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进阶-LinkedHashMap 底层分析

简介: 众所周知 HashMap 是一个无序的 Map,因为每次根据 key 的 hashcode 映射到 Entry数组上,所以遍历出来的顺序并不是写入的顺序。

众所周知 HashMap 是一个无序的 Map,因为每次根据 key 的 hashcode 映射到 Entry数组上,所以遍历出来的顺序并不是写入的顺序。

因此 JDK 推出一个基于 HashMap 但具有顺序的 LinkedHashMap 来解决有排序需求的场景。

它的底层是继承于 HashMap 实现的,由一个双向链表所构成。

LinkedHashMap 的排序方式有两种:

  • 根据写入顺序排序。
  • 根据访问顺序排序。

其中根据访问顺序排序时,每次 get 都会将访问的值移动到链表末尾,这样重复操作就能的到一个按照访问顺序排序的链表。

数据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est

public void test(){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LinkedHashMap<String, Integer>();

map.put("1",1) ;

map.put("2",2) ;

map.put("3",3) ;

map.put("4",4) ;

map.put("5",5) ;

System.out.println(map.toString());

}

调试可以看到 map 的组成:

打开源码可以看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The head of the doubly linked list.

*/

private transient Entry<K,V> header;

/**

* The iteration ordering method for this linked hash map: <tt>true</tt>

* for access-order, <tt>false</tt> for insertion-order.

*

* @serial

*/

private final boolean accessOrder;

private static class Entry<K,V> extends HashMap.Entry<K,V> {

// These fields comprise the doubly linked list used for iteration.

Entry<K,V> before, after;

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HashMap.Entry<K,V> next) {

super(hash, key, value, next);

}

}

其中 Entry 继承于 HashMap 的 Entry,并新增了上下节点的指针,也就形成了双向链表。

还有一个 header 的成员变量,是这个双向链表的头结点。

上边的 demo 总结成一张图如下:

第一个类似于 HashMap 的结构,利用 Entry 中的 next 指针进行关联。

下边则是 LinkedHashMap 如何达到有序的关键。

就是利用了头节点和其余的各个节点之间通过 Entry 中的 after 和 before 指针进行关联。

其中还有一个 accessOrder 成员变量,默认是 false,默认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为 true 时按照访问顺序排序,也可以调用:

 

1

2

3

4

5

6

 

public Linked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accessOrder) {

super(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this.accessOrder = accessOrder;

}

这个构造方法可以显示的传入 accessOrder

构造方法

LinkedHashMap 的构造方法:

 

1

2

3

4

 

public LinkedHashMap() {

super();

accessOrder = false;

}

其实就是调用的 HashMap 的构造方法:

HashMap 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reshold = initialCapacity;

//HashMap 只是定义了改方法,具体实现交给了 LinkedHashMap

init();

}

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个空的 init(),具体是由 LinkedHashMap 来实现的:

 

1

2

3

4

5

 

@Override

void init() {

header = new Entry<>(-1, null, null, null);

header.before = header.after = header;

}

其实也就是对 header 进行了初始化。

put 方法

看 LinkedHashMap 的 put() 方法之前先看看 HashMap 的 put 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if (table == EMPTY_TABLE) {

inflateTable(threshold);

}

if (key == null)

return putForNullKey(value);

int hash = hash(key);

int i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for (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

Object k;

if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空实现,交给 LinkedHashMap 自己实现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 LinkedHashMap 对其重写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return null;

}

// LinkedHashMap 对其重写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if ((size >= threshold) && (null != table[bucketIndex])) {

resize(2 * table.length);

hash = (null != key) ? hash(key) : 0;

bucketIndex = indexFor(hash, table.length);

}

create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 LinkedHashMap 对其重写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Entry<K,V> e = table[bucketIndex];

table[bucketIndex]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e);

size++;

}

主体的实现都是借助于 HashMap 来完成的,只是对其中的 recordAccess(), addEntry(), createEntry() 进行了重写。

LinkedHashMap 的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就是判断是否是根据访问顺序排序,如果是则需要将当前这个 Entry 移动到链表的末尾

void recordAccess(HashMap<K,V> m) {

LinkedHashMap<K,V> lm = (LinkedHashMap<K,V>)m;

if (lm.accessOrder) {

lm.modCount++;

remove();

addBefore(lm.header);

}

}

//调用了 HashMap 的实现,并判断是否需要删除最少使用的 Entry(默认不删除)

void add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super.addEntry(hash, key, value, bucketIndex);

// Remove eldest entry if instructed

Entry<K,V> eldest = header.after;

if (removeEldestEntry(eldest)) {

removeEntryForKey(eldest.key);

}

}

void createEntry(int hash, K key, V value, int bucketIndex) {

HashMap.Entry<K,V> old = table[bucketIndex];

Entry<K,V> e = new Entry<>(hash, key, value, old);

//就多了这一步,将新增的 Entry 加入到 header 双向链表中

table[bucketIndex] = e;

e.addBefore(header);

size++;

}

//写入到双向链表中

private void addBefore(Entry<K,V> existingEntry) {

after = existingEntry;

before = existingEntry.before;

before.after = this;

after.before = this;

}

get 方法

LinkedHashMap 的 get() 方法也重写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Entry<K,V> e = (Entry<K,V>)getEntry(key);

if (e == null)

return null;

//多了一个判断是否是按照访问顺序排序,是则将当前的 Entry 移动到链表头部。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e.value;

}

void recordAccess(HashMap<K,V> m) {

LinkedHashMap<K,V> lm = (LinkedHashMap<K,V>)m;

if (lm.accessOrder) {

lm.modCount++;

//删除

remove();

//添加到头部

addBefore(lm.header);

}

}

clear() 清空就要比较简单了:

 

1

2

3

4

5

 

//只需要把指针都指向自己即可,原本那些 Entry 没有引用之后就会被 JVM 自动回收。

public void clear() {

super.clear();

header.before = header.after = header;

}

总结

总的来说 LinkedHashMap 其实就是对 HashMap 进行了拓展,使用了双向链表来保证了顺序性。

因为是继承与 HashMap 的,所以一些 HashMap 存在的问题 LinkedHashMap 也会存在,比如不支持并发等。

1、具有1-5工作经验的,面对目前流行的技术不知从何下手,需要突破技术瓶颈的可以加群。

2、在公司待久了,过得很安逸,但跳槽时面试碰壁。需要在短时间内进修、跳槽拿高薪的可以加群。

3、如果没有工作经验,但基础非常扎实,对java工作机制,常用设计思想,常用java开发框架掌握熟练的,可以加群。

4、觉得自己很牛B,一般需求都能搞定。但是所学的知识点没有系统化,很难在技术领域继续突破的可以加群。

5.群号 468947140,点击链接加入群聊【Java-BATJ企业级资深架构】:https://jq.qq.com/?_wv=1027&k=5yKnHqY

6.阿里Java高级大牛直播讲解知识点,分享知识,知识点都是各位老师多年工作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带着大家全面、科学地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认知!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Java
【编程基础知识】 分析学生成绩:用Java二维数组存储与输出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Java二维数组存储和处理多个学生的各科成绩,包括成绩的输入、存储及格式化输出,适合初学者实践Java基础知识。
83 1
|
3月前
|
缓存 JavaScript Java
常见java OOM异常分析排查思路分析
Java虚拟机(JVM)遇到内存不足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OOM)异常。常见OOM情况包括:1) **Java堆空间不足**:大量对象未被及时回收或内存泄漏;2) **线程栈空间不足**:递归过深或大量线程创建;3) **方法区溢出**:类信息过多,如CGLib代理类生成过多;4) **本机内存不足**:JNI调用消耗大量内存;5) **GC造成的内存不足**:频繁GC但效果不佳。解决方法包括调整JVM参数(如-Xmx、-Xss)、优化代码及使用高效垃圾回收器。
161 15
常见java OOM异常分析排查思路分析
|
1月前
|
存储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在Java开发中,数据库连接是应用与数据交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Java连接池的原理与最佳实践
在Java开发中,数据库连接是应用与数据交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Java连接池的原理与最佳实践,包括连接创建、分配、复用和释放等操作,并通过电商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选择合适的连接池库(如HikariCP)和配置参数,实现高效、稳定的数据库连接管理。
58 2
|
1月前
|
Java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在Java中的实现与案例分析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通过Java语言的具体实现和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面向对象设计的五大核心原则: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里氏替换原则、接口隔离原则和依赖倒置原则。这些原则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加灵活、可维护和可扩展的系统,不仅适用于Java,也适用于其他面向对象编程语言。
26 2
|
2月前
|
存储 Java API
详细解析HashMap、TreeMap、LinkedHashMap等实现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Java Map。
【10月更文挑战第19天】深入剖析Java Map:不仅是高效存储键值对的数据结构,更是展现设计艺术的典范。本文从基本概念、设计艺术和使用技巧三个方面,详细解析HashMap、TreeMap、LinkedHashMap等实现类,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Java Map。
60 3
|
2月前
|
Java
让星星⭐月亮告诉你,Java synchronized(*.class) synchronized 方法 synchronized(this)分析
本文通过Java代码示例,介绍了`synchronized`关键字在类和实例方法上的使用。总结了三种情况:1) 类级别的锁,多个实例对象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获取锁;2) 实例方法级别的锁,多个实例对象可以同时执行;3) 同一实例对象的多个线程,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同步方法。
20 1
|
2月前
|
小程序 Oracle Java
JVM知识体系学习一:JVM了解基础、java编译后class文件的类结构详解,class分析工具 javap 和 jclasslib 的使用
这篇文章是关于JVM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JVM的跨平台和跨语言特性、Class文件格式的详细解析,以及如何使用javap和jclasslib工具来分析Class文件。
52 0
JVM知识体系学习一:JVM了解基础、java编译后class文件的类结构详解,class分析工具 javap 和 jclasslib 的使用
|
2月前
|
Java
如何从Java字节码角度分析问题|8月更文挑战
如何从Java字节码角度分析问题|8月更文挑战
|
2月前
|
安全 网络协议 Java
Java反序列化漏洞与URLDNS利用链分析
Java反序列化漏洞与URLDNS利用链分析
57 3
|
2月前
|
存储 Java 编译器
[Java]基本数据类型与引用类型赋值的底层分析
本文详细分析了Java中不同类型引用的存储方式,包括int、Integer、int[]、Integer[]等,并探讨了byte与其他类型间的转换及String的相关特性。文章通过多个示例解释了引用和对象的存储位置,以及字符串常量池的使用。此外,还对比了String和StringBuilder的性能差异,帮助读者深入理解Java内存管理机制。
2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