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

简介: Java中到底是值传递or引用传递?

形参和实参

我们知道,在Java中定义方法时,是可以定义参数的,比如: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I 代码解读

这里的args就是一个字符串数组类型的参数。

在程序设计语言中,参数有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之分,先来看下它们的定义:

形式参数:是在定义函数名和函数体的时候使用的参数,目的是用来接收调用该函数时传入的参数,简称“形参”。

实际参数:在主调函数中调用一个函数时,函数名后面括号中的参数称为“实际参数”,简称“实参”。

举个栗子:

public class Param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amTest pt = new ParamTest();
        // 实际参数为“张三”
        pt.sout("张三");
    }

    public void sout(String name) {
        // 形式参数为 name
        System.out.print(name);
    }   
}
AI 代码解读

上面例子中,ParamTest类中定义了一个sout方法,该方法有个String类型的参数name,该参数即为形参。在main方法中,调用了sout方法,传入了一个参数“张三”,该参数即为实参。

那么,实参值是如何传入方法的呢?这是由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来控制的。

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参数传递机制有两种:值传递和引用传递。我们先来看下程序语言中是如何定义和区分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的:

值传递:是指在调用函数时将实际参数复制一份传递到函数中,这样在函数中如果对参数进行修改,将不会影响到实际参数。

引用传递:是指在调用函数时将实际参数的地址传递到函数中,那么在函数中对参数所进行的修改,将影响到实际参数。

那么,在我们大Java中,到底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呢?

Java中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

有了上面的概念,我们就可以一起来探究一下,Java中方法参数到底是值传递还是引用传递了。

先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ParamPass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amPass1 p = new ParamPass1();
        int i = 10;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调用前,i的值为=" + i);
        p.pass(i);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调用后,i的值为=" + i);
    }

    public void pass(int i) {
        i *= 3;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中,i的值为=" + i);
    }
}
AI 代码解读

上面代码中,我们在类中定义了一个pass方法,方法内部将传入的参数i的值增加至3倍,然后分别在pass方法和main方法中打印参数的值,输出结果如下:

pass方法执行前,i的值为=10
pass方法中,i的值为=30
pass方法执行后,i的值为=10
AI 代码解读

从上面运行结果来看,pass方法中,i的值是30,pass方法执行结束后,变量i的值依然是10。

可以看出,main方法里的变量i,并不是pass方法里的i,pass方法内部对i的值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实际参数i的值,改变的只是pass方法中i的值(pass方法中,i=30),因为pass方法中的i只是main方法中变量i的复制品

因此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结论:Java中,一个方法不可能修改一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 ,所以是值传递

然而,结论下的还太早,因为方法参数共有两种类型:

  1. 基本数据类型
  2. 引用数据类型

前面看到的只是基本数据类型的参数,那对于引用类型的参数,又是怎么样的呢?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ParamPass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amPass2 p = new ParamPass2();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张三");
        user.setAge(18);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调用前,user=" + user.toString());
        p.pass(user);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调用后,user=" + user.toString());
    }

    public void pass(User user) {
        user.setName("李四");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中,user = " + user.toString());
    }
}

class User {
    /**
     * 姓名
     */
    private String name;
    
    /**
     * 年龄
     */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AI 代码解读

上面代码中,定义了一个User类,在main方法中,new了一个新的User对象user,然后给user对象的成员变量赋值,pass方法中,修改了传入的user对象的属性。

运行main方法,结果如下:

pass方法调用前,user= User{name='张三', age=18}
pass方法中,user = User{name='李四', age=18}
pass方法调用后,user= User{name='李四', age=18}
AI 代码解读

经过pass方法执行后,实参的值竟然被改变了!!!那按照上面的引用传递的定义,实际参数的值被改变了,这不就是引用传递了么?

有同学可能会说:难道在Java的方法中,在传递基本数据类型的时候是值传递,在传递引用数据类型的时候是引用传递?

其实不然,Java中传递引用数据类型的时候也是值传递

为什么呢?

先给大家说一下概念中的重点:

值传递,是指在调用函数时将实际参数复制一份传递到函数中,这样在函数中如果对参数进行修改,将不会影响到实际参数。

引用传递,是指在调用函数时将实际参数的地址直接传递到函数中,那么在函数中对参数所进行的修改,将影响到实际参数。

总结下两者的区别:

值传递 引用传递
根本区别 会创建副本 不会创建副本
所以 函数中无法改变原始对象 函数中可以改变原始对象

敲黑板:复制的是参数的引用(地址值),并不是引用指向的存在于堆内存中的实际对象。

main方法中的user是一个引用(也就是一个指针),它保存了User对象的地址值,当把user的值赋给pass方法的user形参后,即让pass方法的user形参也保存了这个地址值,即也会引用到堆内存中的User对象。

上面代码中,之所以产生引用传递的错觉,是因为参数保存的是实际对象的地址值,你改变的只是地址值指向的堆内存中的实际对象,并没有真正改变参数,参数的地址值没有变。

下面结合生活中的场景,再来深入理解一下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你有一把钥匙,当你的朋友想要去你家的时候,如果你直接把你的钥匙给他了,这就是引用传递。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对这把钥匙做了什么事情,比如他在钥匙上刻下了自己名字,那么这把钥匙还给你的时候,你自己的钥匙上也会多出他刻的名字。

你有一把钥匙,当你的朋友想要去你家的时候,你复刻了一把新钥匙给他,自己的还在自己手里,这就是值传递。这种情况下,他对这把钥匙做什么都不会影响你手里的这把钥匙。

但是,不管上面哪种情况,你的朋友拿着你给他的钥匙,进到你的家里,把你家的电视砸了。那你说你会不会受到影响?

我们在pass方法中,改变user对象的name属性的值的时候,不就是在“砸电视”么。你改变的不是那把钥匙(地址值),而是钥匙打开的房子(地址值对应的实际对象)。

那我们如何真正的改变参数呢,看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ParamPass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aramPass3 p = new ParamPass3();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张三");
        user.setAge(18);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调用前,user= " + user.toString());
        p.pass(user);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调用后,user= " + user.toString());
    }

    public void pass(User user) {
        user = new User();
        user.setName("李四");
        user.setAge(20);
        System.out.println("pass方法中,user = " + user.toString());
    }
}

class User {
    /**
     * 姓名
     */
    private String name;
    /**
     * 年龄
     */
    private int ag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this.age = ag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User{" +
                "name='" + name + '\'' +
                ", age=" + age +
                '}';
    }
}
AI 代码解读

在这段代码中,pass方法中,我们真正的改变了user参数,因为它指向了一个新的地址(user = new User()),即参数的地址值改变了。运行结果如下:

pass方法调用前,user= User{name='张三', age=18}
pass方法中,user = User{name='李四', age=20}
pass方法调用后,user= User{name='张三', age=18}
AI 代码解读

从结果看出,对参数进行了修改,没有影响到实际参数。

所以说,Java中其实还是值传递的,只不过对于引用类型参数,值的内容是对象的引用。

目录
打赏
0
0
0
0
1
分享
相关文章
理解的Java中SPI机制
本文深入解析了JDK提供的Java 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机制,这是一种基于接口编程、策略模式与配置文件组合实现的动态加载机制,核心在于解耦。文章通过具体示例介绍了SPI的使用方法,包括定义接口、创建配置文件及加载实现类的过程,并分析了其原理与优缺点。SPI适用于框架扩展或替换场景,如JDBC驱动加载、SLF4J日志实现等,但存在加载效率低和线程安全问题。
理解的Java中SPI机制
|
17天前
|
《从头开始学java,一天一个知识点》之:方法定义与参数传递机制
**你是否也经历过这些崩溃瞬间?** - 看了三天教程,连`i++`和`++i`的区别都说不清 - 面试时被追问"`a==b`和`equals()`的区别",大脑突然空白 - 写出的代码总是莫名报NPE,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个运算符 🚀 这个系列就是为你打造的Java「速效救心丸」!我们承诺:每天1分钟,地铁通勤、午休间隙即可完成学习;直击痛点,只讲高频考点和实际开发中的「坑位」;拒绝臃肿,没有冗长概念堆砌,每篇都有可运行的代码标本。上篇:《输入与输出:Scanner与System类》 | 下篇剧透:《方法重载与可变参数》。
46 25
|
11天前
|
重学Java基础篇—Java Object类常用方法深度解析
Java中,Object类作为所有类的超类,提供了多个核心方法以支持对象的基本行为。其中,`toString()`用于对象的字符串表示,重写时应包含关键信息;`equals()`与`hashCode()`需成对重写,确保对象等价判断的一致性;`getClass()`用于运行时类型识别;`clone()`实现对象复制,需区分浅拷贝与深拷贝;`wait()/notify()`支持线程协作。此外,`finalize()`已过时,建议使用更安全的资源管理方式。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并遵循最佳实践,可提升代码质量与健壮性。
21 1
|
23天前
|
Java静态代码块深度剖析:机制、特性与最佳实践
在Java中,静态代码块(或称静态初始化块)是指类中定义的一个或多个`static { ... }`结构。其主要功能在于初始化类级别的数据,例如静态变量的初始化或执行仅需运行一次的初始化逻辑。
37 4
Java中的异常处理方法
本文深入剖析Java异常处理机制,介绍可检查异常、运行时异常和错误的区别与处理方式。通过最佳实践方法,如使用合适的异常类型、声明精确异常、try-with-resources语句块、记录异常信息等,帮助开发者提高代码的可靠性、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良好的异常处理能保证程序稳定运行,避免资源泄漏和潜在问题。
|
25天前
|
Java代码结构解析:类、方法、主函数(1分钟解剖室)
### Java代码结构简介 掌握Java代码结构如同拥有程序世界的建筑蓝图,类、方法和主函数构成“黄金三角”。类是独立的容器,承载成员变量和方法;方法实现特定功能,参数控制输入环境;主函数是程序入口。常见错误包括类名与文件名不匹配、忘记static修饰符和花括号未闭合。通过实战案例学习电商系统、游戏角色控制和物联网设备监控,理解类的作用、方法类型和主函数任务,避免典型错误,逐步提升编程能力。 **脑图速记法**:类如太空站,方法即舱段;main是发射台,static不能换;文件名对仗,括号要成双;参数是坐标,void不返航。
46 5
Java容器及其常用方法汇总
Java Collections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实现类,用于管理和操作集合数据。
Java容器及其常用方法汇总
|
1月前
|
java.time常用方法汇总
`java.time` API 是从 Java 8 开始引入的时间日期处理库,旨在替代老旧的 `java.util.Date` 和 `Calendar`。它提供了更简洁、强大和灵活的方式处理日期、时间、时区及时间间隔,支持全球化和时间计算需求。API 包含获取当前时间、创建指定时间、解析和格式化字符串、进行加减运算、比较时间、获取年月日时分秒、计算时间间隔、时区转换以及判断闰年等功能。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功能,极大简化了开发中的时间处理任务。
|
10月前
|
【Java变量】 局部变量、成员变量(类变量,实例变量)、方法参数传递机制
【Java变量】 局部变量、成员变量(类变量,实例变量)、方法参数传递机制
128 0
【java筑基】——为什么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没有引用传递
【java筑基】——为什么java中方法的参数传递机制没有引用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