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协议栈(2)——发送流程及函数

简介:

  Linux协议栈(2)——发送流程及函数

本章会一步一步的分析,在linux内核中,数据是如何从网络中接收并最后到达应用程序的。

用户数据的发送流程如下图所示,不管是tfp,telnet,http都是类似的。当然我们在使用应用的时候,根本不会关注到这些加头的措施,因为要么是程序要么是内核帮助我们完成了。而我们现在所做的就是层层拨开他们去理解这协议栈的整个过程。发送过程中数据的变化如下:

521b584f8655a8d1a072de25edeb2970ad02296f

1.1.1.1  应用层

  首先网络应用调用Socket 的API函数 socket ()(该函数定义在/usr/include/sys/socket.h文件中) ,创建一个 socket(函数会调用系统调用 socket() ),并最终调用内核函数的 sock_create (定义在net/socket.c)方法,成功后返回一个socket描述符。

  对于TCP,应用接着调用 connect()函数,使得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该 socket 建立一个连接。然后可以调用send函数发出一个 message 给接收端。sock_sendmsg 被调用,调用相应协议的发送函数。

1.1.1.2  传输层

数据到了传输层的处理,以TCP协议为例。TCP主要处理:(1)构造 TCP segment (2)计算 checksum (3)发送回复(ACK)包 (4)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n)等保证可靠性的操作。

不同的协议针对的发送函数不一样:

TCP调用 tcp_sendmsg 函数。

UDP可以调用 send()/sendto()/sendmsg() 三个 system call 中的任意一个来发送 message,最终都会调用内核中的 udp_sendmsg() 函数。

  如果是tcp协议的流程,tcp_sendmsg()的主要工作是把用户层的数据,填充到skb中。然后调用tcp_push_one()来发送,tcp_push_one函数调用tcp_write_xmit()函数,其又将调用发送函数tcp_transmit_skb,所有的SKB都经过该函数进行发送。最后进入到ip_queue_xmit到网络层。因为tcp会进行重传控制,所以有tcp_write_timer函数,进行定时。

  udp协议使用udp_sendmsg函数,调用udp_send_skb函数,然后通过ip_append_data进入到网络层。

1.1.1.3  网络层

  ip_queue_xmit(skb)会检查skb->dst路由信息。如果没有,就会去选择一个路由。

  填充IP包的各个字段,比如版本、包头长度、TOS等。当报文的长度大于mtu,gso的长度不为0就会调用 ip_fragment 进行分片。ip_fragment 函数中,会检查 IP_DF 标志位,如果待分片IP数据包禁止分片,则调用 icmp_send()向发送方发送一个原因为需要分片而设置了不分片标志的目的不可达ICMP报文,并丢弃报文,即设置IP状态为分片失败,释放skb,返回消息过长错误码。

1.1.1.4  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在不可靠的物理介质上提供可靠的传输。该层的作用包括: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这一层数据的单位称为帧(frame)。从dev_queue_xmit函数开始,位于net/core/dev.c文件中。

       注意底层的net_rx、net_tx是在驱动中实现的。

如下图。

919451da587b76dcbec78a579fcf2f67462ec0b4

目录
打赏
0
0
0
0
78
分享
相关文章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
2月前
|
linux中的目录操作函数
本文详细介绍了Linux系统编程中常用的目录操作函数,包括创建目录、删除目录、读取目录内容、遍历目录树以及获取和修改目录属性。这些函数是进行文件系统操作的基础,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其具体用法。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目录操作函数,提高系统编程的效率和能力。
201 26
|
4月前
|
【Linux】System V信号量详解以及semget()、semctl()和semop()函数讲解
System V信号量的概念及其在Linux中的使用,包括 `semget()`、`semctl()`和 `semop()`函数的具体使用方法。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演示了如何创建、初始化和使用信号量进行进程间同步。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有效解决多进程编程中的同步问题,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79 19
linux m、mm、mmm函数和make的区别
通过理解和合理使用这些命令,可以更高效地进行项目构建和管理,特别是在复杂的 Android 开发环境中。
148 18
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 — 5.3 times、clock函数获取进程时间
在嵌入式Linux系统编程中,`times`和 `clock`函数是获取进程时间的两个重要工具。`times`函数提供了更详细的进程和子进程时间信息,而 `clock`函数则提供了更简单的处理器时间获取方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函数,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性能分析和资源管理。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两个函数,提高嵌入式系统编程的效率和效果。
194 13
服务器数据恢复—LINUX系统删除/格式化的数据恢复流程
Linux操作系统是世界上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被广泛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Linux系统下数据被误删除或者误格式化的问题非常普遍。下面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简单聊一下基于linux的文件系统(EXT2/EXT3/EXT4/Reiserfs/Xfs) 下删除或者格式化的数据恢复流程和可行性。
linux服务器上启动framework应用程序流程
【10月更文挑战第17天】在Linux服务器上启动Framework应用程序需经过准备工作、部署、启动、监控及访问五个步骤。首先确保服务器满足系统要求并安装依赖项;接着上传应用文件,编译构建,配置参数;然后通过脚本、命令行或系统服务启动应用;启动后检查日志,监控性能;最后确认访问地址,验证应用运行状态。具体操作应参照应用文档。
104 2
linux服务器上启动framework应用程序流程
【10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 Linux 服务器上启动框架应用程序的流程包括:准备工作(确保访问权限、上传部署文件、了解启动要求)、检查依赖项、配置环境变量、切换到应用程序目录、启动应用程序、监控启动过程以及验证应用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具体步骤可能因应用程序类型和框架而异。
|
26天前
|
linux命令详细说明以及案例
本文介绍了常用的 Linux 命令及其详细说明和示例,包括:`ls`(列出目录内容)、`cd`(更改目录)、`rm` 和 `mv`(删除与移动文件)、`grep`(搜索文本)、`cat`(显示文件内容)以及 `chmod`(更改文件权限)。每个命令均配有功能描述、选项说明及实际案例,帮助用户更好地掌握 Linux 命令的使用方法。
140 56
Linux系统中的cd命令:目录切换技巧
踏过千山,越过万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然而,“cd”命令如同你的旅伴,会带你穿梭在如棋盘一般的文件系统中,探索每一处未知。希望你能从“cd”命令中找到乐趣,像是掌控了一种络新妙的魔法,去向未知进发,开始你的探索之旅。
8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