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中表示,本意向函项目为定制批发型数据中心经营模式中的终端客户直销模式,系公司既有经营模式,不涉及新业务模式。此次需求意向函涉及数据中心项目自开工之日起18个月内交付。但相关项目的开工日期并未确定,结算模式也未明确,“上述意向项目完成并投入运营后,在运营期限内,若采用结算模式一,数据中心服务费总金额约为人民币40.44亿元;若采用结算模式二,数据中心服务费总金额约为人民币82.80 亿元。”
对于项目存在的潜在风险,文件中也作了明确说明。关于项目经营风险,一方面项目合同服务周期长达10年,在项目运营期间可能面临发生严重运营事故的风险,导致公司需要赔偿并对后续合同期满后进一步续约造成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未来国家或项目所在地政府针对数据中心服务行业可能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政策或技术要求,如果公司届时无法满足相关要求,也会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负面影响。
项目建设风险上,文件指出,相关项目开工日期目前尚未确定,根据公司历史经验,以往类似单体数据中心建设周期在12个月左右,因数据中心建设周期较长,且受项目所在地电力设备及其它配套资源的实施进度影响,公司可能存在无法按时完成项目竣工的情况;且项目竣工后需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客户验收通过后方能交付,参照历史项目经验,项目验收的时间进度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若项目无法通过验收将导致数据中心交付使用时间延后,或有可能影响公司当年经营业绩。
据中国IDC圈记者了解,数据港与阿里巴巴的合作由来已久。截至2018年,数据港已为阿里巴巴的“双11”、“双12”活动提供了连续七年的运维保障服务。除此之外,从最初的340个机柜的单体数据中心开始,到后来的大型数据中心园区项目,双方已合作8年之久。
2015年,双方合建了数据港张北2A数据中心,2017年阿里巴巴向数据港提出HB33数据中心的增项需求意向函。
双方作为老搭档,此次合作也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作为建设项目管理方,数据港将代阿里巴巴进行项目土建部分的施工建设,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相关的专用系统(含设备,例如柴油发电机组、冷却系统、不间断电源、机柜等)也将由数据港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并持有产权,另外,数据港还将为阿里巴巴提供云数据中心托管服务。
伴随着全球IDC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美国、英国、日本三方市场已渐趋饱和,中国作为IDC市场内的一匹黑马,已跃升为亚太地区的第二大战场,开始迎来新一轮的风潮。对比目前中美的IDC市场情况,双方市场体量比为1:5,但美国市场却开始呈现整体增速减缓的趋势,而中国成为一股年轻又新兴的力量,更多云服务商和数据中心厂商或将入局,抢滩中国IDC市场。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5-16
本文作者:董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