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子系统1_中断子系统初始化

本文涉及的产品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公网NAT网关,每月750个小时 15CU
简介:
//	控制单元对中断信号的处理:
//		当cpu执行一条指令后,cs和eip包含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逻辑地址,在处理那条指令之前,
//		控制单元会检查在运行前一条指令时是否发生了一个中断或异常,如果发生了一个中断或异常,
//		控制单元执行下列操作:
//			1.确定与中断或异常关联的向量i
//			2.读入由idtr寄存器指向的IDT表中的第i项
//			3.从gdtr寄存器获得GDT的基地址,并在GDT中查找,以读取IDT表项中的选择符所标识的段描述符。
//				这个描述符指定中断或异常处理程序的基地址
//			4.权限和安全性检查
//			5.检查是否发生了特权级的变化,也就是说,CPL是否不同于所选择的段描述符的DPL,如果是,
//			控制单元必须开始使用与新的特权级相关的栈。
//				5.1 读入tr寄存器,以访问运行进程的TSS段
//				5.2 用与新特权级相关的栈段和栈指针的正确值装在ss和esp,这些值可以在tss中找到。
//				5.3 在新的栈中保存ss和esp以前的值,这些值定义了与旧特权级相关的栈的逻辑地址。
//			6.如果故障已发生,用引起异常的指令地址装载cs和eip寄存器,从而使得这条指令能再次被执行。
//			7.在栈中保存eflags,cs,及eip的内容。
//			8.如果异常产生了一个硬件出错码,则将其保存在栈中。
//			9.装载cs和eip寄存器,其值分别时IDT表中第i项门描述符的段选择符和偏移量字段。这些值给出了
//			中断或者异常处理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地址。
//			10.由中断处理程序,执行中断处理。
//			11.中断或异常处理完毕后,相应的处理程序必须产生一条iret指令,把控制权转交给被中断的程序,
//			迫使控制单元:
//				11.1 用保存在栈中的值装载cs、eip或eflags寄存器。
//				11.2 检查处理程序的CPL是否等于cs中最低两位的值(这意味着被中断的进程与处理程序运行在
//				同一特权级),如果是,iret终止执行;否则,转入下一步
//				11.3 从栈中装载ss和esp寄存器,因此返回到与旧特权级相关的栈。


//	中断向量:
//		1.每个中断和异常是由0~255之间的一个数来标识的,intel将这个8位的无符号整数叫做一个向量。
//		2.中断向量是Intel从IA-32 CPU角度看到的中断信号划分;中断号则是Linux系统对外部中断的号码分配。 
//			当外设把中断信号递送给PIC时,与之关联的是一个“中断号”(每个中断号对应一条中断线,从软件的角度来看,这两个术语可以混用);
//			当PIC把这个中断信号发送给CPU时,与之关联的是一个“中断向量”。
//		3.通常,不可屏蔽中断和异常的中断向量是固定的,而可屏蔽中断的中断向量则可以对中断控制器进行编程来改变。
//		4.i386 CPU的256个中断向量是这样分配的:
//			4.1 0~31这一共32个向量用于异常和不可屏蔽中断。
//			4.2 32~47这一共16个向量用于可屏蔽中断,分别对应于主、从8259A中断控制器的IRQ输入线
//			4.3 剩余的48~255用于标识软中断
//		5.Linux全部使用了0~47之间的向量。但对于48-255之间的软中断向量,Linux只使用了其中的一个,即用于实现系统调用的中断向量128(0x80)。
//			当用户态下的进程执行一条int 0x80汇编指令时,CPU切换到内核态,以服务于系统调用。

//	i386的IDT  
//		i386 CPU的IDT表一共有256项,分别对应每一个中断向量。每一个表项就是一个中断描述符,用以描述相对应的中断向量,中断向量就是该描述符
//		在IDT中的索引,每一个中断描述符的大小都是8个字节。根据INTEL的术语,中断描述符也称为“门(Gate)”。  


//	IDT表
//		idt_table首地址保存在idt寄存器中
1.1 struct desc_struct idt_table[256] __attribute__((__section__(".data.idt"))) = { {0, 0}, };

//	CPU异常初始化
//	调用路径:	start_kernel->trap_init
//	函数主要任务:
//		1.初始化apic控制器
//		2.注册0~19号异常、中断的处理函数,128号系统调用处理程序
//		3.注册系统调用的处理函数
//		4.cpu的初始化

//	内核源码:arch/x86/kernel/traps.c
//			  arch/x86/kernel/entry_32.S
1.2 void __init trap_init(void)
{
	//cpu内部apic控制器
	init_apic_mappings();
	//初始化中断、异常、陷阱门描述符
	set_trap_gate(0,÷_error);
	set_intr_gate(1,&debug);
	//不可屏蔽中断
	set_intr_gate(2,&nmi);
	//系统中断门
	set_system_intr_gate(3, &int3); 
	//系统门
	set_system_gate(4,&overflow);
	set_system_gate(5,&bounds);
	//陷阱门
	set_trap_gate(6,&invalid_op);
	set_trap_gate(7,&device_not_available);
	set_task_gate(8,GDT_ENTRY_DOUBLEFAULT_TSS);
	set_trap_gate(9,&coprocessor_segment_overrun);
	set_trap_gate(10,&invalid_TSS);
	set_trap_gate(11,&segment_not_present);
	set_trap_gate(12,&stack_segment);
	set_trap_gate(13,&general_protection);
	//缺页中断
	set_intr_gate(14,&page_fault);
	set_trap_gate(15,&spurious_interrupt_bug);
	set_trap_gate(16,&coprocessor_error);
	set_trap_gate(17,&alignment_check);
	set_trap_gate(19,&simd_coprocessor_error);
	//系统调用描述符
	set_system_gate(SYSCALL_VECTOR,&system_call);
	//cpu相关的初始化
	cpu_init();
}


//	set_XXX_gate的设置异常处理函数地址
//		intr_gate、trap_gate区别在于DPL不同

//	设置中断门描述符
//	函数主要任务:
//		在IDT表的第n个表项插入一个中断门
//			1.1 门中的段选择子设置为内核代码段的段选择子
//			1.2 偏移量设置为中断处理程序的地址addr
//			1.3 DPL字段设置为0
1.3 void set_intr_gate(unsigned int n, void *addr)
{
	_set_gate(idt_table+n,14,0,addr,__KERNEL_CS);
}

  
//	第一个外设中断(即8259A的IRQ0)所对应的中断向量
#define FIRST_EXTERNAL_VECTOR 0x20  
//	系统调用的中断向量
#define SYSCALL_VECTOR 0x80

//	中断初始化
//	调用路径:start_kernel->init_IRQ
//	函数主要任务:
//		1.初始化中断描述符的中断控制器
//		2.初始化20~255号中断的入口处理函数
//		3.添加体系结构特定的门
//		4.初始化时钟中断
//		5.初始化当前cpu的中断栈
2.1 void __init init_IRQ(void)
{
	int i;

	//建立中断描述符与中断控制器的联系
	pre_intr_init_hook();

	//设置20~255号中断的入口函数
	for (i = 0; i < (NR_VECTORS - FIRST_EXTERNAL_VECTOR); i++) {
		//从第一个外部中断开始
		int vector = FIRST_EXTERNAL_VECTOR + i;
		if (i >= NR_IRQS)
			break;
		//中断门描述符
		if (vector != SYSCALL_VECTOR) 
			set_intr_gate(vector, interrupt[i]);
	}
	//添加体系结构特定的门
	intr_init_hook();
	//初始化时钟中断
	setup_pit_timer();
	//初始化当前cpu的中断栈
	irq_ctx_init(smp_processor_id());
}
//	中断描述符(IRQn描述符)
//		i8259a使用0~15号IRQ
2.2 struct irqdesc irq_desc[NR_IRQS];

//	中断描述符初始化
//	函数主要任务:
//		1.禁用所有IRQ
//		2.0~15号IRQ关联i8259a中断控制器
//	注:
//		中断关闭嵌套,当depth=0时,中断开启。
2.3 void __init init_ISA_irqs (void)
{
	int i;
	//初始化cpu的apic
	init_bsp_APIC();
	//初始化8259a中断控制器
	init_8259A(0);
	//8259使用的中断号(IRQn)
	for (i = 0; i < NR_IRQS; i++) {
		//初始化时,所有irq关闭
		irq_desc[i].status = IRQ_DISABLED;
		//没有驱动注册中断处理例程
		irq_desc[i].action = NULL;
		//嵌套深度为1的关闭状态
		irq_desc[i].depth = 1;
		//0~16号irq,关联i8259a中断控制器
		if (i < 16) {
			irq_desc[i].handler = &i8259A_irq_type;
		} else {
			// >16的pci中断,按需分配
			irq_desc[i].handler = &no_irq_type;
		}
	}
}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目录
相关文章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安全
如何在React项目中动态插入HTML内容
如何在React项目中动态插入HTML内容
518 0
gtsummary | 绘制回归模型结果表
gtsummary | 绘制回归模型结果表
334 0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从维护性工作到软件开发革命,运维 15 年间的大逆转
在 InfoQ 成立 15 周年之际,InfoQ 编辑部发起了“2007-2022:云、运维、架构、前端的 15 年演进史”特别策划,将和业内专家共同盘点云计算、运维、架构、前端四大技术领域的演进历史,试图从几个切面窥见 IT 技术的演进规律。本文是运维篇。
903 0
从维护性工作到软件开发革命,运维 15 年间的大逆转
|
JavaScript
Bug:Vue路由不跳转而是刷新页面
Bug:Vue路由不跳转而是刷新页面
183 0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
关于oracle spfile配置文件问题
$ORACLE_SID决定spfile dbs 默认 在启动Oracle数据库时报错,如下: [oracle@localhost ~]$ sqlplus / as sysdbaSQL*Plus: Release 11.
662 0
wireshark使用教程-初识wireshark
一.wireshark介绍 Wireshark(前称Ethereal)是一个网络封包分析软件。网络封包分析软件的功能是撷取网络封包,并尽可能显示出最为详细的网络封包资料。Wireshark使用WinPCAP作为接口,直接与网卡进行数据报文交换。
1207 0
BufferedWriter的简单使用
package cn.io; import java.io.BufferedWriter; import java.io.FileWriter; import java.
1104 0
|
14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人工智能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
2025年9月24日,阿里云弹性计算团队多位产品、技术专家及服务器团队技术专家共同在【2025云栖大会】现场带来了《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的专场论坛,本论坛聚焦弹性计算多款通用算力产品发布。同时,ECS云服务器安全能力、资源售卖模式、计算AI助手等用户体验关键环节也宣布升级,让用云更简单、更智能。海尔三翼鸟云服务负责人刘建锋先生作为特邀嘉宾,莅临现场分享了关于阿里云ECS g9i推动AIoT平台的场景落地实践。
【2025云栖精华内容】 打造持续领先,全球覆盖的澎湃算力底座——通用计算产品发布与行业实践专场回顾