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都说程序员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鄙视链,其实在看完池建强老师的这篇文章,作为一个软件工程学生党的我,开始重新思考作为一个技术人的责任和对于技术的理解,技术人需要做好自己的技术,写出优秀的代码,让技术驱动业务,做出优秀的产品,让世界变得更好一些,这也是我选择了技术这个行业的最初动力,希望世界能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变得更加美好。
有阵子没写程序员相关的文章,干脆再来个程序员三部曲吧。为什么是再呢?因为写过很多三部曲了:)
题图:from zoommy 部分手绘
Go 语言程序员鄙视所有其他语言的程序员,所有其他语言的程序员都鄙视 PHP 程序员。PHP 程序员说,PHP 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同时鄙视 Swift 程序员,因为他们经常写着写着就不能编译了(语法特性变更激进并且随时抛弃旧包袱)……
总之,程序员之间的技术鄙视链极其复杂,这里面虽然黑色幽默的成分居多,但技术宗教的意味也显而易见。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鄙视,属于不同形态技术人之间的。当年都是从写 Hello World 过来的,走过山,趟过河,埋过雷,填过坑。随着时光流逝,经历不同,机遇不同,每个人的特质也不同,于是大家有了不同形态的发展。有的程序员创业了,有的成为了产品经理,有的开始负责一块业务,有的则一直在技术领域深耕并成为技术大牛,还有一些像我这样的不知道是什么形态,二爷说是打杂形态(捂脸)。这本身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的特质是不一样的,找到自己最强的那 1% 才最重要。但奇怪的是,这条鄙视链居然一直存在,像一条若隐若现的丝线,纠结在技术人的中间,牵绊他们的成长。
早些年是那些管理者或产品经理嘲笑老程序员,说你都 35 了怎么还在编程。现在有点反过来,不少一直在技术领域的程序员开始吐槽那些转型的程序员「不务正业」,CTO 居然不写代码,嵌入式程序员跑去设计产品,等等。不说别人,被拉黑不太好,就说阿里的王坚博士,曾经任职阿里 CTO,他老人家应该有日子不写代码了,代码能力可能比不过在座的很多位,当年非议不少。但在王博士的主导下,最终阿里云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云计算服务商,占据了国内 30% 以上的云计算市场。这个贡献,是不是比代码能力更强一些呢?
上周与阿里云的道哥(吴翰清)聊天,我俩总结了一下,觉得技术人有三种境界:
1、做好自己的技术,写出优秀的代码,一方水土,养一个技术人
2、技术驱动业务,做出优秀的产品,让世界变得更好一些。什么是优秀的产品?很多,比如微信
3、让更多的技术和技术人产生交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技术真正的价值
在这个时代,技术和技术人本身是最有价值的,他们碰撞出的火花会形成巨大的驱动力,可以达到上千上万倍的价值提升,并推动世界的发展。在现代社会,技术一直是最强有力的底层驱动力,从操作系统 Windows,macOS,Unix,Linux 到移动操作系统 iOS 和 Android,从互联网技术体系到大数据 Hadoop 平台,每一种技术,一旦成为工业标准,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世界前行。
你造吗,我们在前两天的阿里巴巴技术大会上发布了「NASA」计划
不造啊,干啥用,你们要去造航天飞机了吗?这个进入硬件领域的角度多少有点刁钻啊。
不是,就是个类比,马云准备玩个大的,阿里的「NASA」计划就是在做技术驱动这件事。你们极客邦做为一个高质量的技术社区和内容服务提供商,也该去做这样的事情。
明白,看来阿里要把技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是这样,「NASA」计划会组建新的团队,聚焦在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等核心技术,全力以赴进行新技术研发。
和道哥聊完,我自己也陷入了思考。记得马云说过,以前阿里巴巴是技术跟着业务走的兵工厂模式,这种模式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阿里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 10 年 20 年后的困难。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的三个公司,Google,Apple,Facebook,中国的阿里,腾讯,华为,都在做类似的事情,这是一个技术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穿透世界的时代,如果你是个技术人,是不是该放弃成见,扯掉鄙视的链条,投入到这场技术变革的浪潮中呢?
扯的有点远,也有点大,但做事不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么?不说了,你们忙着,我去搬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