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测试之Monkey Runner

简介: 什么是MonkeyRunnermonkeyrunner是Android sdk中自带的一个通过接收测试脚本(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的)来执行功能性测试的工具。

什么是MonkeyRunner

monkeyrunner是Android sdk中自带的一个通过接收测试脚本(使用python语言编写的)来执行功能性测试的工具。

MonkeyRunner的使用

步骤一:启动MonkeyRecorder,在Android sdk的tools\bin目录下新建monkey_record.py将如下代码拷贝进去。

from com.android.monkeyrunner import MonkeyRunner as mr
from com.android.monkeyrunner.recorder import MonkeyRecorder as recorder
device = mr.waitForConnection()
recorder.start(device)

步骤二:打开cmd进入Android sdk的tools\bin目录下执行如下操作

img_4cf758b5d28d0d7b7071ac21b608f03b.png

步骤四:进行录制

img_713e0c0698726351453940cd59ecaa8b.png
  • wait: 用来插入下一次操作的时间间隔,点击后即可设置时间,单位是秒
  • Press a Button:用来确定需要点击的按钮,包括menu、home、search,以及对按钮的press、down、up属性
  • Type Something:用来输入内容到输入框
  • Fling:用来进行拖动操作,可以向上、下、左、右,以及操作的范围
  • Export Actions:用来导出脚本,不需要后缀名,也可以添加后缀名.mr
  • Refresh Display:用来刷新手机界面,估计只有在断开手机后,重新连接时才会用到

步骤五:编写用来运行录制的脚本的脚本,需要我们在Android sdk的tools\bin新建一个文件monkey_playback.py并将如下代码拷贝进去用来运行脚本。

import sys
from com.android.monkeyrunner import MonkeyRunner

CMD_MAP = {  
   "TOUCH": lambda dev, arg: dev.touch(**arg),  
   "DRAG": lambda dev, arg: dev.drag(**arg),  
   "PRESS": lambda dev, arg: dev.press(**arg),  
   "TYPE": lambda dev, arg: dev.type(**arg),  
   "WAIT": lambda dev, arg: MonkeyRunner.sleep(**arg)  
   }  
 
#Process a single file for the specified device.  
def process_file(fp, device):  
   for line in fp:  
       (cmd, rest) = line.split("|")  
       try:  
           rest = eval(rest)  
       except:  
           print ("unable to parse options")  
           continue  
 
       if cmd not in CMD_MAP:  
           print ("unknown command: " + cmd) 
           continue  
 
       CMD_MAP[cmd](device, rest)  
 
 
def main():  
   file = sys.argv[1]  
   fp = open(file, "r")  
 
   device = MonkeyRunner.waitForConnection()  
     
   process_file(fp, device)  
   fp.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monkey_playback.py

步骤六:运行脚本,回放完成

# 在cmd命令行中输入命令:
monkeyrunner monkey_playback.py test.mr

补充:在运行monkeyrunner的时候可能会提示SWT folder '..\framework\x86_64' does not exist. Please set ANDROID_SWT to point to the folder conta,这需要我们对monkeyrunner.bat进行修改。

1).set frameworkdir=lib (纠正)==》set frameworkdir=..\lib

2).Dcom.android.monkeyrunner.bindir=..\framework -jar %jarpath% %* (纠正)==》Dcom.android.monkeyrunner.bindir=....\platform-tools -jar %jarpath% %*

个人博客:https://myml666.github.io

目录
相关文章
|
6月前
|
Linux Android开发
测试程序之提供ioctl函数应用操作GPIO适用于Linux/Android
测试程序之提供ioctl函数应用操作GPIO适用于Linux/Android
117 0
|
2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Android开发
Android性能测试——发现和定位内存泄露和卡顿
本文详细介绍了Android应用性能测试中的内存泄漏与卡顿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首先,文章描述了使用MAT工具定位内存泄漏的具体步骤,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分析Histogram图表和Dominator Tree。接着,针对卡顿问题,文章探讨了其产生原因,并提供了多种测试方法,包括GPU呈现模式分析、FPS Meter软件测试、绘制圆点计数法及Android Studio自带的GPU监控功能。最后,文章给出了排查卡顿问题的四个方向,帮助开发者优化应用性能。
172 4
Android性能测试——发现和定位内存泄露和卡顿
|
2月前
|
测试技术 Shell Android开发
Android 性能测试初探 (六)
本节聊聊性能测试的最后一项- 流量,当然我所指的性能测试是针对大部分应用而言的,可能还有部分应用会关注网速、弱网之类的测试,但本系列文章都不去一一探讨了。
54 6
|
2月前
|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Android开发
Android 性能测试初探 (四)
本文介绍了GPU在移动端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性,并详细解释了过度绘制、帧率和帧方差的概念。针对GPU测试,文章列举了三项主要测试内容:界面过度绘制、屏幕滑动帧速率和平滑度。其中,过度绘制测试需遵循特定标准,而帧速率和平滑度测试则可通过软件或硬件方法实现。在软件测试中,使用Systrace插件和高速相机是两种常用手段。对于不同机型,帧率及帧方差的测试标准也需相应调整。
55 5
|
2月前
|
测试技术 Shell Android开发
Android 性能测试初探 (三)
本文承接《Android性能测试初探(二)》,深入探讨CPU与内存测试。介绍了移动端内存测试的重要性及其测试目标,并详细列举了不同状态下应用内存消耗情况的测试项目。此外,还提供了多种内存测试方法,包括使用`procrank`等工具的具体操作步骤。最后,文章也简要提及了CPU测试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Android性能测试的关键要素。
52 5
|
2月前
|
测试技术 Shell 定位技术
Android 性能测试初探 (五)
聊聊大家不常关注的测试项- 功耗
51 3
|
2月前
|
算法 测试技术 Android开发
Android 性能测试初探 (二)
上回大体介绍了下在 android 端的性能测试项,现在我们就细节测试项做一些阐述(包括如何自己 DIY 测试)
47 4
|
2月前
|
测试技术 API Android开发
Android 性能测试初探 (一)
Android 性能测试,跟pc性能测试一样分为客户端及服务器,但在客户端上的性能测试分为 2 类: 一类为 rom 版本的性能测试;一类为应用的性能测试。
52 3
|
2月前
|
Android开发
Android学习 —— 测试init.rc中的条件触发的处理顺序
Android学习 —— 测试init.rc中的条件触发的处理顺序
|
6月前
|
安全 物联网 测试技术
构建未来:Android与IoT设备的无缝交互深入探索软件自动化测试的未来趋势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在物联网(IoT)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Android系统因其开放性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成为了连接智能设备的首选平台。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现代Android开发技术实现智能手机与IoT设备的高效、稳定连接,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我们将深入挖掘Android系统的底层通信机制,提出创新的交互模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集成IoT控制功能,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可行的指导方案,促进IoT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