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构建一套大型的Citrix桌面虚拟化架构 - 后记

简介:

前序的文章,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反映说在日常的项目中,很少能够有机会构建一个超过1000个桌席的环境,这个对于我有什么作用?

其实项目的规模都是由小变大,在整体的设计逻辑上完全是相同的。

比如:基础架构部分,对于500点左右的规模,我们可以使用2套基础架构来支撑。

桌面承载的密度,还是要取决于你用户的使用场景的负载来决定你的密度。

同样还需要考虑所使用的CPU的核数,理论上核数越多,能支撑的用户数也就越多。

 

除此之外,例如:DDCStoreFrontSQL的高可用都一定不要忽略,实现至少双机的冗余。

 

同时,存储规划也是在桌面项目中重中之重,但很多时候花了大钱买存储去没有把存储真正用起来。

原因就在于,桌面虚拟化项目中,除非考虑DR,否则他对于存储只有以下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1. 空间够用

  2. IOPS够用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不易。其中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就是用户数据这一块。因为大家一般都会把桌面承载、基础架构的资源给的足足的,而用户这块经常忽略掉。

 

其实在一个桌面项目中,合理的规划是把用户数据统一上收存放在共享类存储中,以保证任意设备、桌面访问时都能获取数据。

而用户数据多使用网盘形式挂载,那么就牵涉到两块内容:

  1. 用户的Roaming Profile

  2. 用户网盘数据

这两种数据无论哪一种,他都需要基于微软的CIFS/SMB协议来支持,而这也是为什么在桌面项目中,经常会建议用户使用NAS类存储的原因。

如果如本例中,使用SAN存储那么需要部署独立的Windows Server来作为文件服务器。

 

那么回到存储规划这块,随着服务器、存储技术的提升,现在对于VMIO压力很多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新技术来进行消化,事实上在合理规划后这块的IO压力几乎可以忽略。这也是为什么在本例中,几乎没有对任意一个类型的VMIO进行特别多的规划的原因,因为其IO实在太小了。

 

而反观用户数据,他由于使用CIFS/SMB协议,天生无法使用这些存储级别的优化,而且由于Roaming Profile在每次用户打开自己桌面时都需要从存储中读取到虚拟机中,如果存储、网络性能不好,直接的结果就是用户开机会觉得特别的慢。

而网盘数据虽然不会每次开机读取,但如果用户的单个文件特别大,结果就可能导致读取偏慢。

 

所以现阶段,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像固态硬盘这样的资源优先提供给用户数据部分,其次才是虚拟机。同时在网络层面,提供足够的带宽完成用户数据/Profile的交互就变得极为重要。因为归结到底,我们要提供一个最佳的使用体验给到用户。这在用户层面是最最需要考虑的。

 

写在最后:

本系列文档中描述的各种方式,其实并一定是标准化的选择,因为在每个项目中,我们所能使用的硬件(服务器、网络、存储),用户需求都不一样,我们可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人来合理的规划一个项目,但这个逻辑架构设计的思路是不变的。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类似于SDNServer SAN等解决方案,万兆、40G吞吐网络,FCOE等新技术事实上都会对包括桌面虚拟化各种解决方案进行有益的推进。

 

参考文档:

Citrix Virtual Desktop Handbook 7.x

http://support.citrix.com/article/CTX139331

 




      本文转自sesame.qian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kaiqian/1717067,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16小时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 随着企业加速其数字化进程,云原生架构已成为实现敏捷性、可扩展性和资源优化的关键技术。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采纳云原生原则和模式,企业能够有效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我们将分析云原生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以及无服务器计算,并展示它们如何共同促进业务和技术的同步演进。
|
20小时前
|
监控 API 开发者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后端开发的新范式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 在现代软件开发的浪潮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了设计复杂系统的首选模式。它通过将大型应用程序拆分成一组小而专注的服务来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探讨微服务架构的关键概念、优势以及如何在后端开发中实现一个高效的微服务系统。我们还将讨论一些常见的挑战和最佳实践,以帮助开发者避免陷入常见的陷阱。
13 6
|
21小时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5月更文挑战第12天】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不断冲击传统IT架构,企业亟需灵活、高效且可扩展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保持竞争力。云原生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系统构建方式,以其独特的弹性、微服务和持续交付等特性,成为推动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组件,分析其如何促进企业的敏捷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为企业采纳云原生技术提供参考。
|
1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对技术的敏捷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效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原生架构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和实践方法,正逐渐成为推动企业技术革新的关键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组件,包括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交付(CI/CD)以及DevOps文化,并分析它们如何共同作用于企业的IT基础设施,实现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同时,我们也将识别在采纳云原生技术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帮助企业顺利过渡到云原生时代。
|
1天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持续交付
构建未来:云原生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 随着企业加速迈向数字化时代,云原生架构已成为推动创新与维持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如何优化资源利用,提升服务可靠性,并支持快速迭代,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敏捷性和弹性。我们将分析云原生的主要组件如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和DevOps文化,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出一个灵活、高效的企业IT生态系统。通过案例研究和最佳实践的分享,本文旨在为企业实施云原生架构提供策略指导和技术洞见。
|
1天前
|
监控 数据库 开发者
构建高效可靠的微服务架构:策略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在当今软件开发的世界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构建可扩展、灵活且容错的系统的首选方法。本文深入探讨了设计、部署和维护微服务系统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策略和最佳实践。我们将从服务的划分原则出发,讨论如何确保每个微服务的自治性,以及如何通过容器化和编排技术实现服务的高效运行。文章还将涉及监控、日志记录和故障恢复的策略,旨在帮助开发人员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可靠的微服务环境。
|
1天前
|
存储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设计集群架构节点规划
在实际项目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安全性、合规性、成本等。因此,在进行关系型数据库设计集群架构节点规划时,建议与经验丰富的数据库管理员和架构师合作,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和稳定运行。
9 4
|
3天前
|
存储 监控 API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后端开发的现代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9天】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在后端开发中构建一个高效的微服务架构。通过分析不同的设计模式和最佳实践,我们将展示如何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弹性和维护性。我们还将讨论微服务架构在处理复杂业务逻辑和高并发场景下的优势。最后,我们将分享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术,以帮助开发者实现这一目标。
|
1天前
|
存储 NoSQL MongoDB
【MongoDB 专栏】MongoDB 与微服务架构的结合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微服务架构流行趋势下,选择合适的数据库至关重要。MongoDB作为非关系型数据库,与微服务有天然契合度。其灵活的文档模型、水平扩展性、高性能及局部事务支持,满足微服务对数据模型多样性、高可用性、快速读写的需求。实践中,需注意数据划分、索引优化、监控调优和版本控制。未来,MongoDB在微服务中的应用将更广泛,新技术将提升其在微服务架构中的价值。
【MongoDB 专栏】MongoDB 与微服务架构的结合
|
1天前
|
Kubernetes API 开发者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后端开发的新范式
【5月更文挑战第11天】 在现代软件开发的快速演变中,微服务架构已成为企业追求敏捷性、可扩展性和技术多样性的关键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微服务架构,并分析其对后端开发的影响。我们将通过一系列最佳实践和策略,展示如何优化服务的独立性、弹性和性能,同时确保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还将介绍容器化、API网关、服务发现和分布式追踪等关键技术的应用,为后端开发者提供一份全面的微服务实施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