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献:2018-02-27

简介: 如何使用高通量测序检测T-DNA插入之前拿到了一批混池测序的数据,师兄除了让我帮他找一个突变位点,还让我顺便检查下基因组上的T-DNA插入。我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已经有人那么干了,这里简要说明一下步骤。

如何使用高通量测序检测T-DNA插入

之前拿到了一批混池测序的数据,师兄除了让我帮他找一个突变位点,还让我顺便检查下基因组上的T-DNA插入。我去查了一下相关资料,已经有人那么干了,这里简要说明一下步骤。

TITLE: Illumi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as a Method of Identifying T-DNA Insertion Loci in ActivationTagged Arabidopsis thaliana Plants

正向遗传筛选是植物研究的利器,目前比较常用有EMS诱变和T-DNA插入两种方式。其中EMS诱变通常会产生G->A, T->C点突变,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从中寻找目标突变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体系,叫做mapping-by-sequencing。 而T-DNA插入的检测,一般都采用 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 (TAIL-PCR)方法,高通量测序用的也比较少。当然高通量测序也是能够搞定的,就是稍微麻烦一点。

注意:一定要用双端测序,当然目前标配都是PE100或PE150。

第一步:分别将forward read和reverse reads比对到拟南芥参考基因组和T-DNA序列上。当时是PE50,作者使用了bowtie,目前推荐bwa mem。因此每条序列都会有其在拟南芥或T-DNA序列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

作者并没有明说forward read和reverse read 分别比对到两个参考序列上,还是把T-DNA加入到拟南芥的参考基因组中再比对。我个人认为是后者。

第二步:比对上的read根据ID信息进行配对,这样子对于T-DNA插入附近的序列,配对得到的fragment有如下三种情况(如图)

  • PE reads都属于拟南芥基因组
  • PE reads都来自于T-DNA
  • PE reads一条是拟南芥,一条是T-DNA
img_d5a240c658ff467bc16ca01acc7c6715.png
Illustration of the possible reads obtained with Illumina sequencing

第三步:提取未比对的序列(这些序列可能处于断点处,breakpoints,所以可能无法比对上)和第二步中第三种序列使用BLAST到拟南芥和T-DNA参考序列上,寻找准确的位置

最后作者找到3个主要的breakpoints,有多于两条以上的PE read支持和7个只有一条PE read支持的breakpoint.

img_a7602c29f3db724083cb27a51eb61931.png
Read for breakpoint 1, which maps over the breakpoint

最后,作者根据这些PE read在两端涉及引物进行PCR扩增验证。

得到

最后说下我读这篇文章的一些收获:

  • 第一, 这篇文章思路很清晰,尤其是三种可能的比对模式的分类帮我打开了思路,我原本认为是要把未比对的序列 de novo 组装一下才能找到 T-DNA插入。
  • 第二,原来是PE50测序,会导致一些处在break point的read比不上去,而现在都是PE100+, 使用bwa mem会有一类soft clip read,并且bwa mem 使用supplementary来记录“chimeric alignment”,可以基于supplementary简化第二步
  • 第三,作者这个思路来自于玉米的永不停歇的转座子插入分析,所以要多看文献,提高姿势

当然这篇文章还打破了我一定要 de novo 的思维定势,于是我想到了其实可以把没有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提和soft-clip的序列取出来比对到T-DNA序列上,排除那些完全比对到T-DNA序列的read,剩下blast就行了。这个思路是如此水到渠成,所以2017年已经有文章发表了,"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T-DNA insertions in the genome of the Arabidopsis thaliana sumo1/2 knock-down line",思路图如下

img_4c7b0d328563b62b38aaf6d1211eb86c.png
Identification of the 2 amiR-SUMO2 insertion sites using NGS sequencing
目录
相关文章
|
3天前
|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安全
云上十五年——「弹性计算十五周年」系列客户故事(第二期)
阿里云弹性计算十五年深耕,以第九代ECS g9i实例引领算力革新。携手海尔三翼鸟、小鹏汽车、微帧科技等企业,实现性能跃升与成本优化,赋能AI、物联网、智能驾驶等前沿场景,共绘云端增长新图景。
|
9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2025年9月24日,阿里云弹性计算团队多位产品、技术专家及服务器团队技术专家共同在【2025云栖大会】现场带来了《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的专场论坛,本论坛聚焦弹性计算多款通用算力产品发布。同时,ECS云服务器安全能力、资源售卖模式、计算AI助手等用户体验关键环节也宣布升级,让用云更简单、更智能。海尔三翼鸟云服务负责人刘建锋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了关于阿里云ECS g9i推动AIoT平台的场景落地实践。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
7天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自动驾驶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启真问智”人工智能模型&智能体大赛决赛的通知
|
7天前
|
云安全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阿里云x硅基流动:AI安全护栏助力构建可信模型生态
阿里云AI安全护栏:大模型的“智能过滤系统”。
|
8天前
|
编解码 自然语言处理 文字识别
Qwen3-VL再添丁!4B/8B Dense模型开源,更轻量,仍强大
凌晨,Qwen3-VL系列再添新成员——Dense架构的Qwen3-VL-8B、Qwen3-VL-4B 模型,本地部署友好,并完整保留了Qwen3-VL的全部表现,评测指标表现优秀。
636 7
Qwen3-VL再添丁!4B/8B Dense模型开源,更轻量,仍强大
|
3天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Java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开源!以数据为中心的 Agent 开发平台
Spring AI Alibaba Admin 正式发布!一站式实现 Prompt 管理、动态热更新、评测集构建、自动化评估与全链路可观测,助力企业高效构建可信赖的 AI Agent 应用。开源共建,现已上线!
348 11
|
10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大模型微调技术:LoRA原理与实践
本文深入解析大语言模型微调中的关键技术——低秩自适应(LoRA)。通过分析全参数微调的计算瓶颈,详细阐述LoRA的数学原理、实现机制和优势特点。文章包含完整的PyTorch实现代码、性能对比实验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为开发者提供高效微调大模型的实践指南。
762 2
|
2天前
|
编解码 文字识别 算法
一张图能装下“千言万语”?DeepSeek-OCR 用视觉压缩长文本,效率提升10倍!
一张图能装下“千言万语”?DeepSeek-OCR 用视觉压缩长文本,效率提升10倍!
26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