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协议如何保证可靠传输

简介: 一、综述1、确认和重传:接收方收到报文就会确认,发送方发送一段时间后没有收到确认就重传。2、数据校验3、数据合理分片和排序:  UDP:IP数据报大于1500字节,大于MTU.这个时候发送方IP层就需要分片(fragmentation).把数据报分成若干片,使每一片都小于MTU.而接收方IP层则需要进行数据报的重组.这样就会多做许多事情,而更严重的是,由于UDP的特性,当某一片数据传送中丢失时,接收方便无法重组数据报.将导致丢弃整个UDP数据报.  tcp会按MTU合理分片,接收方会缓存未按序到达的数据,重新排序后再交给应用层。

一、综述

1、确认和重传:接收方收到报文就会确认,发送方发送一段时间后没有收到确认就重传。

2、数据校验

3、数据合理分片和排序:

  UDP:IP数据报大于1500字节,大于MTU.这个时候发送方IP层就需要分片(fragmentation).把数据报分成若干片,使每一片都小于MTU.而接收方IP层则需要进行数据报的重组.这样就会多做许多事情,而更严重的是,由于UDP的特性,当某一片数据传送中丢失时,接收方便无法重组数据报.将导致丢弃整个UDP数据报.

  tcp会按MTU合理分片,接收方会缓存未按序到达的数据,重新排序后再交给应用层。

4、流量控制:当接收方来不及处理发送方的数据,能提示发送方降低发送的速率,防止包丢失。

5、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减少数据的发送。

 

二、滑动窗口

  上面笼统地说了tcp保证可靠传输的机制,下面说说如何用滑动窗口来实现。

为什么要使用滑动窗口

       因为发送端希望在收到确认前,继续发送其它报文段。比如说在收到0号报文的确认前还发出了1-3号的报文,这样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但可以想想,0-4发出去后可能要重传,所以需要一个缓冲区维护这些报文,所以就有了窗口。

      

  RTT:往返时间。

窗口是什么

接收窗口:

   

  “接收窗口”大小取决于应用(比如说tomcat:8080端口的监听进程)、系统、硬件的限制。图中,接收窗口是31~50,大小为20。

  在接收窗口中,黑色的表示已收到的数据,白色的表示未收到的数据。

  当收到窗口左边的数据,如27,则丢弃,因为这部分已经交付给主机;

  当收到窗口左边的数据,如52,则丢弃,因为还没轮到它;

  当收到已收到的窗口中的数据,如32,丢弃;

  当收到未收到的窗口中的数据,如35,缓存在窗口中。

发送窗口:

      

  发送窗口的大小swnd=min(rwnd,cwnd)。rwnd是接收窗口,cwnd用于拥塞控制,暂时可以理解为swnd= rwnd =20。

  图中分为四个区段,其中P1到P3是发送窗口。

  tips:发送窗口以字节为单位。为了方便画图,图中展示得像以报文为单位一样。但这不影响理解。

      

三、重传和确认

什么时候发确认:这是一个复杂的策略。我们这里先简单地认为每收到一个报文就发一个确认。

怎么确认(累计确认):

  情况1:发送ack=31(为什么这个也要发,这个确认可以用于后面的拥塞控制)

      

  情况2:发送ack=34,并把接收窗口左边缘设置成34,右边缘设置成53

   

  累计确认的好处:情况1中ack=31比描述收到32和33简单;坏处:可能要重传已经接收的数据。

发送方收到确认时怎么处理:

   

  情况1:收到ack=31,什么都不做,或者说继续发送可用窗口中的内容,如42~50

  情况2:收到ack=34,发送窗口窗口的左边缘设置成34,右边缘设置成53

什么时候重传:因为每个报文都有超时计数器,超时才重传。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也是一个策略。

      

tcp缓存和窗口的关系:窗口是缓存的一部分。

发送缓存=发送窗口+ P3右边的一部分

接收缓存=接收窗口+部分已确认但主机还没处理完的数据。

 

四、流量控制

一图流,简单来说就是接收方处理不过来的时候,就把窗口缩小,并把窗口值告诉发送端。

  

当窗口值为0,而接受方把窗口值恢复(比如ACK=1,ack=601,rwnd=200),但确认丢失,进入相互等待的死锁局面。所以如果窗口值为0,发送端就会开启一个持续计数器,每个一段时间询问一下接收方。

 

五、拥塞控制

swnd=min(rwnd,cwnd),cwnd就是拥塞窗口大小。

慢开始和拥塞避免

 

ssthresh:处理拥塞时参照的一个参数。例子中初始值为16,后来变为12。

当cwnd> ssthresh,cwnd以慢开始的方法指数增长;

当cwnd< ssthresh,cwnd以拥塞避免的方法线性增长。

值得注意的几个点

1上图是cwnd随传输轮次的变化,每过一个RTT就算一轮。

2超时就可以认为是拥塞了

 

快重传和快恢复:上一个算法的加强版

 

快重传:收到3个同样的确认就立刻重传,不等到超时;

快恢复:cwnd不是从1重新开始。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nbsp;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
手把手实现tcp/ip用户态协议栈,帮你实践网络知识(网络必备,面试项目)
手把手实现tcp/ip用户态协议栈,帮你实践网络知识(网络必备,面试项目)
|
XML 存储 JSON
【面试题精讲】序列化协议对应于 TCP/IP 4 层模型的哪一层?
【面试题精讲】序列化协议对应于 TCP/IP 4 层模型的哪一层?
|
6月前
|
网络协议
TCP/IP与OPC协议的深度比较
总的来说,TCP/IP和OPC协议各有其优点和应用场景。TCP/IP协议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而OPC协议则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工具。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协议。
198 11
|
11月前
|
网络协议 安全 Go
Go语言进行网络编程可以通过**使用TCP/IP协议栈、并发模型、HTTP协议等**方式
【10月更文挑战第28天】Go语言进行网络编程可以通过**使用TCP/IP协议栈、并发模型、HTTP协议等**方式
196 13
|
11月前
|
网络协议 网络安全 网络虚拟化
本文介绍了十个重要的网络技术术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交换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云计算
本文介绍了十个重要的网络技术术语,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域名系统(DNS)、防火墙、虚拟专用网络(VPN)、路由器、交换机、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和云计算。通过这些术语的详细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网络技术,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780 3
|
11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网络性能优化
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一):TCP/IP五层模型、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CP传输可靠性保障、ARQ协议
计算机网络常见面试题(一):TCP/IP五层模型、应用层常见的协议、TCP与UDP的区别,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TCP传输可靠性保障、ARQ协议、ARP协议
|
12月前
|
网络协议 算法 数据格式
【TCP/IP】UDP协议数据格式和报文格式
【TCP/IP】UDP协议数据格式和报文格式
684 3
|
12月前
|
XML JSON 网络协议
【TCP/IP】自定义应用层协议,常见端口号
【TCP/IP】自定义应用层协议,常见端口号
275 3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数据格式
TCP/IP基础:工作原理、协议栈与网络层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支持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本文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协议栈构成及网络层功能。TCP/IP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通过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确保数据可靠传输。网络层负责IP寻址、路由选择、分片重组及数据包传输,是TCP/IP的核心部分。理解TCP/IP有助于深入掌握互联网底层机制。
1426 2
|
网络协议 网络架构 数据格式
协议分层与OSI参考模型【图解TCP/IP(笔记三)】
协议分层与OSI参考模型【图解TCP/IP(笔记三)】
311 0
协议分层与OSI参考模型【图解TCP/IP(笔记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