的竞合博弈,每次 3GPP 工作组层面会议,都会 产生相关的局部基线结论,作为下次会议继续研讨的基础,这样一轮轮地推进, 最终才产生了总的基线结果,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规范完成。因此每个大阶段、小阶段和来自不同工作组的基线结论非常重要,因为它约束、限制了后面研讨的范围、方向,脱离偏离之前基线结果或结论的文稿建议,通常不会再被处理、采纳。这种工作方式,对于赢得前期基线结论结果方是十分有利的,因为它们可以 在基线层面,去掌控会议的议题进展和方向节奏,就是战略层面的主动性。例如, 5G NR 在 SID 研究阶段,确定 Rel-15 版本重点在 eMBB 和 URLLC 场景用例 方面,根据此总体基线结论,意味着 NR Rel-15 版本不会去做 NR 物联网窄带 和广播组播类业务,这可能就会限制某些厂家在这方面的技术利益拓展。又例 如,MR-DC 架构在 Stage2 阶段确定采纳 Dual RRC,根据此基线结论,意味着 NR 和 LTE 各自基站的 RRM/RRC 配置之间,可以保持一定的隔离度和解耦性,这对后续各阶段环节的细节设计影响很大,客观上,这对“5G NR 新兴厂家进攻方”相对有利,因为 NR 节点受到 4G eNB 相对少的配置约束。
基线性原则,相当于把某个系统功能的标准化全过程,划分为一个个时空 上紧密关联的大博弈和局部的角逐,不同 3GPP 工作子组之间相互支持和配合, 前后会议结论之间相互约束和推进。因此,3GPP 工程标准化相关的胜利果实 和利益获取,其实是一点点通过推进方式分阶段、分步骤而来的,而不是一次 会议而得到的。
原则 6:兼容性(Compatability and Futureproof)
兼容性原则包括后向和前向兼容性。后向兼容性是指任何新功能的引入, 不能导致已有旧功能的有效性丧失或者性能受影响,特别是对遗留终端(Legacy UE)常规业务的影响。前向兼容性是指任何新功能的引入,不能限制和约束未 来其他潜在新功能、新用例的引入,最好同时能为新功能和新用例的扩充拓展 奠定一定的基础。例如,LTE 载波聚合规定所有的分量载波必须具有后向兼容性,即终端可以独立接入使用任何的分量载波,即不存在只能用于载波聚合而 不能被终端独立接入使用的新载波类型(NCT,New Carrier Type)。又例如, Short TT(I <1ms)功能,在 LTE-A Rel-15 之前没能被 3GPP 规范引入,也 是因为它无法做到后向兼容性,由于改变了 LTE 物理层基本机制,只有具备 Short TTI 能力的终端才能使用该功能。前向兼容性的设计其实处处体现在协 议之中,比如,诸多有一系列增强版本的特征功能,如 CA、LAA、LWA 等, 这些特征功能设计之初,已做好了后续继续增强优化的兼容准备。
前向兼容性通常还包含未来可继续扩展的考虑,即节点内功能模块和接口 功能,在性能尺度或维度方面,可根据未来新的实际需求而灵活地调整。兼容 性原则是蜂窝移动系统一个必要的原则,它使得网络可以平滑地不断演进和升级,在不同的阶段,根据需要快速植入新系统功能,而同时现网中的不同版本 能力的终端业务不被影响。因此,兼容性原则可以维护运营商的现网已有投入,控制、降低网络后续升级演进的风险性和综合成本。

1.4 3GPP标准化九大原则(下)

相关文章
|
6月前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5G
5G引领家庭网络升级:速度、稳定性与智能化的新时代
5G引领家庭网络升级:速度、稳定性与智能化的新时代
496 69
|
2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王耀恒:从网络营销老兵到GEO技术布道者
在王耀恒看来,AI时代的技术竞争已从“信息不对称”转向“系统化应用能力”。他的GEO课程体系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技术可以被复制,但深度实践验证的系统框架、认知升级路径和教学转化艺术却构成了难以逾越的壁垒。
|
7月前
|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云计算的加速引擎——5G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云计算的加速引擎——5G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212 7
云计算的加速引擎——5G技术如何改变未来
|
6月前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5G
5G时代,别让能耗成为“隐形杀手”——聊聊5G网络的能耗管理
5G时代,别让能耗成为“隐形杀手”——聊聊5G网络的能耗管理
380 13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上海拔俗AI软件定制:让技术真正为你所用,拔俗网络这样做
在上海,企业正通过AI软件定制破解通用化难题。该模式以业务场景为核心,量身打造智能解决方案,涵盖场景化模型开发、模块化架构设计与数据闭环优化三大技术维度,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
|
2月前
|
监控 前端开发 安全
Netty 高性能网络编程框架技术详解与实践指南
本文档全面介绍 Netty 高性能网络编程框架的核心概念、架构设计和实践应用。作为 Java 领域最优秀的 NIO 框架之一,Netty 提供了异步事件驱动的网络应用程序框架,用于快速开发可维护的高性能协议服务器和客户端。本文将深入探讨其 Reactor 模型、ChannelPipeline、编解码器、内存管理等核心机制,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性能的网络应用系统。
219 0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基于 C# 基数树算法的网络屏幕监控敏感词检测技术研究
随着数字化办公和网络交互迅猛发展,网络屏幕监控成为信息安全的关键。基数树(Trie Tree)凭借高效的字符串处理能力,在敏感词检测中表现出色。结合C#语言,可构建高时效、高准确率的敏感词识别模块,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125 2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深度学习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核心组件——人工神经元和反向传播算法自提出以来鲜有根本性突破。穿孔反向传播(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技术通过引入“树突”机制,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计算能力,实现了对传统神经元的增强。该技术利用基于协方差的损失函数训练树突节点,使其能够识别神经元分类中的异常模式,从而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提高模型精度(如BERT模型准确率提升3%-17%),还能实现高效模型压缩(参数减少44%而无性能损失)。这一革新为深度学习的基础构建模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边缘设备和大规模模型优化场景。
304 16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
6月前
|
调度 Python
探索Python高级并发与网络编程技术。
可以看出,Python的高级并发和网络编程极具挑战,却也饱含乐趣。探索这些技术,你将会发现:它们好比是Python世界的海洋,有穿越风暴的波涛,也有寂静深海的奇妙。开始旅途,探索无尽可能吧!
176 1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