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JVM(四)——对象内存的分配策略

简介: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qq_34173549/article/details/79612629 Java所承诺的自动内存管理主要是针对对象内存的回收和对象内存的分配。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qq_34173549/article/details/79612629

Java所承诺的自动内存管理主要是针对对象内存的回收和对象内存的分配。

在Java虚拟机的五块内存空间中,程序计数器、Java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内存的分配和回收都具有确定性,一般在编译阶段就能确定需要分配的内存大小,并且由于都是线程私有,因此它们的内存空间都随着线程的创建而创建,线程的结束而回收。也就是这三个区域的内存分配和回收都具有确定性,垃圾回收器不需要在这里花费太大的精力。

而Java虚拟机中的方法区因为是用来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这些数据的变动性较小,因此不是Java内存管理重点需要关注的区域。

而对于堆,所有线程共享,所有的对象都需要在堆中创建和回收。虽然每个对象的大小在类加载的时候就能确定,但对象的数量只有在程序运行期间才能确定,因此堆中内存的分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对象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内存回收算法,增加了内存回收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Java自动内存管理最核心的功能是堆内存中对象的分配与回收。 

对象优先在Eden区中分配

目前主流的垃圾收集器都会采用分代回收算法,因此需要将堆内存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

在新生代中为了防止内存碎片问题,因此垃圾收集器一般都选用“复制”算法。因此,堆内存的新生代被进一步分为:Eden区+Survior1区+Survior2区。

每次创建对象时,首先会在Eden区中分配。 
若Eden区已满,则在Survior1区中分配。 
若Eden区+Survior1区剩余内存太少,导致对象无法放入该区域时,就会启用“分配担保”,将当前Eden区+Survior1区中的对象转移到老年代中,然后再将新对象存入Eden区。 

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所谓“大对象”就是指一个占用大量连续存储空间的对象,如数组。

当发现一个大对象在Eden区+Survior1区中存不下的时候就需要分配担保机制把当前Eden区+Survior1区的所有对象都复制到老年代中去。 
我们知道,一个大对象能够存入Eden区+Survior1区的概率比较小,发生分配担保的概率比较大,而分配担保需要涉及到大量的复制,就会造成效率低下。 
因此,对于大对象我们直接把他放到老年代中去,从而就能避免大量的复制操作。 
那么,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大对象”呢?

通过-XX:PretrnureSizeThreshold参数设置大对象

该参数用于设置大小超过该参数的对象被认为是“大对象”,直接进入老年代。 
注意:该参数只对Serial和ParNew收集器有效。 

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进入老年代

老年代用于存储生命周期较长的对象,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一个对象的年龄呢?

新生代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年龄计数器,当新生代发生一次MinorGC后,存活下来的对象的年龄就加一,当年龄超过一定值时,就将超过该值的所有对象转移到老年代中去。

使用-XXMaxTenuringThreshold设置新生代的最大年龄

设置该参数后,只要超过该参数的新生代对象都会被转移到老年代中去。 

相同年龄的对象内存超过Survior内存一半的对象进入老年代

如果当前新生代的Survior中,年龄相同的对象的内存空间总和超过了Survior内存空间的一半,那么所有年龄相同的对象和超过该年龄的对象都被转移到老年代中去。无需等到对象的年龄超过MaxTenuringThreshold才被转移到老年代中去。 

“分配担保”策略详解

当垃圾收集器准备要在新生代发起一次MinorGC时,首先会检查“老年代中最大的连续空闲区域的大小 是否大于 新生代中所有对象的大小?”,也就是老年代中目前能够将新生代中所有对象全部装下?

若老年代能够装下新生代中所有的对象,那么此时进行MinorGC没有任何风险,然后就进行MinorGC。

若老年代无法装下新生代中所有的对象,那么此时进行MinorGC是有风险的,垃圾收集器会进行一次预测:根据以往MinorGC过后存活对象的平均数来预测这次MinorGC后存活对象的平均数。

如果以往存活对象的平均数小于当前老年代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那么就进行MinorGC,虽然此次MinorGC是有风险的。

如果以往存活对象的平均数大于当前老年代最大的连续空闲空间,那么就对老年代进行一次Full GC,通过清除老年代中废弃数据来扩大老年代空闲空间,以便给新生代作担保。

这个过程就是分配担保。

注意: 
1. 分配担保是老年代为新生代作担保; 
2. 新生代中使用“复制”算法实现垃圾回收,老年代中使用“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实现垃圾回收,只有使用“复制”算法的区域才需要分配担保,因此新生代需要分配担保,而老年代不需要分配担保。

相关文章
|
8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RT-DETR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RT-DETR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45 13
RT-DETR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BI
YOLOv11改进策略【Conv和Transformer】| CVPR-2023 BiFormer 稀疏自注意力,减少内存占用
YOLOv11改进策略【Conv和Transformer】| CVPR-2023 BiFormer 稀疏自注意力,减少内存占用
34 3
YOLOv11改进策略【Conv和Transformer】| CVPR-2023 BiFormer 稀疏自注意力,减少内存占用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编解码 BI
RT-DETR改进策略【Conv和Transformer】| CVPR-2023 BiFormer 稀疏自注意力,减少内存占用
RT-DETR改进策略【Conv和Transformer】| CVPR-2023 BiFormer 稀疏自注意力,减少内存占用
19 0
RT-DETR改进策略【Conv和Transformer】| CVPR-2023 BiFormer 稀疏自注意力,减少内存占用
|
1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YOLOv11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YOLOv11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22 0
YOLOv11改进策略【卷积层】| CVPR-2023 部分卷积 PConv 轻量化卷积,降低内存占用
|
2月前
|
存储 Java 程序员
【JVM】——JVM运行机制、类加载机制、内存划分
JVM运行机制,堆栈,程序计数器,元数据区,JVM加载机制,双亲委派模型
|
2月前
|
算法 Java
堆内存分配策略解密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虚拟机中堆内存的分配策略,包括新生代(Eden区和Survivor区)与老年代的分配机制。新生代对象优先分配在Eden区,当空间不足时执行Minor GC并将存活对象移至Survivor区;老年代则用于存放长期存活或大对象,避免频繁内存拷贝。通过动态对象年龄判定优化晋升策略,并介绍Full GC触发条件。理解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程序性能和稳定性。
|
2月前
|
NoSQL 算法 Redis
redis内存淘汰策略
Redis支持8种内存淘汰策略,包括noeviction、volatile-ttl、allkeys-random、volatile-random、allkeys-lru、volatile-lru、allkeys-lfu和volatile-lfu。这些策略分别针对所有键或仅设置TTL的键,采用随机、LRU(最近最久未使用)或LFU(最少频率使用)等算法进行淘汰。
70 5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深入探索Java虚拟机(JVM)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Java虚拟机(JVM)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详细解析JVM的内存结构、垃圾回收算法以及性能优化策略,本文不仅揭示了Java程序高效运行背后的原理,还为开发者提供了优化应用程序性能的实用技巧。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文章大意,本文摘要将简要介绍JVM内存管理的关键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监控
Docker容器性能调优的关键技巧,涵盖CPU、内存、网络及磁盘I/O的优化策略,结合实战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有效提升Docker容器的性能与稳定性。
本文介绍了Docker容器性能调优的关键技巧,涵盖CPU、内存、网络及磁盘I/O的优化策略,结合实战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有效提升Docker容器的性能与稳定性。
232 7
|
2月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Python内存管理:掌握对象的生命周期与垃圾回收机制####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中的内存管理机制,特别是对象的生命周期和垃圾回收过程。通过理解引用计数、标记-清除及分代收集等核心概念,帮助开发者优化程序性能,避免内存泄漏。 ####
6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