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数据恢复—LINUX系统删除/格式化的数据恢复流程

简介: Linux操作系统是世界上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被广泛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Linux系统下数据被误删除或者误格式化的问题非常普遍。下面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简单聊一下基于linux的文件系统(EXT2/EXT3/EXT4/Reiserfs/Xfs) 下删除或者格式化的数据恢复流程和可行性。

Linux操作系统是世界上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被广泛用于服务器、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Linux系统下数据被误删除或者误格式化的问题非常普遍。下面北亚企安数据恢复工程师简单聊一下基于linux的文件系统(EXT2/EXT3/EXT4/Reiserfs/Xfs) 下删除或者格式化的数据恢复流程和可行性。

Linux系统数据恢复流程:
1、检测设备是否存在硬件故障,如果存在硬件故障,交由硬件工程师处理。
2、以只读方式检测故障表现是否与用户描述相同。
3、以只读方式将故障磁盘做扇区级完整镜像。
4、如果需要恢复完整目录结构,则需要先恢复已丢失的文件节点,然后再恢复数据。如果文件节点无法恢复,则可按照文件类型进行恢复。
5、将恢复后的数据暂存在另一个存储体上。
6、验证恢复好的数据。

Linux系统数据恢复的可行性分析:

1、针对EXT2/EXT3/EXT4文件系统下的删除:
在EXT2文件系统上, 数据删除了通常会保留相应的INODE。所以在EXT2文件系统上,只要数据删除后没有覆盖,通常可以将数据连同目录和名称完整恢复。
在EXT3/EXT4文件系统上,数据删除了不会保留INODE中的索引信息,通常无法恢复目录及文件名称,只能按照文件类型进行恢复。如果文件数量少或文件规律性强,可以通过部分日志或文件内部规则进行恢复。典型的如mysql、oracle数据库文件等数据删除后如果没有覆盖,通常可以完整恢复。
如果删除数据之后有新数据写入,则视情况而定:写入越多,可恢复率越低;写入越少,可恢复率越高。
2、针对EXT2/EXT3/EXT4文件系统的格式化:
如果格式化后的文件系统与之前文件系统结构相同,则之前文件系统的节点区会被全部覆盖,只能按照文件类型进行恢复。与上面描述的EXT3/EXT4文件系统下删除数据的情况相似。
3、针对Reiserfs的删除/格式化:
数据删除或格式化后如果无新的数据写入,通常可以完整恢复。
如果删除数据或格式化之后有新数据写入,则视情况而定:写入越多,可恢复率越低;写入越少,可恢复率越高。
4、针对Xfs的删除/格式化:
数据删除或格式化后如果无新的数据写入,通常可以完整恢复。
如果删除数据或格式化之后有新数据写入,则视情况而定,写入越多,可恢复率越低;写入越少,可恢复率越高。

小贴士:
1、存储设备没有100%的安全,重要数据需要经常备份,有条件最好将备份存放在不同存储体上。
2、发现数据丢失后,不应该有任何操作。如有条件,发现问题后应该立即将数据完整备份。
3、发现数据丢失后,即使不写入新的数据,单纯的读取也极有可能破坏文件系统日志。所以一旦发现问题后,尽快umount文件系统。

目录
打赏
0
0
0
0
220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的cd命令:目录切换技巧
踏过千山,越过万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然而,“cd”命令如同你的旅伴,会带你穿梭在如棋盘一般的文件系统中,探索每一处未知。希望你能从“cd”命令中找到乐趣,像是掌控了一种络新妙的魔法,去向未知进发,开始你的探索之旅。
76 24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44 1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在Linux服务器中遇到的立即重启后的绑定错误:地址已被使用问题解决
总的来说,解决"地址已被使用"的问题需要理解Linux的网络资源管理机制,选择合适的套接字选项,以及合适的时间点进行服务重启。以上就是对“立即重启后的绑定错误:地址已被使用问题”的全面解答。希望可以帮你解决问题。
61 20
|
22天前
|
Linux系统资源管理:多角度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要知道,透过内存管理的窗口,我们可以洞察到Linux系统运行的真实身姿,如同解剖学家透过微观镜,洞察生命的奥秘。记住,不要惧怕那些高深的命令和参数,他们只是你掌握系统"魔法棒"的钥匙,熟练掌握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Linux,我来了!
103 27
阿里云服务器ECS详细购买流程【新手购买手册】
本文详细介绍了阿里云服务器ECS的购买全流程,包括付费类型、地域选择、网络及可用区配置、实例规格、镜像系统、存储设置(系统盘与数据盘)、快照服务、公网IP与带宽配置、安全组规则设定以及登录凭据设置等关键步骤。以自定义购买为例,帮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配置,如长时间使用建议包年包月模式,地域选择遵循就近原则降低延迟,实例规格依据性能需求挑选,同时提供带宽计费模式对比和安全组基础配置指导。通过清晰的图文说明,让用户轻松完成阿里云服务器的选购与部署。
116 6
|
26天前
|
Linux系统ext4磁盘扩容实践指南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你的房子建一个新的储物间。你需要先找到空地(创建新的分区),然后建造储物间(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最后将储物间添加到你的房子中(将新的分区添加到文件系统中)。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
112 10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
1月前
|
Linux系统中如何查看CPU信息
本文介绍了查看CPU核心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lscpu`命令和读取`/proc/cpuinfo`文件。`lscpu`能快速提供逻辑CPU数量、物理核心数、插槽数等基本信息;而`/proc/cpuinfo`则包含更详细的配置数据,如核心ID和处理器编号。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lscpu`和`dmidecode`命令获取CPU型号、制造商及序列号,并解释了CPU频率与缓存大小的相关信息。最后,详细解析了`lscpu`命令输出的各项参数含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CPU的具体配置。
131 8
深度体验阿里云系统控制台:SysOM 让 Linux 服务器监控变得如此简单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个凌晨三点被服务器报警电话惊醒的运维工程师,我对监控工具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记得去年那次大型活动,我们的主站流量暴增,服务器内存莫名其妙地飙升到90%以上,却找不到原因。如果当时有一款像阿里云 SysOM 这样直观的监控工具,也许我就不用熬通宵排查问题了。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 SysOM 的亲身体验,特别是它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存诊断功能。
|
27天前
|
微服务2——MongoDB单机部署4——Linux系统中的安装启动和连接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安装、启动和连接MongoDB的详细步骤。首先从官网下载MongoDB压缩包并解压至指定目录,接着创建数据和日志存储目录,并配置`mongod.conf`文件以设定日志路径、数据存储路径及绑定IP等参数。之后通过配置文件启动MongoDB服务,并使用`mongo`命令或Compass工具进行连接测试。此外,还提供了防火墙配置建议以及服务停止的两种方法:快速关闭(直接杀死进程)和标准关闭(通过客户端命令安全关闭)。最后补充了数据损坏时的修复操作,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75 0

计算巢

+关注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