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需要用到堡垒机,但要知道用户都用那些命令操作过。
rsyslog属性的名称中以$开头的是从本地系统获得的变量、不带$是从消息中获得变量
一、先配置系统变量记录SSH命令,并生成文件,位置/var/log/ssh.log。
1
|
#vi /etc/profile.d/ssh.sh //创建一个文件ssh.sh脚本去存放变量
|
1
2
|
export
HISTORY_FILE=
/var/log/ssh
.log
export
PROMPT_COMMAND=
'{ date "+%Y-%m-%d %T ##### $(who am i |awk "{print \$1\" \"\$2\" \"\$5}") #### $(history 1 | { read x cmd; echo "$cmd"; })"; } >> $HISTORY_FILE'
####
|
创建完文件要生效一下。
1
|
#source /etc/profile.d/ssh.sh
|
以上配置成功后可以查看/var/log/ssh.log文件来显示。
1
|
#tail -f /var/log/ssh.log#####
|
注意:如果希望按时间去生成文件可以修改ssh.sh里的ssh.log改成`date '+%F'`.log这样就会按天来保存了,如果需要时间请去查看LINUX短格式修改。
1
|
export
HISTORY_FILE=
/var/log/ssh-
`
date
'+%F'
`.log
//
注意
date
也被单引号包括起来了
|
二、添加rsyslog模块上传
1
|
vi
/etc/rsyslog
.d
/ssh-log
.conf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
# rsyslog v5 configuration file
# For more information see /usr/share/doc/rsyslog-*/rsyslog_conf.html
# If you experience problems, see http://www.rsyslog.com/doc/troubleshoot.html
#### MODULES ####
### 注意 ###
#配置文件中的中文注释为方便初学者,并非官方提供,中文注释可能会引起奇怪的问题。
#建议:在使用中删除所有的中文注释,如需注释可以用英文(实在不行就拼音)
#装载imfile模块
$ModLoad imfile
#检查日志文件间隔(秒)
$InputFilePollInterval 1
#指定日志文件的拥有者
$FileOwner root
# 使用自定义的格式
$ActionFileDefaultTemplate myformat
#状态文件保存路径,文件被用来记录扫描日志位置等信息。
#在测试中服务器收集不到日志,是因为被扫描过的文档不会再次上传,可以清空该目录缓存
$WorkDirectory
/var/spool/rsyslog
# 定义队列文件名
#$ActionQueueFileName relpact
# 重试次数, -1 表示无限重试
#$ActionResumeRetryCount -1
# rsyslog关闭时将队列内容存盘,防止数据丢失
#$ActionQueueSaveOnShutdown on
$PrivDropToGroup root
##日志格式模板:
$template BiglogFormatTomcat,
"%msg%\n"
## Tomcat的catalina.out路径,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读取日志文件
$InputFileName
/var/log/ssh
.log
#写入日志附加标签字符串
$InputFileTag
ssh
-log
#日志类型,local5必须和日志收集服务器里过滤器facility(local5)里local5名字一样。
$InputFileFacility local5
#定义记录偏移量数据文件名
$InputFileStateFile stat-
ssh
-log
#日志等级
$InputFileSeverity info
#回写偏移量数据到文件间隔时间(秒)
$InputFilePersistStateInterval 1
#激活读取,可以设置多组日志读取,每组结束时设置本参数。以示生效。
$InputRunFileMonitor
#提交日志到不同服务器时单独在此指定服务器IP:port,
#如都提交在同一服务器只需在rsyslog.conf里指定一次即可
# local5.* @@192.168.1.251:514
|
重启rsyslog服务生效
1
|
#service rsyslog restart
|
附录:LINUX命名短格式参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
%% 一个文字的 %
%a 当前locale 的星期名缩写(例如: 日,代表星期日)
%A 当前locale 的星期名全称 (如:星期日)
%b 当前locale 的月名缩写 (如:一,代表一月)
%B 当前locale 的月名全称 (如:一月)
%c 当前locale 的日期和时间 (如:2005年3月3日 星期四 23:05:25)
%C 世纪;比如 %Y,通常为省略当前年份的后两位数字(例如:20)
%d 按月计的日期(例如:01)
%D 按月计的日期;等于%m/%d/%y
%e 按月计的日期,添加空格,等于%_d
%F 完整日期格式,等价于 %Y-%m-%d
%g ISO-8601 格式年份的最后两位 (参见%G)
%G ISO-8601 格式年份 (参见%V),一般只和 %V 结合使用
%h 等于%b
%H 小时(00-23)
%I 小时(00-12)
%c 按年计的日期(001-366)
%k 时(0-23)
%l 时(1-12)
%m 月份(01-12)
%M 分(00-59)
%n 换行
%N 纳秒(000000000-999999999)
%p 当前locale 下的
"上午"
或者
"下午"
,未知时输出为空
%P 与%p 类似,但是输出小写字母
%r 当前locale 下的 12 小时时钟时间 (如:11:11:04 下午)
%R 24 小时时间的时和分,等价于 %H:%M
%s 自UTC 时间 1970-01-01 00:00:00 以来所经过的秒数
%S 秒(00-60)
%t 输出制表符 Tab
%T 时间,等于%H:%M:%S
%u 星期,1 代表星期一
%U 一年中的第几周,以周日为每星期第一天(00-53)
%V ISO-8601 格式规范下的一年中第几周,以周一为每星期第一天(01-53)
%w 一星期中的第几日(0-6),0 代表周一
%W 一年中的第几周,以周一为每星期第一天(00-53)
%x 当前locale 下的日期描述 (如:12
/31/99
)
%X 当前locale 下的时间描述 (如:23:13:48)
%y 年份最后两位数位 (00-99)
%Y 年份
%z +hhmm 数字时区(例如,-0400)
%:z +hh:mm 数字时区(例如,-04:00)
%::z +hh:mm:ss 数字时区(例如,-04:00:00)
%:::z 数字时区带有必要的精度 (例如,-04,+05:30)
%Z 按字母表排序的时区缩写 (例如,EDT)
|
参考文章:
http://www.cnblogs.com/mchina/p/linux-centos-rsyslog-loganalyzer-mysql-log-server.html
http://blog.163.com/ly_89/blog/static/1869022992011756434459/
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f25ef25466bffc482c1b82b6.html
http://blog.csdn.net/jk110333/article/details/8590746/
本文转自 piazini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wutou/176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