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从我自己的一个职业生涯的变化,也是金融行业企业架构这几年转变的一个缩影。早几年,我主要为国内广大金融行业提供规划咨询和落地服务,主要应用诸如Togaf、EA、ITIL、CMMI这些管理思想和理念,这几年随着新技术的快速涌现,开源文化、精益思想、敏捷IT、Devops等正在影响着金融行业的企业架构思维方式。部分金融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并着手传统业务上云或互联网化。在这个过程,传统企业掀起了去IOE、精益运维运动。
今天分享内容所探讨的金融行业,主要还是我们以往耳熟能详的银行、保险、证券这些企业(我们暂且称之为传统金融企业),对于近几年涌现了以支付、P2P等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并不在本次讨论范围内。
传统金融企业在业务上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安全、稳定优先,这些企业的业务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有着直接关系,任何一次故障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往往是信用和信誉上的,对于金融这类“信用”企业是很难想象的。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看,少则几百个系统,多则上千个系统,另外两地三种心已是标配,各种合规、标准都必须严格遵守,在这么一个复杂的体系呢,具备一套高效的架构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企业架构。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架构?简单说,企业架构是站在企业全局看一家企业未来的业务、未来的信息化应该是怎么样的,做个简单的类比,企业架构好比一个城市规划蓝图。从组成内容上看,企业架构需要包括业务架构、应用架构、信息架构、基础架构这四个组成部分。
应该说,企业架构发展至今已经有将近40年的历史,期间涌现了一些参考框架用以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架构工作。以下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些框架:
- Zachman: 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在那个时期美国政府投了大量资金开发软件系统,但大部分都失败了。于是业内专家都开始反思失败原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信息化要站在企业层进行考虑。在这个背景下逐步形成了Zachman企业架构框架,不过该框架相对比较封闭,严重制约了其推广。
- Togaf:由Open Group整理提出,其基于开源思想汇聚了业界各大厂商,如IBM、Accenture、德勤等。目前该框架是行业应用最广的,传统金融行业普遍基于该框架开展企业架构工作。
- 此外,还有FEAF,该框架是美国联邦政府整理的一套面向政府的企业架构框架。
但无论哪种企业架构框架,从落地的角度看基本要遵循先规划、再设计、后实施的三段论,完成一个完整的企业架构设计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周期也较长。其产出的内容往往规定了一家企业未来5-10年发展所需业务和IT架构标准和方法,比如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架构方法对于确定企业的远期目标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大方向确定后,无论在业务端和IT端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变化,互联网金融、FinTech、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移动化、人工智能这些新事物是这些变化的直接体现。为了快速响应这些变化,如果还是依照“三段论”那无疑是无法满足市场要求的。
为此,2014年Gartner提出了双模IT的理念,对于企业架构形成了有效的补充。
双模IT简单来说就是,任何成熟企业的发展都面临着两方面的压力和挑战,【目标一】如何持续稳定现有业务的发展,即如何依托现有的运营能力保持业务稳步增长。这个业务目标对于IT的直接要求是安全、稳定,不要出大事,小事快速解决。【目标二】如何推陈出新,布局新的产品和模式。该目标要求高度灵活、适配的IT能力,灵活性强调快,适配能力强调了弹性。
Gartner把这种形态称为双模IT(bimodal), 其高级管理者彼得森把双模驱动IT描述成“一个公司工作由两个速度的工作”,并指出,这两组虽然专注于不同方面的业务,但可以保持沟通,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目标:提高生产力和创新。
从业务形态上,Gartner将业务分为创新型(Systems of Innovation)、差异型(Systems of Differentiation),以及记录型(Systems of Record)。三者最本质的差别是企业是否能确切知道需求,记录型和差异型往往采用模态1,而创新型往往采用模态2(互联网是典型代表)。
从两种模态的具体差别看,两种模态对于产品开发测试方式、供应商选取策略、治理要求、风险应对方法,以及IT团队的组成都有着不同的定位和要求。如果简单的做个区分,传统企业是模态1的代表,互联网企业是模态2的代表,伴随着互联网+的进程,双模IT管理比较好的弥补了两种模态的差异。从云计算的发展我们也大致上可以看到这种变化,从公有云(模态2)、到私有云(模态1),到目前的混合云(双模IT)。
(注:上述内容之前已经在某次分享会上分享过,引用至此主要为了帮助大家更容易理解)
双模IT是传统企业架构的很好补充,金融企业可以参考这种“混合”架构帮助企业构建双核心引擎:
(注:该图是基于Lenovo的某次分享的材料中修改)
以光大银行为例(详细参见参考文献)。光大银行为自己设立了建设“最具创新能力的银行”愿景,以平台化系统建设、科技创新机制、双模式科技管理为支撑,相继推出了“阳光直销银行”、“云缴费”、“云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产品。在双模IT应用的具体表现上,光大以CMMI模型指导建立的研发过程体系作为第一种模式,看中过程规范性,可预测性、可靠性、连贯性和一致性;但在移动互联网的产品开发过程中,采用了不断迭代逐步实现产品功能敏捷开发能力。【摘录自参考文献1】
再如恒丰银行科技部总经理张晓丹认为传统IT架构走向云计算架构,中间有一个CloudReady阶段,传统的应用和架构可以先过渡到CloudReady架构,在这个架构下利用云的资源和特性,也可以不最终走向CloudNative方向。这种选择也是双模IT的典型例子。【摘录自参考文献2】
在推进形式上,目前国内各类金融机构主要采用(以下形式只是笔者观察,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 从部门级项目开始进行试点,逐步扩大到公司级
- 分拆成为独立BU
- 成立创新技术研究实验室
在国外最新的研究中,对于双模IT的推进有了更多的进展,以下我也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双模推进过程中常常发现以下问题:
- 旧世界和新世界 – 当转型被刻意分类为新、旧。这种划分方式很容易在组织内部造成矛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合规策略上的平衡等方面。
- 难以扩展演进:很多组织从创建一个小型组织,实验性项目开始,然后进行推广。但实际上运营一个小项目和运营一个企业转型是有很大差别的,现有团队的能力有可能跟不上。
为此,国外最新提出的概念的从双模向三模(简称PST,我理解就是一种产学研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实践)演进,如下图:
PST模型是Pioneers, Settlers and Town Planners的简称,来源于警察罗伯特·科林吉十在-Accidental Empires这本书中的关于突击队、步兵和警察的描述。主要应用在帮助企业转型过渡。
先锋(Pioneers):他们能够探索发现前所未有的概念,在未知的土地。他们告诉你不知道的,但同时这种研究失败的机会也很大,一半时间他们研究的东西不能正常工作。你不会相信,他们建立什么,以及他们创造“疯狂”的想法。他们的创新型就是我们所说的核心研究。他们使未来的成功成为可能。大多数时候,我们看不到他们的价值(主要是由于短期价值体现不明显)。比如目前一些银行建立的创新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实践,但在管理层面必须具备接受“失败文化”。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擅长。
定居者(Settlers):他们可以把先锋创造的东西转化为更多员工认为有用的东西。他们帮助建立信任。他们将原型转化成产品,同时听取客户的意见,进行完善。他们的行为是一种知识应用层面的创新。例如,在某个部门级或开发测试环境应用Openstack、Docker等新技术,直接提升开发测试效率,建立弹性基础架构。
城市规划师(Town Planners):他们想方设法使事情更快,更好,更小,更高效,更经济。他们促使产品能够大规模应用,并把它变成一种商品或实用程序。例如,将部门级或项目级应用推广至企业级。
PST理念在国外最早是在2005-2006年左右提出,在IT领域的应用也就是最近几年刚刚开始,应该说企业在应用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来源于文化和组织架构上,其次才是技术和工具。后续我还会持续关注,有最新进展再分享给大家。
以上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最后总结一下:
首先,企业架构也是为业务发展服务的,和任何事物一样需要遵循“优胜劣汰”,需要不断演进。在下个阶段,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双模或三模的方式,在业务稳定性和敏捷性两者间建立平衡。
- 【参考文献1】:【光大银行副行长 张华宇】科技创新助力业务发展
- 【参考文献2】:转型实战:如何用开源模式度过新旧IT的过渡期
分享者简介
张亮,目前在数人云担任解决方案总监VP。IT从业经验14年以上,先后从事开发、架构、项目管理、技术管理等岗位,曾就职于 IBM,在大型企业数据中心运维方面,积累了超过10年的架构和规划管理经验,先后为五大行、农商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数据中心运维管理规划和管理平台落地咨 询及实施服务。热爱开源技术。现专注于openstack、docker、cloudify、apache kylin等新技术在传统企业的落地实践。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中生代技术 freshman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